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对很多人来说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新年伊始,然而对于湖南衡阳的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却是生命换来的悲剧......

然而这个悲剧的始作俑者是个13岁的少年,本应承欢父母膝下的阳光童年,被扭曲的心灵让他对亲生父母残忍至此!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青少年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全社会和每个家庭都应当反思。犯罪的是孩子,犯错的是大人们。

教育的本质到底应该是什么?是全科高分?是奥数名次?是缤纷才艺?不客气的说,用这些狭隘的技能雕琢装点出的孩子只是易碎的花瓶,伤人伤己只是时间问题。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从根本上说,

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们从小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对逆境的抗压能力,以及优雅恰当的自尊自爱和自重。

其实,所有的悲剧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的心灵是怎样一步步被扭曲的?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时间久了可能会造成孩子任性,甚至会对父母出言不逊、语言顶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级为极端的暴力事件。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这世界上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和“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产生,是从父母的管教方式发展而来的。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毫无原则地溺爱,不是爱,而是害,它剥夺了孩子好好长大的机会,活生生让他们逐渐变成了最冷漠的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人世界的各种关系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少年适应环境、选择人际关系、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压力也都比过去大。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同时,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尚未消除,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没有完善的认知结构,心理状态不稳定,再加上学习当中交替出现的成就感与挫折感,容易导致青少年与社会和家庭出现冲突,产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不得不说,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本以为爱孩子,没想到为自己挖了坟墓。

然而让人痛心的是,如今很多家庭依然在这样教育孩子:

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缺少陪伴,会造成孩子安全感匮乏、规则意识淡漠、自控力缺失、容易暴躁,亲子关系也会逐渐疏远淡漠。

“缺失了三年,父母将用30年来补偿”就是这样的道理。

以为惩罚责骂孩子会听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惩罚是一种懒惰甚至无能的方法。每当孩子做错事,不少家庭都喜欢惩罚责骂孩子。

打骂惩罚虽然能一时镇住孩子,但负面影响很多,可能会激起孩子的愤怒、不服气和反感,引起孩子的逆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挫伤孩子的自尊。

惩罚也容易逼孩子说谎,因为孩子可能会为了逃避惩罚,不敢实话实说,并渐渐会学隐瞒说谎。

错把威严当最好的亲子方式

很多家长以威严威慑孩子,跟孩子说一不二,习惯以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以家长自居的父母会给孩子居高临下的感觉,当孩子无法反抗时就容易采取沉默不应答或哭闹的方式。威严型的父母不容易让孩子打开心胸跟自己交流。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请父母以尊重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接纳与欣赏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尝试像朋友般交谈。拒绝跟孩子说类似的话:“你太让我失望了”,“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我数到一、二、三……否则……”等。

把孩子成绩放第一位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建议把孩子的成绩放首位对待。因为除了成绩,孩子还有人生。你把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让孩子当一台“考试机器”,而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地生活,找到人生的意义。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很多家庭都掉进了一个怪圈:父母越干预学习,孩子学习越差;孩子学习越差,父母越干预。请尝试将“学习”的责任全权交还给孩子吧,留些时间给孩子们做些他们喜欢的事儿,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会提高。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

这土壤里,有妈妈的陪伴,更有爸爸的身影;有童年的亲密,更有少年的尊重;有无私的给予,更有得体的退出;有及时的提醒,更有信赖的满足。

锤伤亲生父母逃亡,是家长将孩子活生生逼成了最冷漠的人?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给予孩子多少,也不是为他创造多么精彩的世界。而是告诉孩子成长的意义,让他们适应这个世界,懂得有可为和有可不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