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這句話?

頭髮總也長不長


我們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句話貌似是一個比喻句,其實不是比喻,心理學稱為“鏡像神經元”,鏡像就是鏡子裡自己的圖像。

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通過猴子發現了一個現象:猴子會模仿人類或同類的行為,第一次提出了“鏡像神經元”的概念。

類似的鏡像神經元現象在生活中很多:

1、為什麼人們看到其他人打哈欠時,自己也會被感染。

2、當別人大笑時,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發出笑聲。

3、看到電視裡的足球比賽,你會忍不住自己的腿腳也會動起來。

4、患有自閉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鏡像神經元受到了損害,而無法與外界溝通交流。

我們看看鏡像神經元如何形成?中國有一句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同一個家庭生活的人往往有很多的生活特點是相似的,比如晚上都愛喝粥、都喜歡吃辣的,都喜歡早上打掃衛生,都喜歡……

腦科學告訴我們:人的行為習慣養成本質上是一組神經元建立了一條神經迴路!而相處久了,就會彼此影響對方的神經迴路的形成,也就是說神經迴路是鏡像神經元的機理,男女戀愛結婚後,彼此雙方的相似性也會不斷增加,又是鏡像神經元的傑作!

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鏡像神經元就更多了,一個孩子剛剛落地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在不斷影響孩子的鏡像神經元的形成!

所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句話完全符合認知心理學的觀點!



認知心理研究者


對於這個問題,我用三句話回答:

一,生物的遺傳性決定了他們象。

二,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使孩子在思想行為上象。

三,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自我教育,更使他們向孩子靠近。



第一個說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的人堪稱大半個教育家,因為此言的含金量直追千足金。家庭是每個人至少上完十二年的唯一學校,不,是終身都在上的學校。承認從孩子身上會反射為人父母的形象,或美好或醜陋或高尚或猥瑣,等於承認了自己應承擔的壓力和責任。糾結“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孩子”,這是壓力;花,需要得當的施肥澆水,這是責任。人非聖賢,誰能輕輕鬆鬆、從容不迫化這兩個矛盾於無形呢?看看法國作家貝洛的《小王子》,或許能獲得一些減壓增效的啟迪。


有形無形的壓力伴隨每一個家庭,我們總是被《三體》小說裡那個“幽靈倒計時”盯著趕著,往往自顧不暇。好不容易奮鬥出個生存可以的局面,又發現真要給孩子一些精神食糧時自身的儲備有限。山東小朋友王恆屹是個厲害角色,5歲能背幾千首唐詩,且能理解相當一部分。但他有個知性奶奶,陪伴引導。王奶奶和王恆屹的故事能複製者鳳毛麟角。挖空心思給孩子生活添置一些童話色彩,卻發現童話在現實中一個個都要破滅。最惱火的是自己的思想一天天像血管一樣硬化,對那些敏感多變、突如其來、跨越邊界的躁動不知所措。很現實的一件:面對三張臉——兩張加手機屏幕長時間合三為一,甚至還有鼠標點擊後的齷齪在毒害孩子的眼睛。為人父母們怎樣捕捉孩子們獨有的那份精神自由,怎樣解決與現實要求之間的”電子碰撞。”這些課題必須在我們這代人就作出回答。


想到責任,壓力也許會輕鬆些。相信小苗是可以培養澆灌成小樹大樹甚至脊樑的。像《小王子》中描寫的樹根會把星球鑽透撐破,必須儘早清除的猴麵包樹只存在另一個星球,或者說只存在於作者的種族歧視裡。面對小毛病多多及叛逆的一群不必大驚小怪,“要想結識蝴蝶就得忍受兩三隻小毛蟲在身上爬”(《小王子》九)。筆者認為,讓那面能看破皇帝新衣的鏡子反射不出下列兩種形象很重要。一,言行粗魯,或者在家裡乾脆擺一副機器麻將,四個人通宵達旦,紙菸若霧,髒話亂飆。二,儘量避免出現”小王子”所嘀咕的“古怪男女”樣子。古怪的國王面對小王子,霸道到打哈欠、打不出哈欠都要聽命令的程度;一個要小王子必須崇拜的自大狂;一個以爛醉如泥來遺忘酗酒的酒鬼……建議讀一讀《小王子》,是因為法國電影《紅氣球》的啟發。一個小男孩解救了纏在電燈柱上的紅氣球。從此紅氣球伴隨他,給他帶來快樂。可幾個好嫉妒的孩子射破了他的紅氣球……這個以“解救”獲快樂的男孩5歲時就能把《小王子》倒背如流。願天下父母培養的小王子鋪天蓋地,而不像《小王子》作者本人那樣悲觀,認為純潔的小王子屬於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