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抒寫寂寞,卻無法忍受寂寞而自縊,享年僅39歲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刮來的風氣,只有人自殺死了,人們才肯認認真真地重視這個人,細數他生前的事蹟,賜他世世代代的美名。

就好像生命迎來了落幕,人們才買票進場,坐定後不假思索就給了好評。也許這是人們的悲憫之心在作祟,但多少有點馬後炮的意思。

很遺憾的是,自殺後才一舉成名的人不勝枚舉,就比如說梵高,37歲的時候開槍自殺,生前無人問津的畫一下子水漲船高翻了很多倍;韓國藝人雪梨自殺後,那些曾經用咒罵聲淹沒的網絡世界,突然傳來了惋惜的聲音,人們重新開始認識雪梨;還有不得不提的一本書,豆瓣8.4分,在作者死後的13年出版,成為2017年中國文學No.1。


他抒寫寂寞,卻無法忍受寂寞而自縊,享年僅39歲

寂寞的遊戲

這本書就是《寂寞的遊戲》,一本短篇小說集,寫著各種各樣的寂寞和平淡生活中的悲苦。

作者是袁哲生,臺灣人,畢業於文化大學英文系、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曾任自由時報副刊編輯與《FHM男人幫》雜誌總編輯。他曾被張大春譽為撐起21世紀小說江山的兩位作家之一,也曾獲得臺灣吳濁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

可是頗有成就的他,在2004年自縊身亡,享年僅39歲。


一、寂寞於不從眾

大概是對袁哲生生命消逝而感到惋惜,這本《寂寞的遊戲》得到了豆瓣8.4高分,評論裡大家都不吝讚美之詞。

可我按著多年讀書積累,並不覺得這本書達到了高層次。文中常出現前後因果不明的句子,詞語用的為所欲為,還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表達,看著真讓人尷尬。我想我對袁哲生有抱拳之禮,他或許可以原諒我把這本書只設置為兩顆星吧。

我這麼做,也是自我認知裡對他的尊重,對所有我看過的書之尊重。不因為作者自縊而高抬他,也不因他生前多麼優秀而一味捧著,這就是我不從眾所產生的寂寞吧。

作者亦是在寫作上不從眾,他另闢蹊徑地寫冷靜的文字,用簡約的結構和字裡行間的處處留白,讓讀者自行摸索他所隱藏不表後的東西。他就是這樣剋制,這樣與眾不同,無論別人是否心領神會,他承受著這般寂寞。


二、寂寞於自我承受痛苦

在這本書的代序裡,張大春提到袁哲生對自己創造的角色並不滿意,然而在被問“如果不滿意,為什麼還寫那麼多部呢?”之時,袁哲生嘻嘻笑著回答說:“大概是為了賺錢吧?”

他抒寫寂寞,卻無法忍受寂寞而自縊,享年僅39歲

袁哲生

不是創作天才卻仍然創作,無論像他開玩笑說的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滿足理想,無不透露著一種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或多或少讓他沉溺於一種介於孤獨、落寞之間的思緒之中。

誰能理解這份努力呢?

誰能欣賞拼勁全力卻仍然差強人意的作品呢?

即或有一大堆人理解並欣賞,可心裡的那份煎熬誰能幫自己消解呢?

“即使盡我餘生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重讀他所有的作品,仍然不可能找到他放棄活著的原因。”

即或是好友,他也把自己隱藏得好好的,外表悠然自得,內心卻是被千萬顆蟲子啃食一般痛苦。

孤寂的人怎麼可能向他人袒露心跡呢,從來都是自我承受痛苦罷了。


三、寂寞於無所留戀

書中每個被描寫的人物,似看淡了人生,面對悲苦困頓卻淡淡地活著或離開,一種生無可戀的姿態。

袁哲生對這一類描寫手到擒來,或許正是他心裡對之有深刻的理解,亦或是他本人的寫照。

他一定承受過多的苦悶,且在寫作中釋放宣洩,可偏偏寫的不盡己意,又找不到其他端口來緩解內心的折磨,所以才一死了之吧。

我想,這就是寂寞之人的困境吧,無法不心憂,又無法緩解,這崎嶇一生都躲不過。


他抒寫寂寞,卻無法忍受寂寞而自縊,享年僅39歲

袁哲生

所以死是為了逃避嗎?

有沒有可能,這世上已沒有他割捨不下的,他活成了小說裡生無可戀的主人公,最終饒過了自己。

可他死後的世界,可以擺脫寂寞和痛苦嗎?

但願吧。


以上為個人見解,如有偏頗,也只有袁哲生本人能辨別了。

願每個人都能在活著的時候,被理解被善待被珍惜,齊心協力走出困境,不再沉溺於孤寂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