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导语:众多王朝此起彼伏,兴衰不断,但是到明朝,倭寇却频频骚扰,于是,明朝在抗击倭寇方面可谓是耗尽大部分心力,那么,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想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先看一看当时的倭寇为什么能猖獗横行。

时代背景

明朝作为一个君主制度空前强化,在政治上君王达到前所未有强权;经济发展繁荣,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东南沿海地区甚至萌发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军事力量也不断壮大,明朝的海军可以说十分场强大的,这样一个看起来各个方面都看起来蒸蒸日上的王朝,按理说,日本就该如当时唐朝一样,多多来学习,派遣一些遣唐使,然后回去继续大化改新增强国力,完善自己才对。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明朝故宫

但是,近期热播的《锦衣之下》也向我们展现了日本当时的另一面。日本不仅没有在家里好好待着,反而不断的搞事情,而且愈演愈烈,十分猖狂,当时的东南沿海,不断受倭寇侵袭,而且倭寇的胜率还很高,这不禁让人疑惑,当时在面对实力强大的明朝,尤其是它的海军力量十分强大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倭寇如此猖獗,肆意挑衅?

闭关锁国

陛下神圣文武,定四海之乱,君临万国,民庶安乐,北方余孽已遁万里之外,独东南倭寇,自负夷狄之性,时出剽劫以扰沿海。陛下特命海舟翦除此寇,以奠生民。

首先,我们要看明朝的海外政策。明朝当时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本来要靠这种政策来抵御海上外来侵略者,但是却作茧自缚,起了反效果。东南沿海在明朝之前,海上贸易可以说是十分发达了,周围的百姓、商户几乎都会和对外贸易扯上关系。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明代闭关锁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一出,那简直是断了很多人的财路。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就会有很多人不顾法律政策,铤而走险与倭寇勾结,从中谋取利益。比如当时比较有名的王直等人。

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所以,当时倭寇的组成就非常神奇。你以为的倭寇大部分是日本浪人,其实现实里的倭寇却混杂着为数不少的中国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里应外合,内外勾结,使得东南海防变得十分脆弱。

倭寇实力强

壬子之寇,海商之为寇也;癸丑之寇,各业益之而为寇也;甲寅之寇,沙上黯夫、云间之良户复益而为寇也;乙卯之寇,则重有异方之集矣。

其次,派遣到东南来的倭寇,实力不容小觑。倭寇除了由浪人还有武士,亡命徒。这些人里武士和浪人都是自小习武,武艺高强的人,而且由于日本当时处在战国时代,他们非常自然的拥有了非常多的实战经验,相比较当时养尊处优的明军,战斗力自然不可小觑。而亡命徒则是抛开性命在作战,不得不说这样的组成战斗力自然要比明军强太多。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明代倭寇

而且,倭寇的武器也是制胜的一大关键。他们当时配备的日本武士军刀,十分锋利,长度要比当时明军所使用的刀长一倍,遇到明刀,那可真的算得上削铁如泥。他们的弓箭也做工精良,命中率极高。

再加上,倭寇通常的作战方法都是闪电战,也就是打游击。他们潜伏在百姓的村落,闹市等地方,出其不意,制造骚乱。所以在当时明军的数量非常大的时候,仍然可以取胜。所以,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无论官方如何强调这一战争是政府官方围剿海贼,但是实际上确是中国外行对待职业化军人。道理就是如此。

倭寇主政人自大

当时明朝政府,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实内里已经开始腐败。严嵩等奸臣当道,极大阻碍了明军各方面的提升,以至于倭寇来时也不能从容应对。

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14万征伐朝鲜,兵员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其中以宇喜多秀家为元帅,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九鬼嘉隆为水军指挥官,步兵14万,水军8250人,战舰700余艘,于文禄元年(1592年)4月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正式拉开侵略朝鲜的序幕。

在这种情况下,给了倭寇不小的可乘之机,然后倭寇看自己在东南沿海似乎很吃得开,回国以后,大肆宣扬自己的战绩,当时日本的主政人是丰田秀吉,他并没有去过明朝,所以只能依靠这些回国的倭寇来了解当时国外的情况,这些回国的倭寇,添油加醋那么一描述,丰臣秀吉自然而然变得有点膨胀,觉得自己有能力和大明抗衡了。甚至当时还想长驱直下进攻天竺,侵略菲律宾,构造了相当宏伟的蓝图。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丰臣秀吉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日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一般都是陆上作战,日本在海军方面还是有不小的缺陷的。日军的造船能力低下,所以并不能适应海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日军在海上同明军作战都是通过船只接近,然后跳到敌船上与敌人面对面厮杀的方式进行的。

唇亡齿寒

长期的作战,使得丰臣秀吉也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缺陷,但是想要改变这一缺陷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他的野心已经急不可耐了。这个时候,他看准了朝鲜半岛的地理优势。通过朝鲜半岛攻入明朝,进入北京,直捣黄龙。而且朝鲜当时军备废弛,朋党之争严重,想要夺取朝鲜简直是如探囊取物。所以,日本选择了攻击朝鲜。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倭寇攻打朝鲜

结果也是可以预料到的,很快日军攻陷了平壤。

虽说当时明朝统治有些腐败,但是在防止外敌入侵的时候还是比较能够看清局势的。看清楚倭寇的真正目标是自己的时候,明朝政府自然毫不犹豫支援朝鲜,守住自己东方的陆上门户。

于是当时的当朝者万历,立刻东拼西凑了四万大军,奔向朝鲜的战场,收复了平壤,但是由于粮草等后方补给跟不上,又要赈济战后的百姓,也没法继续追击,之后作罢。

但是日军并没有放弃,进行了第二次入侵朝鲜的行为。这次明军也是把他们赶到了海岸线,但是日军本不会善罢甘休,由于这个时候丰田秀吉病故,日军也纷纷撤退,明军趁此机会也算是把他们赶了出去。


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究竟是否值得?

明代抗击倭寇

结语:朝鲜与我国接壤,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天然屏障,如果朝鲜被倭寇攻陷,那么我国的国土就岌岌可危,明朝经过这几轮战争也算是给了倭寇一个教训,暂时保证了明朝的国防安全。所以,明朝时期倭寇攻打朝鲜,我国派兵增援还是值得的,毕竟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使得国土警报得到解除,如果放任倭寇肆意横行,估计又是一场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改朝换代。

《中国通史· 明清史·第五章明清之际》

《明史·卷一》

《明史·卷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