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不知不觉间,我们发现身边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各大超市陆续普及了无人支付,机场火车站检票口大部分使用人脸识别,高速收费站以ETC取代人工,上海洋山港四百万标准箱不用人,阿里未来酒店开业,无人驾驶测试成功,OCR代替了打字员,财务职能机器人抢了会计的饭碗,连上菜市场的买菜也不用任何现金……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真应了那句话——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而造成这种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形态。

在我们认为强社交性和最不可能被取代的主持人界,也同样遭遇了人工智能的挑战。就在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上,人工智能主播“小小撒”携手撒贝宁一同亮相央视舞台。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这位小小撒一出场,就吓得撒贝宁本尊惊呼:“我的天,我感觉像照镜子一样。”

不仅长得像,这位“小小撒”的主持技能也是惊呆众人:主持过程中,小小撒参与现场互动,妙语连珠,几乎不给撒贝宁发挥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危机还远远不到时候,但是,堡垒总是从最薄弱和最出人意料的地方被突破。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超越人类大脑,这给了我们不会被人工智能全面打败的信心,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理计算的能力总有一天超过人类大脑绝不是天方夜谭。

01 狼来了——为什么“AI失业”从金融与运输业开始?

在雷·库兹韦尔所著的《奇点临近》一书中,就将人工智能超越全人类大脑的那一刻命名为“奇点”。他认为,如果根据视网膜对人眼所见图像信息的处理速度来估算整个大脑的处理能力,可以推算人类大脑一秒钟所能达到的计算能力约为1014次,如果通过小脑的构造来推算整个大脑,则可以推算大脑的计算能力约为

1016/秒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而目前世界上能达到1016/秒,也就是一秒钟一京次的超过人脑处理能力的超级计算机仅有十台。

第一、第二名在我们中国,美国有四台,日本有三台,瑞士有一台。这也是“能以超过人脑的速度进行计算处理的计算机”的总数。

开发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们为推进各自的研究课题,需要利用这些大型计算机。因为受到计算机设备的制约,全世界的资本只好集中到资金回转较大的市场,也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和金融科技这两个有限的领域。随之而来的,这两个领域的工作岗位首当其冲地将面临消失的威胁。

等到汽车彻底实现人工智能驾驶时,全球运输市场和物流市场就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当下,全世界的汽车厂家都在以开发L5等级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为目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到2022年就可能将第一批L5等级的汽车投放市场。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因此,这就是我们目前看到的现状:岗位消失首先在运输、物流行业和金融行业里出现。随后,目前还无从下手的、更小一些的领域,迟早也会逐渐受到“AI失业”的波及。

就如同电商行业的发展,最开始谁也没有料到电商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强大,冲击改造那么多行业,要知道最早的电商是从最容易邮寄,最不怕破损的图书销售开始的,那个时候,没人相信这个东西会对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多大的改变。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在悄悄到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狼真的来了!

02 技术进步的迷思——为什么工作一年比一年忙碌,收入还不见涨?

自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以来,人类在技术发展的路上一路狂奔,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到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社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也深刻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工作的方式。技术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可是工作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日本百年咨询顾问公司董事长铃木贵博在他的《“AI失业”时代生存指南》一书中提出疑问——“我们的工作为什么会一年比一年更辛苦劳碌?而我们的薪水又为什么没能得到提高?”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叫作“强化装备效果”的概念。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今智能手机成为辅助我们工作的十分便捷的工具,可以让我们工作更加高效,沟通更加及时,但是当我们所有人都在使用着智能手机这种强化装备时,我们也日益加速着运转,穿上了强化装备的白领们通过无休止的工作,使工作岗位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也造成了“工作虽然在增加,薪资却不见上涨”的现象。

铃木贵博以他撰稿的经历进行了对比:在2005年时,他每个月撰写五篇专栏,每篇3000字的网络专栏稿费是40000日元,一个月的稿费总额为20万日元。再往前十年,即1995年左右,当时没有网络,投稿都是寄给杂志社,一篇三页左右的报道可以得到10万日元的稿费。而如今,他每个月要撰写16篇报道,即每两天完成一篇,可是一个月的稿费总额却没有增加。

