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明代于謙乃是一代忠臣,明朝在經歷滅國之災時,就是于謙抵死守住了大明岌岌可危的江山,雖然于謙在危難關頭挽救了大明江山,立下了曠世奇功,但是自古忠臣的下場都很悽慘,于謙也是如此,但是為何對明朝有救國之功的于謙會走到冤死的一步呢?這就要從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太監讒言,不顧大臣阻攔執意出兵打仗,最終成為史上為數不多的被俘皇帝之後,于謙發動了北京保衛戰守住大明說起了......

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是誰?他的父親是明宣宗朱瞻基——勇猛善戰,聰慧過人;他的爺爺明仁宗朱高熾——治國有方,仁愛天下;他的太爺爺是明成祖朱棣——開創永樂盛世。在1449年,年輕氣盛的朱祁鎮聽信太監王振讒言,不顧大臣勸阻執意北征。在北征的路途中,太監王振參與軍政事務,導致明軍指揮不當,出現戰略性嚴重失策。這時前方也傳來慘敗的消息,明軍則驚慌撤退,在撤退的途中,王振又私自改變路線,其目的就是為了使明軍的軍隊能夠經過其家鄉,這樣可以顯示王振的威風,但是王振又害怕明軍行軍時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又再次改變行軍路線,這一行為直接導致敵方軍隊輕易追上明軍,這一行為使明軍三萬騎兵被敵方殺盡,也是因此導致明英宗朱祁鎮最終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乃是明朝的奇恥大辱,那麼為何一個皇帝會這麼容易就成為俘虜了呢?這還要從明英宗身邊的太監王振說起。明英宗朱祁鎮的父親在他還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可以說明英宗是被寵大的,加上小時候就與王振成為玩伴,導致即位後成為皇帝的朱祁鎮,對王振也是極為信任寵愛。但是作為皇帝的寵臣王振只會拍馬屁,他從來不會為國家大事考慮,一心一意在朝中培養自己的黨羽。而年輕氣盛的朱祁鎮從來沒有見過戰爭,一出生皇位也為他準備好了,所以那時的朱祁鎮就像是還未成熟的孩子,不知天高地厚,面對王振的奉承就會容易迷失,所以他最終被俘,這也算是他的一個教訓。

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北京保衛戰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後,整個朝廷驚慌失措,然而敵軍像是還沒有放棄攻打的樣子,大多數朝中大臣都主張南遷。明英宗被俘虜後,朝庭的主心骨也沒了,朝中的大臣群龍無首都不知該怎麼辦,這時于謙力排眾議主張朝廷不需要南遷,表示大明要和敵軍戰鬥到底,雖然此時大明皇帝被俘,但那也是因為聽信了太監的讒言,而且大明的國力還是有實力的,於是于謙在土木堡戰敗後主持大局指揮了北京保衛戰。

那麼于謙為何要在這時力排眾議,執意要發動北京保衛戰呢?要知道此時的大明朝已經岌岌可危了,因為朱祁鎮把朝中的主力軍帶走了,並且幾乎全軍覆沒,此時很多大臣都認為明朝已經失去了與敵軍戰鬥的力量,所以很多大臣認為南遷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如果把朝廷南遷,對一個國家來說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能輕易南遷,況且大明還有能與敵軍一決高下的力量,如果輕易放棄北京,就會使敵方的野心更加擴大,繼續攻打大明。如果就這樣南遷了,那麼如何對天下臣民交代,所以此時于謙堅持要守住北京!因此很多人將於謙的北京保衛戰稱為英雄之舉。

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明代宗即位

于謙力排眾議後,但國家不可一日無主,明英宗朱祁鎮還有一個弟弟朱祁鈺。于謙認為要想指揮好這次北京保衛戰化解危局,就必須要立新帝,以此來穩定天下民心。於是于謙和大臣一起說服了朱祁鎮的母親孫皇后,讓庶子朱祁鈺即位,孫皇后很識大體,她從大局出發同意了立新帝的要求。就在這時朱祁鈺正式稱帝為景泰帝明代宗。之後于謙集中大明朝能夠集中的一切力量保衛北京,

于謙認為,大明朝雖然國土遼闊,但是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此舉雖然被後人稱讚,但是在當時也得罪了很多人。

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明英宗二次即位

在北京保衛戰期間,于謙改革軍隊,經過了一個月的整軍備戰明軍士氣大振,北京保衛戰成功了,大明朝的危機暫時解除于謙功不可沒。但是于謙所做的雖然對大明有利,但是也著實成為了明英宗心裡的一根刺,其實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雖然明英宗被俘,但這並不代表明英宗是一個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據說明英宗被俘後,還與敵軍大臣結為好友,還在敵方生下了太子朱見深。如果明英宗真的是一位懦弱無能的皇帝,想必也不會在敵方呆了這麼久,都沒有任何性命危險吧。

最終明英宗被明代宗朱祁鈺順利接回,但是明代宗此時已經是皇帝了,他是不會允許朝中出現第二個皇帝的,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此時,明代宗把明英宗迎回後就囚禁了,這也是明代宗被人詬病的地方,軟禁兄弟畢竟說出來不好聽。明英宗軟禁長達七年之久,而於謙那時正是明代宗的大臣。後面明代宗病危,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復位登基。

于謙之死

于謙對國家有功,但是對明英宗來說,正是于謙使他丟掉了皇位,畢竟明英宗被明代宗軟禁了這麼久,心中難免對明代宗懷有怨恨,而於謙那時正是明代宗的首要大臣,所以再次復位的明英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於謙的,最後于謙被斬於崇文門外。

明朝救國功臣于謙,在危難時刻成功保衛北京?

于謙一生只謀國不知謀身,他的衷心報的是國家,而不是皇帝。據說于謙死後,他的家中竟然沒有一分錢財,于謙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于謙所寫的《石灰吟》吧,正如詩中寫的那樣,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雖然于謙作為忠臣,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但是後世的我們卻始終銘記,于謙作為民英雄保衛北京,保衛國家所做的一切,相信歷史是正直的,是非對錯雖然可能在當時不會得到結論,但是世人的眼睛是明亮的,任何奸邪終將會被消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