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寫在前面:歷史回頭描述一個人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只有聊聊的幾十字。當時能留下幾十個字的人,付出的代價…往往是生命,而在他們的生命如同煙花那樣燦爛地燃燒,往往無人能見。

千年滄桑斗轉星移,無數的記憶消散在時光深處,歷史斑駁的書頁全都默然消失不見。“過去”是一隻兇殘無比的怪物,它張開嘴,將“歷史”一口吞沒。

但獨屬於過去的器物從時間遺漏的縫隙中掉落,以歲月為原點,以刻痕為紀念,以滄桑為見識,向我們敘述一個個有關過去的故事。這些故事,便是歷史。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一、如果古董會說話,它會給你講述一個怎樣的歷史?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泱泱華夏五千年,何等輝煌!身為中國人,我們驕傲我國曆史的悠久,可歷史是模糊的,雖說有史書留世,可是這些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正史”,理智有餘,真實不足。

唯有從時光深處走來的“古董”是真實的,它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又是歷史的親歷者。

它們在歲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

每一件,都凝聚著工匠的心血,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

每一件,都屬於不同的主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件,都那麼與眾不同,甚至每一道裂痕和缺口都有著獨特的歷史。

誰還能說,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沒有生命的死物?

——《啞舍》引言

如果古董會說話,你覺得它們會給你講述怎樣的歷史?

一幅四季圖,讓你享盡榮華富貴,前提卻是保持本心。

一扇黃金面,能連接時間和空間,也能連接命運和抉擇。

一隻九龍杯,鎖住的是內心,而不是靈魂。

一副六博棋,勾起的是殺欲,而不是感情。

一支白澤筆,能改寫世間萬物,命運輪迴。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啞舍》裡的每一件古董,背後都有一個或溫情或感傷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有帝王將相,有才子佳人,有文人墨客,也有布衣百姓。

在這家古董店裡,每一件古董都會說話,寂靜的夜晚,他們談笑風生,回憶著過去的美好。

雖說是玄幻題材的歷史小說,但這些故事都不是憑空而來的,每個故事都有其歷史淵源。作者玄色在創作時也查閱了大量的史書,力圖保留歷史的真實性。

二、所謂的歷史,就是一個個關於人的故事

對於到底什麼是歷史,餘秋雨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歷史是坎坷,歷史是幽暗,歷史是旋轉的恐怖,歷史是秘藏的奢侈,歷史是大雨中的泥濘,歷史是懸崖上的廢棄。”美則美矣,但仍覺得太過深奧。

曾經在馬哲課上聽過這樣一句話,馬克思說,“全部歷史本來是個人活動構成的”,深以為然。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在浩瀚的歷史星空下,我們人類不過是非常渺小的一粒沙子。但是,每個生命都有其自身價值,我們平凡卻永不言棄。人們在大地上耕種,才有了糧食;人們在天空下起舞,才有了歡笑;也正因為人們創造了文字,才書寫了歷史。

正如馬克思先生所說的,想要了解歷史,首先要了解“歷史中的人”。

提到秦始皇,你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是“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輝煌,還是“焚詩書、坑術士”的殘暴?

提到宋徽宗趙佶,你腦海裡浮現的又是什麼?是他獨創的“瘦金體”,還是他過分奢侈的生活?

“千古繁華,亦不過是一場夢。古時的天子王侯、文人墨客、布衣百姓,都隨著歷史謝幕,做了戲中人物。”

歷史對於旁觀者來說是一段故事,對於親歷者來說,卻是切身的喜悅和感傷。史書中的三言兩句道不盡曲折離奇的人生,曾經的聲色犬馬,曾經的權勢滔天,曾經的蹉跎歲月,都早已隨歷史煙消雲散了。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三、那些文物背後所蘊藏的故事,教會我們什麼道理?

古物很多,故事也很多,但印象最深的還數“四季圖”。

北宋年間。

逍遙王爺趙佶來到一家名叫《啞舍》的古董店,看到了傳說中展子虔的《四季圖》,意欲購買,卻被老闆告知:“想要擁有這四幅畫,就必須維持自己的本心。”

趙佶怒極反笑道:“哦?只要這樣?”

“是的,只要這樣。” 老闆仍是淺淺地笑著,“這四幅畫會為你帶來無窮的權力和財富,但如果你無法維持你的本心,那麼它們也會無情地收回,並收取數倍的報酬。”

皇上病危且尚無子嗣,本是閒散王爺的趙佶榮登大寶。兩年間,他屢次下求直言詔,竄逐奸佞,昭雪冤獄,查納忠言,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讚譽。

然正如《後漢書·王符傳》中所言:“雖有明察之資,仁義之志,一旦富貴,則背親捐舊,喪其本心。”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面對朝野上的一張張諂媚的面孔,聽著朝堂外傳來的一聲聲捷報,趙佶覺得自己是一位好皇帝,是一代明君。他掌管了翰林院,開辦了宣和畫院,還親自編撰《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不僅如此,早在政和三年的春天,他就已正式下令修繕擴建延福宮。

擴建後的延福宮,就像是一座新的皇宮。東到景龍門,西達天波門,堆石為山,鑿池為海,蓄泉為湖,其間點綴著千奇百怪賞心悅目的珍禽異獸和佳花名木,簡直有如人間仙境。

擴建延福宮後,趙佶在寵臣蔡京的勸誘之下,又想著修改城牆。要知道,東京汴梁處於天下之中,既無山川之險,也無關隘之守,一旦打仗,汴梁就處於弱勢。唯有加固城池,修築厚重結實的城牆才可以勉強護得一方百姓的周全。

此時的趙佶早已忘記自己當初的誓言,他越發地沉迷於大興土木,他相信,改建城牆這項工程是自己留給後人“最好的禮物”。

然而這一切不過都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金兵南下,兵臨汴京城。城既引直,一炮所望,金兵輕易摧毀了新修的城牆,昔日繁華的汴梁城宛如修羅地獄,尖叫、哭泣、鮮血、死亡……

趙佶錯了嗎?我們說他錯了,錯在失其本心。在他二十歲之前,他一直沒有偏離自己的本心,活得肆意逍遙。宋哲宗的突然離世讓他接觸到自己曾經從未妄想的皇位,絕對的權力和財富迅速地腐蝕了他的“本心”,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失去國家,失去一切。

卅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初心者,一人起初所懷之至誠至純之心也。

四、寫在最後

其實對於我來說,《啞舍》的意義遠非一本小說,它使我真正意識到那些沉默的文物的價值。

它們是過去的一種見證,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見證。古董們看過了太多生死,歲月賦予它們智慧,經歷則增長了它們的見識。

《啞舍》文字版“如果國寶會說話”,細說那些藏在古董背後的故事

正如歌曲一眼千年所唱的那樣:“一眼千年,沉默也勝萬語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這光陰似箭。

它是我相信,每一件古董真的都會說話,它們在斑駁的歷史中伴隨著主人經歷了人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執念。每一件古董,都有著及其漫長的歲月,時間對它們分外仁慈,對於這些古物來說,幾百年的時光不過就在一夕之間。

正所謂,“無論流芳抑或貽笑千古,都終將枯朽,歸塵,歸土。永恆不變的只有悠悠的黃天,和風雨中等待著的,下一個千年。”

文章作者簡介:菠蘿愛嘮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悟,致力於用文字溫暖人心。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請大家點擊文章右上角 關注 喲!也歡迎大家點贊、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