因为智能手机这一强化装备的利用,完成一篇报道所需要进行的收集材料、采访、构思等过程很快就可以完成,工作量与十年前相比翻了几翻,收入却没有增加。而这种现象也在各行各业出现。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由此,铃木贵博总结到,职场里依靠强化装备后,工作的确可以变得轻松起来。但总有一天,工作的总人数也必将减少。同样的岗位,薪资也会遭到削减。他还预测,未来30年间,因人工智能的推进,人类工作岗位将分阶段逐步消亡。人类开始竞争残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岗位,竞争开始激烈化,工作的回报也将大幅减少。

还在“996”中挣扎、在被裁员的焦虑中风雨飘摇的我们,被告知前方将面对人工智能这只“狼”,而且几乎没有丝毫招架之力,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生存下去?

03 不再需要人手的职场——我们的职场和人生目标该做出哪些改变?

临近双十一,按照惯例,淘宝的设计师们又要开始忙碌了——咦,不一定哦!自从2017年阿里巴巴推出了“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后,淘宝的设计师几乎要失业了!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2017年双十一,淘宝1.7亿张海报,全靠鲁班撸完,每秒出8000张海报!让设计师们瑟瑟发抖有木有?而且AI通过不断学习、练习,快速掌握海报设计的所有套路风格,做出来的海报不仅比你快、比你多,而且审美也越来越好。

还给不给活路?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经济,引起大范围的技术性失业,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经济权力和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由此社会被撕裂,普通人的尊严受到挑战。

什么样的工作会被取代呢?

有两个标准:可以利用数据优化,并且不需要社会互动。李开复曾提出一个“5秒钟测试”,即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之内对工作需要的思考和决策做出相对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非常可能被人工智能全部或者部分取代。

在《AI·未来》这本书中,李开复把工作分为四类:

第一类,强社交而且需要高技能、精细化的工作或者创意、决策型工作,这些工作在安全区,不太容易被取代,比如心理治疗师、老人看护、发型师、CEO等;

第二类,弱社交而且很容易被数据复制和优化的工作,在危险区,比如卡车司机、出纳、快餐厨师、放射科医生、初级翻译、电话销售等等。

第三类,容易被复制但需要强社交,这类处于结合区,比如豪华酒店接待、老师、婚礼策划师、全科医生等等,大部分计算和体力性质的工作已经可以由机器完成,但关键的社交互动部分仍然需要人类,人和机器形成共生关系。

第四类,弱社交但需要灵活和巧妙的手工或创意的工作,这类工作在慢变区,比如家政人员,建筑工人,专栏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它们的命运如何,要看未来人工智能能力的实际扩展。

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所处的行业和职业,对照这些类别,估算下AI这只狼离我们还有多远?

04 如何应对AI时代即将来临的职场危机?

恐惧并不能阻止威胁的到来,坐以待毙也不是明智之举。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AI时代即将来临的职场危机呢?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铃木贵博在《“AI失业”时代生存生存指南》中给出了如下建议:

1.未来十年内最吸引人的岗位,应该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商务的业务开发岗位。我们可以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寻找与自己行业的融合点,瞄准时机,提前介入和布局,不打无准备之仗;

2.在岗位逐步消失的未来,工薪族要想生存下来,要注意维持与老板上司的良好关系。铃木贵博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渗透,公司在不得不裁员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初期裁员的过程中,首先会辞退那些所谓的低能者,即职场中能力相对不高的人;但如果公司要求进一步裁员时,就必须从同等能力的人中再选出需要离开的人。最终,留下来的可能都将是些上司眼前的红人,即留下来的往往都是同一关系网内的人。

3.作为职场人,应打造出强大的沟通能力,因为人工智能短期内在这一点上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人类匹敌。

4.对于现在已经40岁以上的人,今后十年的目标应定为“积累金融资本”,因为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成功概率的空间已经不大了,但是可以趁现在薪酬还较高时尽快积累起金融资本,并且越快实施越好。

请收下这份人工智能时代职场生存秘籍

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说过一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掉。”据说,在2045年即将来临的奇点之日,人工智能终将达到全世界人类头脑聚集在一起都无法匹敌的高度。以奇点之日为转折点,人类社会将无法回头,正式步入全新的阶段。

未来,我们如何才能生存下来,也许并不是危言耸听。当下,用更长远的眼光谋划职场生涯,可谓未雨绸缪。

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