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帽”是防护手段,还是形式?疫情版的“掩耳盗铃”在上演!

随着新冠疫情好转,各地学校已经逐步复课,为了做好校园的防护工作,各地区可谓是煞费苦心:师生佩戴口罩、测温进校园、每日双检、放学消毒……除了常态的教学工作,疫情防护,更是责任重于泰山。

近日,杭州再现防护奇招,学生的“一米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风光一时无两。不妨一睹风采

“一米帽”是防护手段,还是形式?疫情版的“掩耳盗铃”在上演!


有支架,有配重,如果走起路来,两头颤巍巍,就像极了宋代的官帽。

究竟是有效的防护手段,还是引人眼球的形式?

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染强度,一直尚无明确的定论,相隔一米,究竟是不是安全距离,也需要科学界进一步研究加以佐证。这种状态下,“一米帽”的横空出世,显然只能起到“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安慰效果。

从“一米帽”的构成来看

以横向为主,只能保证学生左右间隔,至于身体前后的距离,“一米帽”则等同于零,而儿童之间的交往互动,更多是正面接触,不经意间,就会面面相对。这样的话,不如在“一米帽”上再来一条纵向横梁,形成“一米十字帽”,或者直接做成玻璃罩,全身保护,岂不更好。

从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情况来看

“一米帽”的作用似乎也只是微乎其微。一间教室40多人,如何容得下这么多的“一米帽”?厕所的空间更加狭小,“一米帽”来回穿梭,就不要上课了;杭州地区在学校用餐的学校,不在少数,口罩一摘,“一米帽”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实在难以保障。

网络上,所看到的正面宣传照,孩子各自安好,端端正正,应该属于典型的摆拍,这并非儿童的本真状态。下了课,疯起来,管他什么“一米”不“一米”呢!即便头戴“一米帽”,照样阻碍不了他们的簇拥、围聚……

所以,疫情防护,根本还在于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护导,绝不是一顶“一米帽”能够解决的。

或许有人会说,“一米帽”戴着,总归会好点吧!

不错!如果说,学校强化管理,教师加强护导,戴着这顶“一米帽”倒不会添乱子,或者说多多少少,能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这或许是很多人明知作用不大,但却坚持为之的原因。“掩自己耳朵”,对于“防止别人听见铃铛响声”,并无作用,这是除了“掩耳盗铃”故事中那个傻蛋之外,每个人懂的常识。

“一米帽”是防护手段,还是形式?疫情版的“掩耳盗铃”在上演!


但就是有人要刻意为之,这样可以表明,有的人对疫情防护很重视、很上心,下了多少工夫、花费多少脑筋。

毕竟这是一个注重宣传的社会,有创意、有新意,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标准,而实效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如果面对创意十足但效益不大之举,能够断然否决,我为之点赞。

疫情下的复课,不需要这种“掩耳盗铃”的形式之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