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導語

在吳國的歷史中,有一場嚴重的政治暴動,幾乎所有的一線官員還有孫權的兒女,都牽扯進來。有句老話說得非常好:“虎毒不食子”,但陷入政治、感情旋渦的孫權,在這場因為

“奪儲”而引發的政治地震中,心腸之狠、手段之毒,讓人歎為觀止。

東吳大地震

要說東吳最著名的女人,至少有四個:大喬、小喬、孫尚香、全公主。全公主就是孫魯班,在孫權這場家庭悲劇中,孫魯班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不誇裝的說,沒有孫魯班,這場奪儲之爭不至於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東吳的儲君,在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爭議。因為孫登是長子,在公元221年,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后,孫權就確定了孫登為東吳的繼承人。孫權對孫登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為了將孫登培養成可用之才,孫權不惜血本。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孫權不但讓張昭做孫登的師傅,同時命鎮守荊州的陸遜總領太子宮事,並讓江東的四位頂級人物諸葛恪(諸葛瑾子)、張休(張昭子)、顧譚(顧雍子)、陳表(陳武子)來輔助孫登,號稱太子四友。另外還有謝景、範慎、刁玄、羊衜等人,拋開三國,單說東吳,這個陣容是非常豪華的。

但讓孫權沒有想到的是,孫登在公元241年五月病逝了,時年三十三歲。孫登的早逝,打亂了孫權對國家安排運轉的部署,孫權必須重新在剩下五個兒子們中間選擇一個繼承人,因為孫登本人就不是嫡子,所以孫家皇子只能按年幼順序排。次子孫慮早在孫登死前九年就掛了,諸王子中老三孫和年齡最長,孫權很自然地就立孫和為皇太子。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孫權立孫和,除了孫和年齡佔優勢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孫和的生母王夫人很受孫權的寵愛。孫權有兩個王夫人,大王夫人生下三子孫和、四子孫霸。小王夫人生下六子孫休。但孫權在諸多嬪妃中,最喜歡的是步夫人,就是全公主和朱公主的生母。雖然孫權一直沒有正式冊封步夫人為皇后,但步夫人卻是當時公認的準皇后。

公元238年,步夫人卒,王夫人(即大王夫人,下同)終於熬出頭來,成為了宮中的一號人物。孫權一直比較寵愛王夫人,再加上孫和已經被立為太子的緣故,孫權就準備冊封她做皇后。看到王夫人即將一步登天,王夫人名義上的女兒孫魯班心急如焚,孫魯班和王夫人向來不和,積怨甚深。不過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兩人是因為什麼積怨的。

從政治上來說,孫和就是王氏的根基,只要打倒了孫和,那麼王氏就不足為慮,輕輕一推就能倒下。但孫和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不是孫魯班說扳倒就能扳倒的。還有一點就是孫魯班要扳倒孫和,就要利用孫權對孫和的容忍底線。就是讓孫和不把孫權放在眼裡。

孫魯班很聰明地利用這個心理特點,在孫權面前拼命抹黑弟弟。有一次孫權讓孫和去朱雀橋邊的長沙桓王廟拜祭,長沙桓王廟是孫權稱帝后,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故有此名。可不知道當時的揚武將軍張休少了哪根筋,突然邀請皇太子來他家喝茶聊天,孫和也沒多想,就竄到張休家喝茶去了。

孫魯班得到這個消息後,就對孫權說:“太子不在(桓王)廟中,專就妃家(張休宅)計議。”潛臺詞就是孫和揹著孫權,暗中和張休等人勾結。同時,孫魯班又趁機抹黑王夫人,孫魯班告訴孫權,某次孫權生病,王夫人臉上春風無限,喜上眉梢。孫魯班的潛意識非常明顯,就是王夫人巴不得孫權早死,好讓兒子孫和早點登基做皇帝。晚年的孫權十分寵愛孫魯班,孫魯班說太陽是黑的,孫權都不說太陽是白的。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孫權得知王氏對自己如此不敬,立刻派人去責罵王夫人。從史料“(王)夫人以憂死”看,孫權對王夫人應該是沒有講半點夫妻情分,王夫人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孫權罵死了。王夫人的死對孫和的政治道路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孫權恨屋及烏,對孫和也已經沒有多少好感。

在子女教育的問題上,孫權做得就不如曹操和劉備了,曹操對待子女,家教很好。而劉備雖然是草根出身,但在臨終前,也教育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有孫權的子女教育原則性不強,出於對子女的慈愛,孫權在不知不覺中走上了袁紹和劉表的老路:嫌長愛幼。當然孫權沒有做得那麼直白,最開始也沒嫌棄孫和,只不過孫權對孫霸的態度,卻在無形中助長了孫霸的奪儲野心。

按照封建禮制講,太子是預備皇帝,他的禮儀級別僅次於皇帝。但孫權並沒有這麼做,他將孫霸的政治級別提高到與孫和同一個檔次,史書記載“太子(孫和)與魯王同宮,禮秩如一”。孫權這麼一搞,這就讓孫霸覺得自家老爹是在給自己機會。“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這是古代政治最基本的原則,孫權的過分偏愛孫霸,導致孫霸取代孫和做太子的野心暴漲。

