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日企跑了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黑貓探長


不要再安慰自己了,肯定有一些(而且是重要的)日本企業要離開中國。


別讓日企跑了


近來有不止一家媒體提到了日本政府的一項資助日本工廠遷移的計劃。中國則直接躺槍。


“日本資助企業將生產轉移出中國”,彭博社的這個標題很有噱頭。民間情緒瞬間被引爆。焦慮者認為這是繼貿易摩擦、疫情之後,“反華勢力”對中國經濟的又一個陰謀,而日本企業正蠢蠢欲動。


當然,也有相對冷靜的人認為,這種情緒屬於受迫害妄想症,以中日經濟聯繫之深厚,日企撤離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


然而,熱鬧主要是屬於自媒體的,日本政府報告的原文並不是這麼說的。


日本政府文件中根本沒有提到“中國”,甚至沒有點名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只是,作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國——中日貿易額佔日本外貿總額的21.4%,高出日美貿易6.5個百分點,作為日本最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若說這個計劃對中國沒影響也屬於掩耳盜鈴。


近兩年,隨著中國人工成本快速上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有不少日本企業開始盤算著“跑路保命”。而這次新冠疫情先期在中國爆發,中國封城,工廠停產,直接導致日本的相關企業暫時停工,這些也加速了日本企業“脫中國”的決心。


那麼,安倍政府的這項計劃是有意識針對中國的嗎?


日本政府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好不容易回暖的中日關係是不是因此又懸了?


別讓日企跑了

日企現在還顧不上“跑”?


不要怪有人唯恐天下不亂,這項計劃的力度可謂空前。


計劃說,為了應對新冠肺炎造成的損失,日本政府將出資近23億美元,讓工廠搬回日本,或者將生產線轉移去東南亞


根據報告的說法,當生產基地返回日本以及搬去東南亞時,政府將對中小型企業補貼三分之二的搬家費用,而大型企業則補貼一半。其中遷回日本的補貼總額為21億美元,遷到東南亞或其它地方的補貼總額為2億美元。


23億美元,可不是個小數字。根據日本中國商會的統計,2018年日本在中國實際投資利用總額為38.1億美元。搬個家,日本政府就肯拿出對華投資額的6成,當然驚人。


這樣的補貼力度,一些原本在猶豫負擔搬家成本的企業一定會有行動。


但因此營造什麼“日本企業已經大規模撤離中國”的輿論,至少是別有用心。


稍微有點政治經濟常識的就知道,這還只是個計劃,撥款好歹要走流程,日本企業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有動作了?


近幾年,在華日本企業總數的確在減少,據據帝國數據庫的統計,2019年5月在華日企數比2016年少了249家。但是同期在華日企總數為13685家,2%都不到。


日本企業,尤其是中大企業早就在中國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如果這個時候將一部分生產企業撤離中國,可謂牽一髮動全身,如果只為了一點搬家費,日本企業還沒那麼短視。


真有打算搬,其決策過程也會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


長期跟在華日本企業家打交道的旅日媒體人徐靜波認為,“日本企業可能會考慮將日本需要的那一部分零部件生產量轉移到日本國內生產加工,但是,不會將企業整體撤離中國。”


別讓日企跑了

什麼樣的企業會撤離?


日本計劃中的首選企業和疫情密切相關,這都寫在文件中了,不用猜。


在內閣府發出的緊急政策原文中,寫明瞭這次資助主要針對日本對國外生產依存度較高的企業,包括零部件、原材料、口罩、酒精消毒液,醫用防護服,人工呼吸器,人工肺等與國民健康相關的產業。


別讓日企跑了


這些企業搬走的可能性較高,也肯定會是第一波撤離的主力。


根據《日經新聞》的分析,主要目標是在中國生產中佔大多數的口罩、原材料,用於加工原材料的生產設備。


日本本國的口罩製造在這次疫情中暴露出了軟肋。日本現在即使加大了生產,還是照舊缺得慌,需要起早到超市門口排隊,才可能勉強買得到。這是因為,日本國內售賣的口罩中,超過七成來自海外進口。2018年,日本國內口罩供應量為11.11億個,進口量為44.27億個。


因為口罩是低技能產品,所以不少日本口罩企業出於人工等考量,把生產廠設在了中國。包括日本有名的口罩品牌白元アース,全部的口罩生產線都在深圳。中國也承載了全球近8成的口罩生產。另外,中國大連和蘇州的口罩生產廠,每月也會生產8000萬個口罩出口日本。


疫情發生後,日本充分認識到不能在這樣下去了。


除了口罩等醫療產品外,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還包括一些高附加值的中間商品,例如電子零件、個人計算機零件和汽車零件,包括生產此類產品的生產設施在內,預計支持額約為1000億日元。


據《朝日新聞》報道,日系汽車2月份在中國的生產大幅下滑,日產、豐田在華產量分別減少87.9%和77.4%,而在湖北省武漢市設有工廠的本田汽車的產量減少高達92%。此外,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停止,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線也減產了29.3%。


