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話連篇”:三個成語讓你瞭解人如何變成鬼

魂魄:人與鬼的共通點

佛教傳入中國,給中國人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那就是輪迴轉世。這輩子過完不算完,還有下輩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糾葛不斷。最通俗的,是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上輩子情之所至,這輩子改換身份,再續前緣。在佛教所謂的輪迴之中,必有些不可磨滅的印記,比如胎記、痣相、疤痕等。你看見某些人便覺得眼熟,有莫名其妙的親近感,或許就是前世的緣分了。

在佛教的輪迴觀傳入之前,中國並沒有投胎轉世一說。從人化為鬼,就是人們能想象到的,變化的終極狀態了。都說變化莫測,但總是有些端倪可以辨識。孫猴子七十二變,在與二郎神的戰鬥中使出渾身解數,卻還是露出了破綻,化為小廟的時候,尾巴藏不住了,變了個旗杆,被二郎神識破了。所以,人化為鬼,一定存在著共通的東西。

這個共通點,就是“魂魄”。

“魂魄”今天是一個詞,但其實是兩個字,各有各的意思。這種情況在古漢語裡很多見,譬如“認識”“感覺”“衣裳”之類。

《禮記·外記》說:“人之精氣曰魂,形體謂之魄。”大概就是說,內在是魂,外在的是魄。

《黃帝內經·靈樞·天年》則說“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陽神曰魂,陰神曰魄”。魂魄就都成了內在的一種屬性了,只是要分陰陽。

我引入幾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語,來說明“魂”與“魄”的關係和區別。

第一個成語:“三魂七魄”

“三魂”是哪三個?比較通用又好記的是,“天魂、地魂、人魂”。也有稱之為“靈魂、覺魂、生魂”或“元神、陽神、陰神”的,意思都差不多。

民間有“鬼吹燈”(和盜墓沒什麼關係)的傳說,人身上有三把火(或三盞燈),分別在頭頂和左右肩頭,所以夜間行路,聽見有人呼喚姓名,不要回頭,免得滅了肩頭的火,被鬼招了魂;跟人打招呼,也不要亂拍別人的肩膀。這三把火,其實就是“三魂”。

道教將其稱之為“胎光、爽靈、幽精”,有點難記。道教喜歡新瓶裝舊酒,取新名字,譬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非要叫“孟章”“監兵”“陵光”“執明”。

“七魄”,也可稱之為“七情”,另有一個成語“七情六慾”,說的就是這個,分別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緒。道書《雲笈七籤》又給了它們新名字: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稱其皆“身中之濁鬼也”。

“三魂七魄”中的“魂”,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而“魄”,則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這裡大概能猜出個一二,魂顯然比魄要更重要一點,魂為陽,魄為陰,陽主陰從。

“鬼話連篇”:三個成語讓你瞭解人如何變成鬼

《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從黑白無常手中救回許仙的魂魄

第二個成語:“魂飛魄散”

人死了,就“魂飛魄散”,這個成語非常精準地表明瞭魂魄的消散方式。

“魂”會飛,飛走了,但不會消失,只是離開人的形體了。人死了,形體死亡了,魂沒法依附了,就飛走了。活人的魂也會飛掉,比如一個正常人,因為受了巨大的刺激,忽然就變得呆若木雞,今天的醫學或心理學將其解釋為“思覺失調”,古代用了一個很形象的詞——“失魂”。失掉的魂還能召回來,謂之“招魂”,民間至今有此法,只是今天被叱為“迷信”,當代作家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中還有相關的描述。

相比之下,魄會散掉,徹底消失。

魄能散,就一定能聚,所以它始終處在一個動態變化過程中。我們形容人的精神狀態好,稱他很有“氣魄”“魄力”,其實就是說他的情緒飽滿,彰顯出了生命的力量,氣場很強大。但有時候遇上災禍,精神無法承受,一臉倒黴相,就“落魄”了。

人死後,因為某些條件,如果“魄”不散,就會成為“殭屍”,時下很多盜墓小說中都有描述,譬如屍身不腐,頭髮指甲繼續生長之類。

“鬼話連篇”:三個成語讓你瞭解人如何變成鬼

“殭屍”——魂飛魄不散

第三個成語:“陰魂不散”

許多人因為這個成語,會對“魂魄”的陰陽屬性產生誤判。其實也很好理解,人生時,魂為陽,死後,魂就轉化為陰。我們前面說了,魂只會飛,不會散。陰魂自然也不會散,只是看它是否會糾纏在某物或某地上了。

“鬼話連篇”:三個成語讓你瞭解人如何變成鬼

《新白娘子傳奇》小青將人的魂魄暫存在觀音淨瓶中

中國古代對鬼的認識——子不語怪力亂神

關於人是否能感應到鬼的問題,在於人而不在於鬼,所以鬼時有時無,所謂“疑心生暗鬼”,人在精神力量比較薄弱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就會在無意識之間與鬼產生了聯繫。因為“是否有鬼”這個命題既不能證實,又不能證偽,所以鬼在有無之間,似有似無,時有時無。

這種意識其實非常古老,《荀子·解蔽》就說“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間,疑玄之時正之。此之所以無有而有無之時也。”“無鬼論”其實也從此起,稱鬼只不過是人的感念而已。“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至也。”(《論衡·訂鬼》)

中國古代對於鬼的態度,自漢代“獨尊儒術”之後逐漸確定下來,“子不語怪力亂神”,當然,深究下來,孔子的意思並不是要宣揚“無鬼論”,而只是稱自己繼承了西周的鬼神觀而已。

在周以前的夏商兩代,對於鬼神的態度時非常親近的,《禮記·表記》:“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 ……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殷商之人信奉鬼神之說,達到了極致,以至於事事皆問卜。所以西周在滅商之後,也對這種觀念進行了糾正。

知道了這個背景,就不難理解孔子的態度了。

“鬼話連篇”:三個成語讓你瞭解人如何變成鬼

子路曾問孔子事鬼神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論語·先進》)

樊遲問智於孔子,子亦曰:“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論語·雍也》)

無法迴避的是,禮制的初始源頭是宗族祭祀和鬼神崇拜,孔子對鬼神的問題,基本上是存而不論,不否認鬼神的存在和力量,但也不試圖倚重和藉助。這個觀念應該說相當理智,既避免了流於迷信,也能夠保留禮制之根。

當今,我們都是科學唯物主義者,無鬼神論者,傳統的宗族信仰消弭,所以錢穆先生感嘆說:“科學打破了我們的迷信,但科學也已趕走了我們一些大家關切大家崇敬的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