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南京的明城牆從內到外一共四圈,為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

對於南京的城牆有一個說法叫“內十三,外十八”,指的就是內城城牆(即京城城牆在明初建立有13個門,而外郭城則有18個門。之前的文章已經給大家介紹過明故宮宮城和皇城部分的12個城門現狀,也介紹了京城牆部分13個城門的現狀,本文再帶大家瀏覽一下,外郭城門的現狀。

如下圖,南京外郭城城門的示意圖,由於當時的外郭城主要是夯土建造,雖然宏偉,但是經歷了600多年,大多已經不存在,只留下了部分地名在使用。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下圖,為明代金陵都城圖的示意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從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各城門的示意圖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下圖以南京地圖為基準的明城牆示意圖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下面,就從順時針開始,逐一介紹,由於外郭城有多在清末就已經不存在,所以有些地方是沒有當初的照片可以參考的。

一、外金川門

清末時期,外金川門已經衰敗,今已不存在,大致在今天方家營,煤炭港一帶,靠近長江。侵華日軍曾在煤炭港附近江邊屠殺大量百姓,因此現在那裡附近有個還有個紀念碑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二、上元門

上元門現已不復存在,2014年考古部門在鼓樓區下燕路作業時,發現疑似上元門城牆遺址。考古專家說,上元門應該在太平天國運動前就已經毀壞,經過多年失修,早已自然消失。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今,上元門作為地名使用,南京地鐵3號線有一站就是上元門站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三、佛寧門

佛寧門,又稱佛靈門,原依幕府山而建,如今已經不存在,2011年的時候有考古隊組織民工挖掘佛寧門遺址,當時傳說重建佛寧門遺址,後來不了了之。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佛寧門應該是沿著幕府山而建,在明代成為一個人工和天然組成的屏障,守護著明朝的都城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今,只剩下山前的道路稱作佛寧門路,記錄著這裡曾經有一座外郭城門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四、觀音門

觀音門是南京外郭城最北的一座,在民國年間因為修公路而被毀,也是外郭城裡唯一有照片記載原始圖像的城門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今的觀音門在原址附近,建了一座觀音門公園,但是有網友批評,復建的不符合歷史事實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五、姚坊門

如今這個門現被稱作堯化門,據說是英國人發音翻譯錯誤,便沿用至今,如今這個門也不存在了,只是在遺址附近建立了一個姚坊門文體公園。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六、仙鶴門

據當地老人回憶,直到民囯初,仙鶴門還有兩道城門。城門是兩扇鐵製大門,門狀如同明內城城門,東邊城門無門 。如今,仙鶴門也早已不復存在,在仙鶴門東北面有一個小山叫仙鶴山,漢代時山頂建有一座仙鶴觀,是南京地區最早的道觀之一,故命名為仙鶴門。現今,仙鶴門留作地名使用,也是地鐵二號線其中一個站名,是通往仙林大學城的一個重要樞紐。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土城路上的小龜山公園門口,可能就是當年仙鶴門的遺址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仙鶴門地區曾經也是南京大屠殺集體屠殺地點之一,因此這裡也樹立了一個紀念碑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七、麒麟門

麒麟門是外郭城最東邊的一座城門,因附近有南朝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神道的兩隻石麒麟而得名。

如今只能從麒麟門大道這個路名來記錄著這裡曾經有座麒麟門。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而在這附近的麒麟鋪村,留有南朝宋留下的一對石麒麟古蹟,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八、滄波門

滄波門周邊水系比較發達,在明初時,這裡是糧食運往南京城內的必經之地,滄與倉諧音,倉是倉庫,波為波濤,可以意為糧食如波濤般,寓意很好,所以取名為滄波門。如今滄波門已經不存在,留作地名使用。

在滄波門遺址附近,建有一個滄波門遺址公園,立了一個石頭,刻有滄波覽勝。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九、高橋門

高橋門,因門外高橋而得名高橋門。如今已不存在。

下圖為網絡上模擬的高橋門地點示意圖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上坊門

上坊門,明代稱上方門,因附近有上坊橋而得名。如今,城門早已不存在,但是上坊橋還在。

1985年的南京地圖顯示,上坊門應該就在上坊橋西側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今,站在上坊橋上看著高鐵飛速而過,原來這裡有座古橋橫跨秦淮河,現在也不復存在。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上坊門附近有個馬場村,這裡原是明朝初年的皇家馬場,明初南京養馬的地方主要設在京城牆外,外郭城內的一大片區域,所以外郭城附近有很多地名以馬命名,比如地鐵二號線上有馬群站,金馬路等,這些地點都曾是明朝的養馬場。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一、夾崗門

夾崗門,明代稱夾岡門,外郭城最南端的一座城門,地處現在秦淮區與江寧區交界處附近,附近有夾崗村,現在城門已不存在。

據一些人推測,夾崗門遺址可能在雙麒路上陸軍工程大學(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北門處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二、鳳台門

鳳台門現已不存在,可能位於今共青團路的中興通訊處,望江磯車站前後。

古畫上的鳳台門示意圖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如今,南京市政府在鳳台門附近立了一個地名石碑,以作紀念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三、小安德門

明初在此一帶有一個琉璃窯,專門燒製皇家御用建材為更方便地運送燒窯材料,就在距離琉璃窯最近的外郭城上開闢城門,為了區別於安德門,便命名為“小安德門”,如今城門已不存在。

十四、大安德門

即安德門,如今城門已經不存在,其位置可能位於今小行路警官學院一帶。現以地名使用,地鐵一號線上有一站為安德門。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附近有一個安德門村,不少民居的牆磚上還刻有字,這些牆磚的來源只有一個可能性,即是大安德門或小安德門被毀後,附近老百姓用這些城磚來蓋房子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五、小馴象門

已不存在,這裡因明朝皇家從邊陲或者國外引進大象馴養放牧,所以得“馴象門”之名,由此還形成一條“馴象街”,為了區別於大馴象門,故稱小馴象門。

這裡附近有一座明代留下來的老橋拖板橋,由於大小馴象門年代久遠,確切地址已經模糊了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六、大馴象門

已不存在,根據地名,可以想象明朝皇家衛隊在這裡馴養大象的場景。每到朝廷要舉行重要慶典儀式的日子,皇家衛隊會牽著代表天下祥和與江山穩固的大象參加活動。在舉行活動的前些天,就會把這些訓練有素的大象趕到正陽門(今日光華門)之外的“象房村”圈養起來。

這附近有個毛公渡,由於大小馴象門年代久遠,確切地址已經模糊了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七、江東門

江東門門外原有江東橋,如今城門和石橋均已不存,地名沿用至今,城門舊址大約位於今茶亭東街一帶,自明代以來,這裡一直是南京城外西南部商業和交通中心,糧食、木材的主要集散地。

江東門是外郭城一重要城門,明代一直派有重兵把守。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就在江東門一帶,因侵華日軍在江東門和江東橋附近,大肆屠殺軍民,這裡有一座萬人坑,於八十年代發現,所以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紀念館,如今,在紀念館內仍舊能看到挖掘出遺址內的累累白骨。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尋訪南京明城牆外郭城十八門,如今已是這般景象

十八、柵欄門

已不存在,明初江東門以北應該是長江江灘,所以這裡可以直接以長江天險為外郭,不需要額外修建石牆築城門,可能會在部分重要路口用柵欄擋一下,所以這一帶就被稱作柵欄門.由於年代久遠,柵欄門遺址方位也模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