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本次新肺炎疫情,從一月初到一月末,感染人數破萬,死亡人數超過200,還有1萬五左右的疑似,各種信息顯示,疫情防控並未取得理想效果。自1月20日以後的每日數據更新更是牽動了每個人的心。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疫情遇上春節,可能也創造了一個記錄,那就是春節拜年,消費,聚會,出行等等都創了一個史上最大跌幅。不僅如此,大部分職業可能享受了宅在家裡不出門的高於10天的史上最長假期。當然也有的職業為了疫情防控,犧牲了和家人團聚的休息時間,甚至有的還犧牲更多。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疫情的起因,目前還未有明確的說法,但疫情從最初一步步發展至今,某些人某些崗位的未認真履責的鍋肯定跑不掉,某些人不遵守規則導致自己和他人被感染也是賴不掉。

職責這個東西,說起來很虛,可從古至今,從上到下,從小家到國家的每個人,都需要扛起責任。《周禮》明確記載“太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司徒之職掌施十有二教焉”,算是最早對高級官員責任做的明確規定,從那時起,各級官員職責所在,必然是記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隨著社會發展,因分工導致的各個社會角色和工種,也必然有各自的責任,職責履行不到位輕則處分丟官,重則滅門抄家的例子數不勝數。

小到一個家庭,父母,子女各自的責任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靠本性、道德、法律和習俗規定的各自責任也是十分到位。甚至很多時候,擔任社會角色職責的人責任不到位,因為監察體系不完善等種種原因還缺少強力問責,但一個不盡責的父母和不肖的子孫,恐怕早就受夠家法和唾沫星子,難以立足。

從古至今,這個複雜社會的運行,在於每個人或崗位職責之外,還有一套大大小小的規則,包括各種法規、行規、制度和命令等等,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更是如此,這些規則或明或暗的運行著,和每個人或崗位的職責聯繫在一起,維持著社會的運轉。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釀成相應的事故。

這次的疫情,調查到最後的原因,必然也是有關的方面責任沒盡到,有些人規則沒遵守。

其實,我們的文化裡,從上到下都鼓勵履行職責遵守規則,可事實卻是各級人員太會變通。究其原因有時候是規則職責不合適,但大部分時候是遵守的遵守的好處看不到,但不遵守的好處顯而易見。

這段時間興起了一個新詞叫“規則紅利”,簡單理解就是,讓遵守規則有好處。反向理解就是以前遵守規則沒好處,不遵守規則反而有好處,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就是排隊的時候,插隊獲得了顯而易見的好處,如果不及時制止,那麼就是誰排隊誰吃虧,插隊者得到了好處,是吃了排隊者的紅利。類似這樣的不守規則者,吃的紅利永遠是守規則者的紅利,如果都不守規則了,那麼也就沒有紅利可吃,沒秩序可言,基本全靠誰能擠誰優先了。


由疫情到職責和規則


而遵守職責對比拖延應付,也是如此,同樣的職位,同樣的工作,正常情況下是認真履責還是拖延應付,誰都知道該選哪個。可是認真程度方面的區別,履責與否的界定,都比遵守規則難太多,這決定在職責的履行方面是有很多主觀的判定因素,不到關鍵時刻判別不出來,甚至由於機制補位的原因,一些未履則導致的各種隱患被掩蓋。

作為一個多年從事電力生產工作的人員,深知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各級人員的職責和規則的重要性。一名員工未履則未守則,很有可能會釀成大錯,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但也有可能因比人的及時補位,避免了事故。通常事故發生,通常都是至少兩道以上防護程序或防護人員失誤導致。但即使如此,電力安全作業事故也是時有發生。即使電力工作人員規則意識強於社會平均水平,也無法避免。

對比這次疫情鬧起的全國性的事件,何嘗不是因某些人的職責履行不到位,不遵守規則,讓全國從上到下各行各業的人為這些行為補位買單呢?看著那些本該過年休息的同事,自願非自願的被接在單位待命,看著那些醫生、解放軍、交警、安保人員本該輕鬆的假期被折騰個底朝天,想一想,不履責,不守則的代價實在太大!就像前文所說,只有把不守則不履則的成本提高,讓守則履則者享受規則紅利,才能讓類似一撮人犯錯,全國人買單的事件減少。

\u0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