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

KUSTN


受疫情影響,經濟發展減速,個人收入減少,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

一是疫情導致企業和個體工商業停產歇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業貨幣資金滯留銀行賬戶,形成銀行存款。

二是疫情導致的居民消費市場(包括房地產、汽車等大額消費)極度萎縮,居民原本的消費資金轉化為銀行存款。

三是疫情導致的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影響了居民投資的意願,使原本投入資本市場的資金轉化為銀行存款。

所以儘管疫情導致經濟發展減速、部分人收入增量減少,但存量資金的結構性變化最終表現為銀行存款的增加。



羽曰


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如何理解存款大增的現象?

1、住戶存款增加並不明顯

2019年一季度的這個數據,住戶存款是6.07萬億,今年增長了6.6%,增速並不算多。經歷過今年春節,很多朋友已經對年內的經濟形勢產生了比較悲觀的預期。本來中國就是一個儲蓄大國,總儲蓄達85.4萬億元,人均存款達到了6.1萬元(2月份數據),有很強的存款習慣,只要手上有點錢,多多少少都會選擇存點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存錢的目的就是在防禦經濟不景氣時的生活開支,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但大家都把錢存起來會帶來一個問題:消費慾望下降,對經濟刺激會起到反作用,會導致經濟復甦進程減慢。

2、非金融企業存款明顯增加

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1.53萬億元,增速與住戶存款並非同一水平,屬於大放水級別。一般而言,在信用貨幣時代,按照貸款創造存款的理論,貸款多增則意味著存款可能增加較多,因為銀行給企業的貸款被記入該企業的存款賬戶,上交存款準備金後,還可以繼續放貸,從而形成循環存款創造。企業存款增加比較多,為復工復產順利推進儲備了良好的資金狀況,刺激經濟就靠他們了。

3、財政性存款減少意味著什麼?

財政性存款是財政部門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財政資金。這個數據的減少說明政府正在動用自己的資源刺激經濟,比如發放消費券這玩意,各地政府都在幹,這些錢就是政府的補貼,真正的薅羊毛,大出血,所以有消費券的朋友,建議還是參與一下,一來自己得益,二來刺激一下經濟,最終受益效果依然會傳導到自己身上,這麼好的活動應該繼續搞。

總結:

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中,少部分是人民群眾對當前經濟產生悲觀預期下的防禦性反應;主要增長速度大的的是銀行放水給企業準備復工復產的準備金,還有少量政府為刺激經濟出的血本,並不是大家都把錢存起來不消費,現在大家看出區別了嗎?


風雨順德人


疫情來了,大家生活都變得拮据了,一看到存款卻增加了,非常驚訝!這裡面的道理還是從貨幣常識來理解:

首先,貨幣供給端閥門開大了。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7.51萬億元,同比增長5%,流通中貨幣(M0)餘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一季度淨投放現金5833億元。這是貨幣供給方面數據,明顯M2是流通貨幣總量增長還是適度的,為的扶持中小企業和經濟復甦,但是M1和M0的增長明顯量變大、增加有些猛。這說明資金沒有轉化為實體經濟環節,原因是復工沒有復產,或者部分地方根本就沒有企業需要資金,說明對經濟趨勢不明顯。不願意承擔風險。

其次,需求端籠頭變小了。情況是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元【這個說明封城帶來消費減少,尤其信用消費少】,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元【這個數字還是增長,說明大項目投資還是加碼的】;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6.0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4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305億元【流通環節受城影響,生產停擺】;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729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

所以,供給端大了,需求端小了,結果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3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06.42萬億元,同比增長9.2%。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6個百分點。

存款增加知道了,還要看一下存在結構情況: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個人企業都把減少風險,存在過日了放在第一位】,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政府只出不進,財政稅源少了】,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企業沒有進賬,基本費用沒有減少】。注意:房市和股市都有新資金進入了。


這裡面個人企業存款增加,是誰家的存款,其實是差異很大的。

2018年3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演講中提到,從2010年到2017年,居民儲蓄佔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佔比從25.4%下降了近一半至12.7%。也就是說,中國人賺100元,只會存下來12.7元。而且,儲蓄的分佈還嚴重不均。據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儲蓄金額佔當年總儲蓄的74.9%。很多“零儲蓄”的人“被平均了”。

沒能錢的另一面是高負債。按照居民負債佔據GDP的比重,1996年中國居民槓桿率只有3%,2008年也僅為18%,但是自2008年以來居民槓桿率開始呈現迅速增長態勢,短短六年間翻了一倍,達到36.4%。到了2017年二季度居民槓桿率已經高達47.4%,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個百分點。47.4%的居民槓桿率雖然低於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76.1%,但是這一數字已顯著高於新興經濟體平均39.8%的水平。美國居民部門債務率從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0年,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飆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所以,不太關心銀行存款增加了多少,更多看看自己口袋是不是要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