纳兰这这首词,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馈赠之词,实则表露心迹啊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林下闺房世罕俦,偕隐①足风流。今来忍②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
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还留。

注释

①偕隐:一同隐居,诗词中多指夫妻同归故里。

②忍:通“认”,认识。

赏析

纳兰写田园之趣不少,向隐之心屡有表述,多少与友人相关。

纳兰这这首词,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馈赠之词,实则表露心迹啊


因家族的关系,纳兰生来就接受正统的满人教育,在优越的家世之下,服从父亲的安排,理所当然过着被规划好的生活。偏偏这才子生性多情,结交知己友人,多是江南之士,即一些诗书满腹的汉人。因而,必是为友人所同化。同是读书写词之人,为何友人如此洒脱不羁,自己却百般羁绊,胸中尽是郁结的禁锢?于是这写给友人的赞美之词中,就能读出纳兰对这种生活羡慕万分。

开头的“林下”二字,本指山林田野的隐居之处,而后被理解为“林下风气”。《世说新语·贤媛》有言:“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故这“林下风气”是赞美妇女之词,与闺房之秀意义相差不远。

偕隐足风流,“偕”字,作“一同”解,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二句谓夫妻二人一同隐居山林,知足保和,风流自适。

后一句,大量用典。先是有忍见,“忍”字同认,有“夫国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之说。再有描述夫妻的隐居生活,说鹤孤华表,即取鹤生性孤高的特点,词中意为远隔世事,居住在这装饰华美清丽的房子里。罗浮之说,取自一则传说:当年隋赵师雄在罗浮山蒙遇一女郎,与之说话,感到迎面芳香袭人。这女子语言清丽,令人神迷,于是相饮甚欢,最后竟醉去。待到酒力褪去,神智清醒之后,才发觉,原来竟是醉倒在这大梅树之下。往后,咏梅之词,就多见罗浮之典。纳兰用它,意指往日荣华。

纳兰之言,倍觉诚恳:如今亲眼目睹你们的隐居仙境,风景撩人,你们住在这华美的房子里,远离尘世的浮躁虚名,安宁闲适,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纳兰这这首词,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馈赠之词,实则表露心迹啊


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风度,叫他敬佩又羡慕,赞美之词发自肺腑,仿佛远罗浮的田园风光,他也能沾点光来。

下片之言,极尽赞美,说到这自然美景,必会时时回想,感到美好。“浣花”、“微雨”、“采菱”、“斜日”,都是生动的自然景致,一派田园安祥的美好乐土之态。最后发出感叹:“欲去还留”。这耕种之福,直叫人嫉妒不已,怎也看不够,小桥流水。

纳兰这这首词,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馈赠之词,写给一位隐居的友人,赞扬他对生活的田园之态。字句之中,纳兰表露了对退隐凡尘,隐居林下生活的向往,也无意倾吐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履贵处丰的公子,却不满于生活轨迹的局限性,出入于俗世丑态,违其志所向。赞美之中他同时表达了他所渴望的生活形式,正如这友人的田园情趣,只需小屋一间就可。因而,既有赞美友人豁达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对隐居无限向往,一词双关。

纳兰并无贪心,只求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净土一方,就于他足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