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面對痛苦的人生,你應該如何破解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020年發生太多令人揪心的事情。

新冠病毒全球蔓延,截止到12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7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0萬;

美國爆發40年來最致命流感,1900萬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1萬;

澳洲山花蔓延數月,數億動物死亡;

我的偶像,籃球巨星科比飛機失事,不幸喪生;

鮑某某性侵14歲養女,無恥!

......

太多不好的事情,交織在一起,我的內心始終無法平靜,悲觀情緒蔓延。我重新翻開多年的藏書《正見:佛陀的證悟》(以下簡稱《正見》)。它猶如一盞明燈指引我找到出路,破除我心中的執念,平復心情。

《正見》:面對痛苦的人生,你應該如何破解


本書《正見》的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是一位上師(佛學導師),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他從自己專長出發,導演過2部佛教電影,多次獲國際大獎。他拍攝電影的目的在於弘揚佛法,教化有緣之人,就像本書的一樣。

本書從什麼是佛教徒切入,介紹佛法的核心見地:四法印,其目的在於幫助我們破除自我的執念,擺脫人生痛苦的根源。

要成為一個佛教徒必要條件就是接受四法印: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一切事務皆無自性(諸法無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下面我將從這四個方面給大家一一解讀。

這本書不是花時間就可以學會的書,它需要我們去領悟,還需要一定的閱歷。書中所說的“涅槃”是一種境界,無法用語言準確描述。我只能盡我所能來表達。大家如果還是無法理解,請看原著。

法印一: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它是客觀規律。它有兩個關鍵點:

1、“和合”是指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一個東西獨立存在的。例如:桌子是由木頭和釘子組成的,釘子是由鐵鍛造的;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的。

2、“皆無常”是指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變化中的,沒有事物是永恆的。例如:你無法2次跨過同一條河;愛情也在變化當中,結婚後,愛情就會慢慢變成親情,也有可能直接分手。只要存在時間,事物都是變化的。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親人長命百歲,也明白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但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卻很難接受現實。這就是對事物恆常的一直執著。當我們真正承認“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的時候,我們就能接受發生的任何事情,也不會患得患失。

當我們意識到事物總在變化當中,意識到生命的不確定性,我們就不會恐懼,不會偏執的追求永恆。因此,我們就能夠接受接受最好的結果,也能接受最差的狀況,也會更加有勇氣投入當下的工作,享受當下的生活。

《正見》:面對痛苦的人生,你應該如何破解

法印二:一切情緒皆苦

佛教的創立者悉達多(也稱佛陀)當初放棄了迦毗羅衛國太子身份,走上證悟之路;其目的要幫助人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他以吉祥草為草墊,坐於菩提樹下,探索人類痛苦的根源。經過多年的沉思和苦修,悉達多了悟:人們痛苦的根源在於對“自我”的執著。

一切情緒皆苦,情緒是伴隨著“我”而生的。因為有我的存在,才會有情緒的存在。

快樂是另一種苦。

什麼是快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飢餓的人吃一頓飽飯是一種快樂;對於在創業中的人來說,成功是一種快樂。人生在不同階段,“自我”總會產生不同的慾望在牽引你,不自由的你何以快樂?

所有人都想一輩子快樂的生活,但我們都清楚,快樂也是無法恆常的,有快樂就會有痛苦,它們會交替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在書中開篇就指明:人生苦難重重。我們必須學會去面對它。

自我與情緒

我們創造出“自我”,然後貼上標籤,例如要有錢、有地位,有聲望,要成功等等。當我們執著於謬誤的“自我”,各種各樣的情緒將隨之而來。為了標籤,我們拼命的維護“自我”。為了維護地位,努力偽裝自己,活在面具裡面;為了聲望,不惜犧牲家庭和孩子。

佛學和心理學對於情緒的處理

悉達多(佛陀)認為要想解決情緒痛苦的問題,就是放下“自我”,進入“無我”之境。在沒辦法做到無我境界之前,可以培養對情緒的覺察,當情緒升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它。我們現在常說的“”內觀“或”“正念”就是起源於此。

心理學是在“自我”為前提下的心理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強調本我、自我、超我;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個體的自由和自我接納;阿爾伯特.埃利斯的ABC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等等,都是通過個體的認知(理性)來調節人們自身的情緒。

在當代,心理的應用會更廣泛,對於我們來說的可操作性更強;但佛陀對於人類情緒問題解決方案更加徹底,但執行難度大。

《正見》:面對痛苦的人生,你應該如何破解

一切情緒皆苦

法印三:一切是空

悉達多了悟:我們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純粹就是空性,而我們不過將某種“真實性”附加或標識於其上而已。

書中認為我們所接觸到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即空性。

為什麼我們感受到的東西是真的?那是因為我們對於“真實”的定義是來自不完整的分析,產生了謬誤。

我們眼中看到的東西,其實一直都在變化當中。盛開的花朵,我們覺得它真實的存在,感嘆它的美麗,其實它已慢慢開始走向枯萎。年輕貌美的女子也是在一天一天的老去,就像火花一樣綻放之後慢慢熄滅。

當然,悉達多也並不否定我們現實看到的東西,但他認為那只是“暫時是”。這是一種“有條件的真實”只是一種我們定義的“標籤”。

悉達多不是虛無主義者。他並不認為標籤是沒有用的,他只是提醒我們用另外一種眼光看待世界,不執著於我們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

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兩位禪宗和尚渡河,因河流湍急,一年輕女子需要他們幫忙揹她過河。年輕和尚因男女授受不親的戒律而不敢背。年長的和尚毫不猶豫的背年輕女子過河,並把女子放下後就走了。年輕和尚幾個時辰後,忍不住問:我們不是和尚嗎,如何能背女施主過河?年長的和尚答:我早已把她放下,你怎麼還揹著她呢?

《正見》:面對痛苦的人生,你應該如何破解

風動還是心動?

法印四: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是寂靜,它超越所有的二元概念。

它是一條直接的道路,通達痛苦的解脫、妄念和迷惑的解脫。因此涅槃即非快樂也非不快樂--他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

涅槃不是天堂。大家都認為天堂就是單純的快樂,無憂無慮,做所有的事情都沒有困難。但是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的快樂源泉,如驚奇、成就、美味都將不復存在。悉達多追尋的並不是安身之所,而是從無明的困惑中解脫出來。

涅槃不是快樂。書中認為涅槃是一個喜樂境界,沒有迷惑,沒有無明,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

進入涅槃後,人就會從夢中清醒過來,看清楚世間一切。就如同專業人士看電影,他們能知道電影這個鏡頭是怎麼拍攝的,機位是怎麼放的等等,當然他也可以像普通大眾一樣,享受電影情節帶來的樂趣。

涅槃不是自由。書中指出:心理學中的“自由”聽起來是比較接近涅槃,但自由本質還是從“自我”出發,代表個人的一種權利。而涅槃是一種“無我”境界,兩者不在一個層面上。

涅槃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因此,任何具有時空概念的表述都無法總結它。沒有概念就沒有標籤,沒有標籤就沒有牽絆,涅槃是一種“大自在”。

結語

《正見》講述的佛教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其自身邏輯。只有認識諸行無常,我們才不會對“自我”攀緣執著;“自我”也是多個標籤和合而成,並處於變化之中,並不真實存在,是虛幻的。當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從“自我”中解脫,從虛幻中清醒過來,不在受情緒之苦。同時,我們會升起大無畏的精神,去面對我們人生所有的結果,不管好或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