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关于学习说话这件事情,我们的认知似乎这只是发生在婴幼儿阶段的事情。教孩子如何发音、如何清晰吐字、如何顺畅地表达一个句子,“爸爸”、“妈妈”、“宝宝”……后来年龄渐长,开始上学,家长和老师开始教育孩子,说话要讲礼貌,懂文明,不可以说脏话,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畴了。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说话是一项技术

在世间“道”和“术”的两大模块里,为人善良、坦率、真诚是“道”的维度;而说话跟计算、伐木一样是“术”的范畴,是一项技术活。既然是一项技术,那为什么长久以来我们没有学习这项技术的觉悟,而对其听之任之、自由发挥?屡屡遭受因为说话而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痛苦。

人们绝大多数说话跟着直觉走,再直白点就是跟着情绪走,吵架吵到最后根本不记得双方是因为什么而吵架,只知道很生气很愤怒。回过头仔细捋一捋事情原委,发现根本就没有必要争吵。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之前火车上遇到一家三口,小男孩三四岁,在那玩卫生纸,他故意调皮一直撕卫生纸往妈妈嘴边塞,妈妈刚开始没在意,一直闪躲着和爸爸聊天,后来终于不耐烦了,冲小孩大吼,小孩还是一个劲儿地弄,我看到妈妈脸上的杀气以及无奈,仿佛在说“要不是在火车上,看我不收拾你。”这时候,爸爸跟小孩说,“你看你做这个事情,妈妈不开心,你也不开心,你做了一件事情,两个人都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做呢?”我诧异极了,本以为小孩会不懂,但是他放下了手里的纸。

“说话”事小,但是它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影响出奇之大。有一本书叫《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是日本深受欢迎的人际沟通课程和世界知名企业员工指定培训教材,书中讲说话时的措辞就像做菜,是有谱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菜谱,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肴,都可以和任何人聊的来。

总述:仔细斟酌,拒绝本能反应

让别人欣然接受你的意见或者答应你的请求时,有以下三个步骤: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1. 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有人从老家寄来很多柑橘,家人甚至都吃腻了,而你不想让剩下的柑橘白白烂掉。这种时候,不要直接说“大家继续吃啊”。

2. 揣摩对方的心理。想想此刻对方对于你的请求有什么心理。再想想对方的喜恶。

比如:家人不想吃柑橘了, 不能只吃柑橘啊。但是家人都不想感冒。吃柑橘可以预防感冒。

3. 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提出让“对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趋于一致的请求。

比如:跟家人说,“多吃柑橘就不会感冒了。”这样的措辞就会让家人更乐意吃柑橘。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书中提出具体可行的措辞技巧,归类为7个突破口和8个技巧。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在实际情境中注意以上几个步骤,措辞中首先考虑你想表达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考虑对方的立场和心理,用一种对方能够欣然接受的措辞来表述。想尽一切办法把同样的意思用最愉快的方式表达出来。仔细想一想,“你要表达的是这个这个吗?那你应该这样这样说。。。”

语言的魅力是迷人的。要说动人的话。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说话”这件小事,和任何人都聊得来

书籍/《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