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姑娘說,她很多年燒菜都不放味精和雞精只放鹽,你們怎麼看?

雷小狸


做菜從來不放雞精味精的路過~

我做的菜,算不上多美味,但家常菜還是俘獲了先生孩子的胃~

崇尚健康飲食,再來也確實沒有覺得加了雞精味精會更好吃~所以廚房裡的調味料也很簡單~最常用的是料理米酒、生抽、老抽、芝麻油~很多食材本身可以提鮮調味~比如炒青菜的時候加幾片蘑菇,鮮味就出來了啊~尤其寶寶小時候的輔食,更不會用到調味料,都是用食材作為調味,做出來一樣好吃~洋蔥、蒜、番茄、芹菜、彩椒都是不錯的調味菜~

高級餐廳的菜,也是以體現食物本身為原則~重口味的菜,偶爾吃吃就好






七七七小姐呀


本人與這個姑娘同款。

雖然近十數年不曾使用味精、雞精,自認為沒有影響我燒菜的手藝。至少品嚐過我廚藝的人,評論還都不錯。

最開始燒菜不放味精和雞精是因為媽媽不喜歡,認為味精、雞精既不健康也影響菜品自身的口感。所有的菜餚都有濃濃的味精味並不是真正的好吃。

想想也對,雞、魚、肉、蛋、蔬菜不僅營養價值有差異,口感與味道也各不相同。清蒸、紅燒、素炒也各有特色,使用味精後似乎找到了口味的共同點——味精的味道,但卻容易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那麼,原本豐盛的餐桌就成了“味精開會”。

另外,味精、雞精的成分主要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成分本身對身體無害,但若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則有輕微的毒性。因此味精、雞精需要在菜餚出鍋前適量放入。哺乳期婦女、嬰幼兒長期吃含雞精、味精的食物會影響鋅吸收,故宜少吃或者不吃味精。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的老年宜少吃或者不吃味精。

其實烹調時即便不放味精、雞精也不影響口感,畢竟現在的調料食材豐富多彩,醬油、耗油、豆豉、蔥、姜、蒜、辣椒、花椒、麻椒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調劑味道的作用。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做菜放什麼調味劑都是個人愛好,放不放其實沒有多大關係,重要的是自己做的開心,吃的也開心。

雞精和味精都是不錯的的調味劑,在做某些菜的時候能夠起到提鮮的作用,使食物更加美味。但是有些人覺得這類型的調味劑對身體健康有影響,所以並不喜歡。這些人吃帶有雞精和味精的食物會有不好的心理反應,所以最算再好吃,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好的體驗!

有些人則是不喜歡雞精和味精的味道,就像有些人不喜歡香菜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喜歡的味道!

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喜不喜歡,放不放都是個人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人的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