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近期中概股雷聲不斷,從#瑞幸咖啡偽造交易22億#,到#好未來自曝員工銷售數據造假#,再到跟誰學的此地無銀三百兩,還有#愛奇藝遭美機構看空#,中概股可謂“雷聲不斷”。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中概股集體爆雷

除此之外,A股上市公司也到了一年一度的財報季,自然少不暴雷的,今年的第一個大雷被#豫金剛石業績爆雷鉅虧55億#奪魁,前期熱門股道恩股份業績也是讓市場大跌眼鏡。

吃瓜群眾已經被各種操作秀花了眼,到底怎麼避雷?是多數普通投資者十分迫切想知道的。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也承諾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些年的一些“排雷”經驗,通過這些排雷經驗,我們曾經避開了康美藥業、康得新以及奧瑞德的大雷,今天就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具體詳細的案例和分析,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講。

以下是我日常排雷的幾種方式:

1.宣稱自己業務獨一無二的公司

一般這類公司業務很小眾,當然有可能是真小眾,也有可能是自己虛構或者誇大了一個業務。

這類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宣稱自己技術獨一無二,體現在財務數據上是同時具備極高的利潤率。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這類公司我們很難找到行業數據,能看到的數據都是這一家公司呈現給我們的,無法找到同行競爭對手披露的數據。

這類公司典型代表就是康得新,以及美國曾經的驗血騙局(感興趣的自己去搜),目前A股還有一家做硬性角膜接處鏡的公司也有這個特點,至於是誰,炒股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家公司是一隻大牛股,而且估值不低。

在次聲明,我無法確證,也不是說這家公司就一定有問題,只不過在我的篩選體系裡是排除這類公司的。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2.喜歡跨界的公司

這類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原本的主業還沒幹好,就開始搞跨界,而且一般跨界進入的都是熱門行業,這種公司是典型的不務正業,自身主業都搞不好,隨便進入一個自身不瞭解和熟悉的行業就能做好了?

這類公司的最大的祖師爺就是樂視網,視頻業務沒做好就搞手機,手機還沒搞好就開始造車了。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而且這類公司有個特點,無論是新興公司還是有一定年數的公司,就是管理層完全沒有新業務相關的從業背景,所以在新業務裡基本就是外行指導內行的水準。

3.喜歡打造新概念的公司

近年來互聯網創業火熱,確實出現了一批新秀公司,但是說實話,這些新秀真正最終做好盈利的不多。

同時騙子們也盯上了互聯網創業這個詞,而實際上他們就是穿著互聯網創業的外衣行騙的皮包公司,因此建議遠離那些動不動就把互聯網思維掛在嘴邊上的公司,一般這類公司的創始人還很喜歡講情懷、講夢想啥的。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當然互聯網思維已經被市場識破了,以後一定會出來新的概念的,比如各類“雲”、“物聯網”啥的。

4.避開自己不瞭解的行業

這一點其實和上面三點一脈相承,也是巴菲特早就說過的,就是遠離自己能力圈之外的公司。

大家都知道很多行業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如果不瞭解這個行業,很容易會被人忽悠,只有深入瞭解一個行業,懂行業的知識,才不會被別人忽悠住。

所以我一直建議,投資一家公司之前,一定要把行業瞭解清楚,否則憑著你的一知半解,很容易被騙的暈頭轉向。

5.投資者關係做得非常好的公司

按理說,搞好投資者關係是上市公司的義務,也有利於上市公司發展,但實際上真正做事的上市公司哪兒有閒工夫搭理你?一般都是很高冷的,你見過哪個女神天天陪著屌絲玩的?君不見邁瑞醫療和格力電器面對投資者是多麼的沒有耐心。

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一般喜歡經常搞投資者關係的公司都是為了維護自身股價,為了以後再融資,或者減持做準備的。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當然,也不是說不管投資者關係的公司就是好公司,這裡只是讓大家多一份警惕。

6.資本運作頻繁的公司

一般來說,喜歡搞各類資本運作的公司基本都不善於做好管理和經營,當然擅長資本運作的公司也不屑於搞經營管理,憑著各種收併購很容易擴大自身規模,而且也很容易搞搞抽屜協議,對這些公司的大股東來說賺錢太容易了。

最終這類公司大多給中小股東們留下的是一堆垃圾資產以及鉅額的商譽。

關於商譽暴雷就不必多說了,2017年和2018年A股遍地商譽暴雷的公司,估計多數朋友都還印象深刻。

“雷聲不斷”:又到A股財報季,投資者避雷的10條鐵律

7.財務指標的對比

財務指標是否異常,主要靠跟同行財務數據對比,跟公司歷史財務數據對比,所謂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一旦發現有疑點的地方,建議認真細分。

這裡A股有一家公司醫療器械公司跟同行比數據就不太正常,而且這家公司很熱衷於搞投資者關係,提示一下,是一家做支架的公司,現在還搞起藥物來了,市值六七百億。

再次聲明,這只是我的排雷方式,不代表這公司一定有問題。

8.大存大貸的公司

這類公司是銀行存款多,貸款也巨多,而且跟公司的經營規模很不匹配,這一點康美藥業就是典型的例子。

9.現金流異常的公司

這類公司一般是長年沒有自由現金流,你會發現,公司運營都是靠著募集資金(增發、貸款)來維持。

10.遠離有息負債高的公司

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其實地產和銀行也是高負債行業,這兩個行業不在這個討論範疇裡。

一般負債率高的行業抗打擊能力比較差,一旦遇上外部環境不好,很容易出問題,比如海航系,北大方正系。

其實這類公司在A股有很多,建議多留心。

由於篇幅限制,就先寫這10條最常見的,記住這些基本就可以避開90%的雷區,關於財務方面的詳細避雷指南,可以看這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分析課程》。

在此要說明一點,所有的識別上市公司是否造假的手段僅能給我們提高避免踩雷的概率,並不是通過這些方式就一定能徹底避免踩雷,像長生生物這種,任何分析手段都無法在事前預知它會暴雷。

另外這些分析有時候可能會讓你誤判,也就是一家可能並不存在問題的公司會被誤判為有問題的公司,但是投資我們是為了儘量避開坑走,避免遭受不可預測的損失,並不是為了像警察破案一樣需要確證,因此凡是有造假苗頭的公司,我一律按照“疑罪從有”處置。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你還有其他的關於上市公司造假的補充或者疑問,可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