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孝武帝說話難聽,被妃子謀害!荀子:好好說話,關乎榮辱與生死


【01】

我們在生活中總能遇到那些說話很難聽的人,當然,可能我們自己也是這種人。往往,說話難聽者還很喜歡給自己找臺階下,比如,“我說話難聽,你別在意”“我就這樣,你不會生氣吧!”“我這不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嘛!”“說一兩句怎麼了,又不會掉塊肉”“我這人,刀子嘴豆腐心,你別往心上去”。

一般來講,只要說話難聽者說了以上那些話,那麼,他們就會自動認為,自己說再難聽的話都沒關係,都值得被寬恕,如果對方不寬恕,就是對方太小肚雞腸。

其實,說話只是一種方式,說話難聽和好好說話跟一個人本性上是不是善良沒有什麼關係。說話難聽的不一定是壞人,但也不一定是好人,同樣,說話好聽的也不一定是好人把話說得好聽和把話說得難聽,只不過是一個人的選擇而已。

所以,把話說得難聽,根本就不是本性如此的問題,而是自己不想承認,自己不想選擇好好說話罷了。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要好好說話呢?因為,有沒有好好說話,關乎榮辱和生死。

晉孝武帝說話難聽,被妃子謀害!荀子:好好說話,關乎榮辱與生死

說話


【02】

荀況在《荀子》榮辱篇中就有強調:“故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我們跟人說充滿善意的話,對於對方來講,可是比給他穿含絨量高達95%的羽絨服還要暖和。我們如果出口傷人,那對於對方來講,其受傷程度可是遠高於用刀捅。

明代兒童啟蒙書《增廣賢文》也有一句類的話,如“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

一旦寒了人心,輕則傷了彼此感情,重則讓自己受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晉孝武帝說話難聽,被妃子謀害!荀子:好好說話,關乎榮辱與生死

荀子


【03】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有這樣一段記載:“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時道子昏惑,元顯專權,竟不推其罪人。”

晉孝武帝司馬曜是東晉開國之君司馬睿的孫子,他在任的時候,發生的一起重大事件就是應對秦宣昭帝苻堅的攻擊,取得淝水之戰的勝利。

他這個皇位來之不易,那個時候,政局動盪,朝中有一個權傾朝野的人,名叫桓溫。桓溫權力大到可以直接廢帝立帝。連司馬曜老爹的皇位坐得都不安穩,他老爹在死的時候就曾跟桓溫說過,自己的孩子如果能輔佐那就輔佐,如果不能,那就取而代之。

後來,還是得益於王坦之謝安等人,司馬曜才不至於被替代。

晉孝武帝說話難聽,被妃子謀害!荀子:好好說話,關乎榮辱與生死

淝水古戰場


磕磕絆絆登基,司馬曜最大的敵人就是桓溫,後來,桓溫好不容易死了,又來了個苻堅,瓦解苻堅的進攻後,司馬曜又盯上了謝氏一族,謝氏核心人物謝安謝玄被排擠後,司馬曜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親政。

可是,這廝並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黃帝,他耽於酒色,信奉佛教。有一次,他和往常一樣,和自己喜歡的張貴人一起喝酒,誰知,喝多了,就吐槽起張貴人來了。張貴人快三十了,他就對張貴人說:“就你這年齡,也該是時候把你給廢了。”

司馬曜越說越飄,張貴人實在忍不住,就趁著司馬曜和他身邊的人都喝得爛醉如泥之時,用被子,把司馬曜給捂死了,並對外宣稱,司馬曜睡死了。

司馬曜雖然親政,但是,他並不是沒有敵人,親政後,他最大的對手就是他的親弟弟司馬道子,以及司馬元顯(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專權,可是巴不得司馬曜死呢,又怎麼會去跟張貴人計較。而司馬曜的兒子又是史上有名的“白痴黃帝”,就更不會追查老爹的真正死因了。

晉孝武帝說話難聽,被妃子謀害!荀子:好好說話,關乎榮辱與生死

彗星


《晉書》在介紹司馬曜的時候,用了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描述。司馬曜死之前,曾看到過彗星,並且,他還給彗星敬了酒,感嘆,自古以來哪有活一萬歲的天子。他在位期間,太白星連年出現,各種極端氣候(黃色大霧、地震、大水、饑荒、空中雷鳴、暴風、冰雹等)也不斷。他還在他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媽就夢見神仙給他取名為“昌明”,並且,他爸根據這名字,預言國家到了司馬曜手中就會玩完。

既然有了這麼多預言,為什麼司馬曜還不改改呢?

因一句話把自己的命給弄沒了,可見,好好說話是多麼重要。


不把不好好說話歸類於自己善良,也不把不好好說話歸類於自己無心,更不把不好好說話歸類於為你好,因為,一旦傷害了對方,人家完全也可以說:“對不起,我這人聽不得不好聽的話,所以,打了你傷了你,別往心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