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學習的時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學習?

愛豆伴醬


分析一下你的問題吧!個人語言犀利,但感情真實,切勿見怪。

首先,你的問題是在自己,學習學不進去的時候發生的,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因為我們學醫學的,一生都在與學習打交道。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需要學習考試。

我們在工作之後,為了執業證書,需要學習考試。

我們在晉中級職稱主治醫師的時候,需要學習考試。

我們再晉副主任醫師高級職稱的時候,需要學習考試。

我們再晉主任醫師教授級的時候,依然需要學習考試。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在其他同年齡的中年人打麻將,搓澡,當領導的時候,你自己卻需要捧著一本書,不斷的琢磨你下一個考試,可能會考什麼樣的知識點,心裡邊難免會存在不平衡,焦慮,迷茫,甚至嚴重的自卑。

而焦慮,迷茫,自卑,就是我們所謂的學習,學不進去的情況,因為在學習的路上,似乎看不到未來。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有一本書叫做《所謂學習好,就是方法好》,作者是日本的暢銷書作家坪田信貴,。

他寫過一本暢銷書,後來被改編成了電影,有機會可以看看,叫做《墊底辣妹》。

講的是一個學習墊底的美少女,通過自己的努力,朋友的支持,老師的幫助,最後考上了日本著名的慶應大學的故事。

這本書看似是一本應用類的書籍,是教我們學習方法的,但實際上呢,這本書的內核是一本勵志書,講的是,人如果不想學習怎麼辦?

如果你想要在學習,學不進去的時候,強迫自己學習,那麼你就要改變你學習的思路,或者說改變你學習的習慣,很多人會把長時間學習當成是你學習的目標,這樣做往往會對你學習造成很大的壓力。

比如說,今天你學了一個半小時,你覺得心裡有很大的壓力,"因為我昨天還有四個半小時呢,今天只學了一個半小時,哎呀,我今天太不努力了",自責自卑,這種感覺由然而生,

到了明天,你只學了半個小時就學不下去了,你就會想到"昨天我還堅持一個半小時呢,今天我怎麼就堅持半個小時呢?我的人生啊,完蛋了。"

如果本著長時間學習,作為你學習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會對你面對學習這個事,造成很大的困擾和壓力。

那麼現實是什麼樣的呢?

比如,班主任交代你一件工作,班主任預計你兩個小時完成,你半個小時就搞定了,班主任會說什麼呢?孩子你的能力很強。

媽媽讓你收拾家務,預計你要用四個小時時間才能完成,你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媽媽會說什麼呢?孩子,是一個做事做事利索的孩子。

那麼學習呢?為什麼學習時間越長?就是完成任務越好呢?你換一個角度看,拿英語舉例子,今天我讓你背20個單詞,你用兩個小時才背下來,那麼今天你兩個小時之內只學了20個單詞,隨著你學習日期的積累,你現在可以用半個小時就背20個單詞,那麼你剩下的一個半小時裡,你無論學了什麼,就算只學會一個字,都要比你前一天有效率的多了。

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是改變你對學習學不進去,最主要的一個方式。

那麼,如何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呢?

先用三天,如果時間富裕,用一週時間,觀察你這一週時間之內,在學習中一天到底能掌握多少知識點?

每一天是否有進步?

你的學習極限到底在哪?

那麼你要做的就是突破極限,這一件事了。

設立極限,千萬要實事求是,不要好高騖遠。

如果你一天只能背20個單詞的體量,偏偏要給自己設立100個單詞的極限,就會造成你永遠達不到這個極限,會讓你對學習產生越來越艱苦,越來越難,壓力越來越大,這種錯覺。

千萬不要想著我逼自己學習這種無聊的話,因為當你進入到真正學習狀態的時候,是不需要你逼迫自己的,這就像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是一件符合自然規律的事。

其實我說的這個東西和市面上所有的時間管理類的書以及文章一樣,大同小異。

先了解自己的極限,接受它,突破它,你就成功了。

當你覺得自己學不進去的時候,翻一下你今天的學習筆記,看看是否真的達到了自己的極限?

如果達到了,那就說明你今天的極限就到這了,再學下去也是無用功,反而會影響明天學習的精神。

如果沒達到,我們就要進行第二步,如何緩解焦慮造成我們無法進行學習這件事。

羅永浩在當年想要進入新東方教書之前,是個賣烤串的,他聽說在新東方教書,能年入百萬,於是呢,發奮圖強,學習英語。

那麼他在學不進去的時候,就會讀大量的勵志書,給自己打氣,據他說,他在學英語的時候,買了100斤的勵志書,通過閱讀勵志書,緩解了焦慮,明確了目標,開始第二輪的學習,

但是要注意,學習一定要有足夠的精神準備,否則你做的時間再長也沒有用,反而會影響你第二天進行學習的效率。

你需要找到的就是如何緩解焦慮的方式,我個人推薦看卡耐基的成功學,因為如果是我在學習,學不進去的時候,我就會把身邊的卡耐基大全拿過來,反覆的讀,直到書中的某一句話打動了我,讓我又有了想要繼續學習的衝動,這個時候,自然而然的就進入到了學習狀態。

那麼對於你呢?你學習學不進去時候的焦慮到底是什麼?問問自己,是目標不明確嗎?是方法不到位麼?有沒有進行過側重?學習內容有沒有進行過取捨?