這幾天因為封城而非常火爆的遊戲機——任天堂的Switch,也把生產廠設在了中國。但是,因為疫情延遲復工,加上需求量的暴增,導致Swtich在亞洲供不應求。一些二手的Switch在日本賣出了比新品高出5倍的天價……


《日經新聞》對本國企業主做的一項調查顯示,因零件供應延遲而導致的國內生產延誤和停工,最高比例達到57.2%。


別讓日企跑了


由於中國的工廠停工,導致自家企業延遲或終止生產的比例也達到39.8%。不少企業主因此反饋說,要增加在中國以外地方購買/生產零部件,來對沖風險。


去年日本用來制裁韓國的重要原材料——半導體制造中使用的氟化氫,就是由中國生產的螢石製成的。而此次日本政府頒佈的補貼制度中,就有利用其他國家螢石資源的進行替代的考慮。


另外,稀土是電動機的原材料,也是高度依賴中國,因此,日本政府也在尋找替代生產基地。


不過,你說這次日企撤離只針對中國?其實並不是。除了依賴中國的商品外,日本政府還計劃補貼依賴美國製造商的飛機零件所需的大型壓力機。


生產線撤出中國,不僅僅只是把工廠搬離中國這麼簡單,隨著工廠出走,他們的專利技術、人才、就業機會也會跟著離開,這對中國而言,絕對是莫大的損失。


別讓日企跑了

當然也是中美貿易摩擦的延續


日企撤離中國的趨勢,其實很早就開始了。


早在2015年,由於中國的勞動成本不斷增加,加上日元貶值,日本的研究所就開始討論撤離的可能性。


別讓日企跑了


企業的運營是最大利益導向的,與其說這次撤離看似有“政治目的”,真正的原因應該是:這裡不那麼賺錢了。


但是,第一波日企撤離潮的確出現在中美貿易衝突之後。帝國數據庫分析指出,在中國的日企中,大約2600家公司在中國和美國都設有辦事處,其中,只有約10%是銷售額低於10億日元的中小型公司。而那些大公司,有的已經搬走,有的已經決定出走。


2018年,不少知名日企出走中國:


2018年5月,奧林巴斯停工停產。

7月,歐姆龍精密電子宣佈蘇州工廠關閉。

10月,日本電子零件大廠日本電產 ( Nidec )決定將在中國生產、供應美國市場需求的產品轉移至墨西哥生產。


此外,還有松下(Panasonic)、尼康、奧林巴斯、索尼和YOKOWO等,生產線都從中國遷出。


根據帝國數據庫的統計,截至2019年5月,在華日企比最高峰時期的2012年,減少了709家。日企重構產業鏈早已開始。


別讓日企跑了


而今後,在日本企業力爭擴大業務的海外國家和地區中,選擇中國的比率大幅降低。


別讓日企跑了

(可以看出,日企在AESAN6國增產的意願最高,而看好越南的比例在上升,看好中國的卻在減少)


因此,此次疫情中日本政府資助日企搬家,一定會讓此前一部分猶豫不決的企業下定決心,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貿易摩擦的延續。


別讓日企跑了

大多數日本企業會留下


不過咱們也不用過度悲觀,因為除了政府會扶持資助的產業以外,大部分不受中美貿易影響的企業,不會輕易離開中國。


佔到日本工業利潤4成還多的汽車行業,這次在疫情中受到重創。但即使汽車產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寒冬”,他們也並沒有撤出中國的打算。因為在中國的生產線已經發展成熟,中國市場也是他們全球最大的市場,考慮成本也不會輕易遷出去。


中國國內一些地區也有自己的撤離法律制度,撤離和搬遷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負擔。


另外,一些企業走了另一些企業也會來。從行業來看,製造業、批發業、零售業和服務業這四個行業的企業有所減少,而房地產和金融保險業的企業增加了


中國是擁有超過13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對於那些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日本公司而言,中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業務。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已經控制住疫情轉入復工復產的節奏,而東南亞、拉美甚至日本本土疫情前景依然不明朗,日本企業此刻要下離開中國的決心,還真不容易。


中國政府也已經開始行動。


前段時間,日本玻璃供應商AGC Inc.收到了一個有政府背景的行業組織發來的信息:請讓我們知道在這個困難時期如何能夠提供幫助。

在疫情中,很多地方因新冠疫情被封了,導致AGC的物流運輸障礙重重。但是沒想到,就在他們把遇到的問題說出來的幾天內,問題就迅速解決。後來公司的負責人感慨,“他們的回覆非常迅速,而且真的很徹底”。

另外還有一家日企——日本電機巨擎安川電機,雖然也受到了疫情影響停產近1個月,但是中國的工廠從3月後半段起,就進入了“滿負荷生產”。小笠原社長還因此稱讚道,中國的復工速度很快。

為了不讓這些重要的投資者們出走,中國政府早早開啟了外資企業保衛戰,近幾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承諾將繼續開放市場,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內企業和外國公司一視同仁。

這都是滿滿的誠意啊,這就是在向外企們送定心丸:有什麼困難,我們會幫你。所以,別讓日企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