也因為這層原因,東吳的官場分裂成太子系和魯王系兩派,天天不搞正事,只知道互相拍板磚。這場爭儲大戰在東吳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幾乎所有的一線官員都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紛爭中,包括東吳的鎮國之寶陸遜。陸遜對國內分裂的情況非常擔憂,就給孫權上了一道奏疏。說孫和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希望孫權從國家千秋大業著想,降低孫霸的政治待遇,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兩敗俱傷。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看到陸遜在外面對自己指手畫腳,孫權顯得相當不滿。孫權認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聽不進去任何反對的聲音,就連陸遜也不行。除了陸遜之外,顧譚也公開請求孫權將孫霸外放,“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安太子而便魯王也”。顧譚說話還算是客氣的,至少沒明說要驅逐孫霸,而太子太傅吾粲就不一樣了,直接上表請求孫權將孫霸驅逐出朝廷,遠放夏口。

吾粲的本意是想保全孫霸,至少不想讓兩兄弟同歸於盡。但吾粲的做法太過激進,而且吾粲是公認的太子黨,所以孫霸認為吾粲這是再向他宣戰。孫霸和楊竺開始瘋狂報復,不知道孫霸對孫權說了什麼,孫權大怒,立刻將吾粲下獄,不久吾粲被殺於獄中。

最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是,吾粲的罪名居然是“數與(陸)遜交書”,就是說吾粲犯的是“與陸遜勾結罪”。孫權這麼一搞,將置身於事外的陸遜強行扯了進來,陸遜作為東吳最有分量的大臣,對孫權的威望會構成相當的負面影響,至少大多數人認為孫權之所以能當皇帝,是因為有陸遜輔佐他,而這恰是自負的孫權所不能容忍的。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孫權三番兩次地派太監去武昌“責問”陸遜,在這場莫名其妙的政治戰爭中,陸遜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陸遜是個剛烈性子,被孫權派來的太監惡狠狠的羞辱,一時受罵不過,“憤恚而卒”,時年六十三歲,這一年是吳赤烏八年(公元245年)。陸遜的倒臺,對孫和幾乎是災難性的事件。陸遜是公認的親太子派,有陸遜在,孫和還能躲在大樹下乘涼。

孫權對孫和的不滿也不是一兩天了,未必沒有考慮過換太子的事情。孫權踢掉孫和並不意外,但意外的是接替孫和的人選,並不是孫霸,而是孫權最小的兒子孫亮。孫亮之所以迅速上位,有兩個原因,一是他的生母潘夫人得到了孫權的寵愛,二是孫魯班和潘夫人結成政治聯盟。孫魯班仗著自己在孫權面前受寵,經常替孫亮說好話。因為孫魯班覺得孫霸有些靠不住,萬一孫霸上臺,想起當初害死他母親王夫人的舊仇,孫魯班就涼涼了。最主要的是孫亮年幼,一旦孫亮上臺,孫魯班的勢力就有可能控制最高權力。

吳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的秋天,孫權終於對他的兒子們舉起了屠刀,史稱“吳主遂幽太子和”,孫權雖然暫時沒有廢掉孫和,但在政治上已經判了孫和死刑。驃騎將軍朱據勸孫權不要輕易動太子,從派系上來講,朱據是朱公主孫魯育的丈夫,與孫和私交甚好。

朱據的政治經驗不太豐富,在被孫權拒絕的情況下,朱據與尚書僕射屈晃帶著一班手下“泥頭自縛”,就是把自己綁上,用泥巴糊住頭髮,跪在宮外,請求孫權放孫和一馬。被朱據這麼一攪和,太子系紛紛上書勸孫權給孫和留條活路,其中表現最為激進的是無難督陳正和五營督陳象。

孫權早就打算對太子黨一網打盡了,先是下詔處死陳正和陳象,最讓人髮指的是,孫權居然對二陳滅族。至於率先挑起戰爭的朱據和屈晃,,每人賞了一百殺威棒,趕出了朝廷。其餘的太子系人馬,殺的殺,貶的貶。剪掉了孫和的政治羽翼,孫權就開始對孫和下手了,“廢太子和為庶人”,貶居故鄣,正式宣告了孫和的政治死刑。

三國裡最慘的一家,因為立儲問題,孫權親手開啟了吳國的政治危機

孫和只是被孫權廢掉了政治生涯,但孫霸卻被賜自盡。在孫亮的兩大政治障礙處理掉後,吳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十月,孫權正式冊立年僅八歲的幼子孫亮為皇太子。

結語

這場孫權的家庭悲劇,是東吳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這直接影響到了東吳政權的穩定。孫權死後,年僅十歲的孫亮當上了東吳皇帝。但孫權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卻沒有人能夠力挽狂瀾,只能眼睜睜看著東吳帝國這艘鉅艦,一點點地往下沉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