因為學習只分兩種,一種是通過考試,一種是自身應用,而學習學不進去,往往是第一種,

在你進行一天的學習,生活結束之後,翻過頭來想想你今天到底學了多少內容?不是讓你複習,而是讓你來評估自己今天的進步,哪些內容是你曾經學過的?哪些內容是你重新掌握的?哪些內容是你最新攝取的?

一個人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會對自己產生很強的自信,而這種自信感又反而會加持你進入更好的學習狀態,在更好的學習狀態中,你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率,你能很明確的看到你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的縮短,這就像望梅止渴,明確了目標,知道自己的速度,自然而然就有像那片梅林行走的願望。

最後,學習不易,但是並不苦,學習的苦就是忍受孤單,面對焦慮,接受自我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就像我們小時候長身體一樣,長身體伴隨著生長痛,但是這種痛往往不會對我們造成困擾,那是因為我們能很明快的知道自己這一個月又長高了一公分,比隔壁老王家的孩子高了半頭,我們反而會喜悅,哪能記得生長的疼痛呢。

我們還要注意一點,我們有時候學習學不進去,是因為我們對於基礎知識的內容很不瞭解,這就像我們學醫,如果一個人不瞭解生理,病理,藥理,解剖,組胚,生化,那麼你在面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時候,就很難理解他們治病的原理,他們用藥的基礎,他們檢查的原因,也就變成了空中樓閣,就和老話說的一樣,久病成醫,但是隻能治自己,別人得這個病,你說按照你的經驗告訴人家怎麼治療?往往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因為你不知道這種基本原理,你只記得你自己這種疾病應該怎麼治療?卻忽視了個體差異這件事,所以,如果你學習學不進去,除了上述我說的內容之外,再想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基礎沒打牢造成無法理解?你現在學習的內容,就像是小學的孩子,你讓他去研究神舟六號一樣,是根本無法完成的,那麼解決的辦法就是降低標準,反回頭來看看基礎,而這,就是我說的要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他,突破他,改變他。

所以,我的建議是,把你許一天所學到的內容,作為你學習的標杆,而不要把長時間學習作為一個目標,這樣百害而無利,加油,相信自己可以的。就這樣。


張大嶼


懶惰是人性的弱點之一,每個人都有惰性。當我們處在不同環境下時,所表現出來的惰性是不一樣的,學習也一樣,不想學習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激勵自己:

1.參加同學會。

過年了,我們難免會受到同學的邀請,參加同學會,有小學同學會、初中同學會、高中同學會、還有大學同學會等。這麼多同學會,總得要參加一個吧,在參加同學會時,有錢的同學會炫富,比如把自己的豪車鑰匙放在桌上、把自己的名錶故意在同學面前晃來晃去、打電話時抬高嗓門說一些關於金錢或者工程方面的事。這時我們的小心臟是否會受到傷害呢?想一想自己目前的現狀和跟同學的差距,我們有理由不努力嗎?有理由不好好學習迎頭趕上嗎?

2.到大城市走一走。

當我們不想學習時,不防花點時間,到大城市參觀一下,看看大城市裡的人的工作節奏和生活狀態,最好選擇與自己工作性質同類的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這也是自己工作上的一次心靈洗禮,將參觀學習到的內容記錄下來,針對自己目前的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不斷鞭策自己,好好學習並落實計劃。

3.拜訪競爭對手。

當我們不想學習時,我們可以真誠的拜訪一下競爭對手,看看競爭對手是怎樣工作學習的?他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看到競爭對手的優勢,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

4.參加勵志培訓。

當思想出現懶惰行為時,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不妨我們可以參加勵志培訓(正能量培訓)。我說的勵志培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到培訓會現場,接受勵志老師現場培訓,進行一次心靈洗禮;二是多看一些關於勵志方面的書籍或者視頻,從中或許會悟到一些道理,克服懶惰思維,激發人的潛能。

5.擬定目標計劃。

人沒有目標,猶如大海的一艘船,沒有方向,漫無目的,永遠達不了彼岸。當我們不想學習時,把我們的目標計劃拿出來,看看離目標還有多遠?是不是按照計劃來實施?還存在哪些困難?還應該加強哪方面的學習?在心中堅定目標方向,不斷學習,努力實施,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當我們不想學習時,可以對照以上五條試一試,或許你的人生再次起航!受人點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請記得關注、轉發。


Lance課堂


學習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遇到自己無法排解的難題,有些問題靠查找資料可以解決,但總有些問題必須去求助他人,一次,兩次,三次……次數多了,別人不說什麼,自己都不好再去打擾,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的,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記得當初,我常把不會的題攢起來,湊夠幾個就一起去請教,儘量減少打擾別人的次數。

真正有用的書都是嚴肅的,嚴肅的書籍裡往往蘊含著大智慧,初讀起來會有些枯燥,我們要以探求真知為目的,而不能用讀小笑話的態度去對待,靜下心來,從頭開始閱讀,一旦入了門,就會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總有些學科是你想要去學習的,就是那種沒有人督促你,它也不一定對你眼下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幫助,而你還是被它誘惑,忍不住要去學習的。也有些東西是你必須掌握的,但你卻無論如何都安不下心來去學習,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我的一個學習經驗,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就是給自己定一個制度,先學兩頁不喜歡的,再學兩頁喜歡的,然後,再學兩頁不喜歡的,再學兩頁喜歡的,如果不喜歡的兩頁學不完,就不允許自己去讀喜歡的書,照這樣堅持幾天,直到不喜歡的科目入了門,就可以按照之前的學習計劃進行了。

書中自有千粒粟,當你從學習中獲得知識,品嚐到快樂,你就會覺得,付諸在閱讀上的每一滴時間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