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民富國強還是國富民強

偶然想到國富民強這詞,我竟然有些糾結起來。到底是國富民強,還是民富國強呢?這國富和民富誰應在前,誰應在後?

無奈自己讀書甚少,見識又淺,只能網上搜索一番,對國富民強和民富國強兩詞,查到五個出處,分別是:

1、西漢《鹽鐵論》: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

2、漢·趙曄《吳越春秋》:“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3、《七國春秋平話》:與百姓同甘共苦,輕徭薄賦;慎獄訟,實府庫,勸農桑;民富國強,眾安如堵。

4、北宋《太平御覽》:范蠡為越相,三江五湖之間,民富國強。

5、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陛下聖武,國富民強;吳主淫虐,民憂國敝。今若討之,可不勞而定。願勿以為疑。

以上五條,一、五條說國富民強,而二、三、四條則說民富國強。民富國強暫以三比二小勝。單從這出處數量的多少來分輸贏,也許有點牽強。不過從近年來我國海軍的發展,不難看出民富的根本。

一直有關注張召忠將軍的軍事節目,局座說到我國海軍近年來下餃子式惡補新型軍艦的原因。說當年國家的軍費少得可憐,在八九十年代的軍費才80億美元,連臺灣都比不上,跟當時每年軍費就高達4000億美元的美國來比更是望塵莫及,海軍一年軍費都造不了一首新艦。如今,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的財富也多了,軍費也終於有了質的提升。所以近些年才有錢惡補海軍過去本應要做的事。

說到這,民富國強,還是國富民強,我們不難明白孰先孰後。國家如今還在不斷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那就是要進一步富民,民富才國強。


談談民富國強還是國富民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