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看著田裡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不錯,有種修辭手法叫做“通感”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本來表示A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B感覺,將人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轉換、溝通、轉移,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動的一種修辭手法。

在現代文學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讀者各種感官共同參與對審美對象的感悟,克服審美對象知覺感官的侷限,從而使文章產生更加豐富和強烈的美感。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 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朱自清使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將荷花的“縷縷清香”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讓嗅覺和聽覺相互轉換,從而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巧妙的將讀者帶入同一種美妙的意境的同時呈現出兩幅精美絕倫的畫面。

通感的妙,就在於,通過摒棄人的各種感覺的界線,讓人們能突破語言的侷限性,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果。

比如,通感在人們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比如“你笑得很甜”、“她的聲音很甜”等等,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

看著綠油油的麥苗兒,就能嗅出白麵饅頭的味兒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