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孝武帝说话难听,被妃子谋害!荀子:好好说话,关乎荣辱与生死


【01】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那些说话很难听的人,当然,可能我们自己也是这种人。往往,说话难听者还很喜欢给自己找台阶下,比如,“我说话难听,你别在意”“我就这样,你不会生气吧!”“我这不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嘛!”“说一两句怎么了,又不会掉块肉”“我这人,刀子嘴豆腐心,你别往心上去”。

一般来讲,只要说话难听者说了以上那些话,那么,他们就会自动认为,自己说再难听的话都没关系,都值得被宽恕,如果对方不宽恕,就是对方太小肚鸡肠。

其实,说话只是一种方式,说话难听和好好说话跟一个人本性上是不是善良没有什么关系。说话难听的不一定是坏人,但也不一定是好人,同样,说话好听的也不一定是好人把话说得好听和把话说得难听,只不过是一个人的选择而已。

所以,把话说得难听,根本就不是本性如此的问题,而是自己不想承认,自己不想选择好好说话罢了。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要好好说话呢?因为,有没有好好说话,关乎荣辱和生死。

晋孝武帝说话难听,被妃子谋害!荀子:好好说话,关乎荣辱与生死

说话


【02】

荀况在《荀子》荣辱篇中就有强调:“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我们跟人说充满善意的话,对于对方来讲,可是比给他穿含绒量高达95%的羽绒服还要暖和。我们如果出口伤人,那对于对方来讲,其受伤程度可是远高于用刀捅。

明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也有一句类的话,如“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一旦寒了人心,轻则伤了彼此感情,重则让自己受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晋孝武帝说话难听,被妃子谋害!荀子:好好说话,关乎荣辱与生死

荀子


【03】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有这样一段记载:“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时道子昏惑,元显专权,竟不推其罪人。”

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开国之君司马睿的孙子,他在任的时候,发生的一起重大事件就是应对秦宣昭帝苻坚的攻击,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

他这个皇位来之不易,那个时候,政局动荡,朝中有一个权倾朝野的人,名叫桓温。桓温权力大到可以直接废帝立帝。连司马曜老爹的皇位坐得都不安稳,他老爹在死的时候就曾跟桓温说过,自己的孩子如果能辅佐那就辅佐,如果不能,那就取而代之。

后来,还是得益于王坦之谢安等人,司马曜才不至于被替代。

晋孝武帝说话难听,被妃子谋害!荀子:好好说话,关乎荣辱与生死

淝水古战场


磕磕绊绊登基,司马曜最大的敌人就是桓温,后来,桓温好不容易死了,又来了个苻坚,瓦解苻坚的进攻后,司马曜又盯上了谢氏一族,谢氏核心人物谢安谢玄被排挤后,司马曜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亲政。

可是,这厮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黄帝,他耽于酒色,信奉佛教。有一次,他和往常一样,和自己喜欢的张贵人一起喝酒,谁知,喝多了,就吐槽起张贵人来了。张贵人快三十了,他就对张贵人说:“就你这年龄,也该是时候把你给废了。”

司马曜越说越飘,张贵人实在忍不住,就趁着司马曜和他身边的人都喝得烂醉如泥之时,用被子,把司马曜给捂死了,并对外宣称,司马曜睡死了。

司马曜虽然亲政,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敌人,亲政后,他最大的对手就是他的亲弟弟司马道子,以及司马元显(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专权,可是巴不得司马曜死呢,又怎么会去跟张贵人计较。而司马曜的儿子又是史上有名的“白痴黄帝”,就更不会追查老爹的真正死因了。

晋孝武帝说话难听,被妃子谋害!荀子:好好说话,关乎荣辱与生死

彗星


《晋书》在介绍司马曜的时候,用了很多具有传奇色彩的描述。司马曜死之前,曾看到过彗星,并且,他还给彗星敬了酒,感叹,自古以来哪有活一万岁的天子。他在位期间,太白星连年出现,各种极端气候(黄色大雾、地震、大水、饥荒、空中雷鸣、暴风、冰雹等)也不断。他还在他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妈就梦见神仙给他取名为“昌明”,并且,他爸根据这名字,预言国家到了司马曜手中就会玩完。

既然有了这么多预言,为什么司马曜还不改改呢?

因一句话把自己的命给弄没了,可见,好好说话是多么重要。


不把不好好说话归类于自己善良,也不把不好好说话归类于自己无心,更不把不好好说话归类于为你好,因为,一旦伤害了对方,人家完全也可以说:“对不起,我这人听不得不好听的话,所以,打了你伤了你,别往心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