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50、60年代的老電影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唐山的農村,姥爺家度過的。在那個年代(50、60年代),農村幾乎沒有什麼娛樂,能看一場電影 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簡直跟過年一樣的高興。

難忘50、60年代的老電影


記得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姥爺告訴我說,晚上村裡要演電影《雞毛信》。

我真是又驚又喜,之前只是看過小人書,心裡就不住的想:電影是啥樣子呢?

下午就開始催著姥姥快點做飯,吃了好去佔位置。太陽還沒落山,我就草草吃完飯,急忙跑到學校的操場上。

看見大人們正在往兩個高高的木杆上,掛一幅大白幕布,又安上了高音喇叭。

不一會兒周圍也擠滿了來看電影的人,有小板凳的坐在前面,沒座的和來晚的,都站在後邊或外圍。

因為人來得太多,連樹上都坐滿了。

天終於慢慢的黑下來,一束強光照到大幕布上,剛才安靜的人群一下子熱鬧起來,有人把手舉起來,有人搖帽子,還有小孩站起來,想讓自己的影子映到屏幕上。

放映員對著話筒“喂喂”幾聲後,大喇叭裡響起一串激烈的音樂,電影終於開始了。

大幕布上出現了,陌生的人在走動、在說話,聽著羊,咩咩咩地叫著,看著海娃把雞毛信,繫到了羊尾巴下,讓我驚歎不已。

難忘50、60年代的老電影


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根據地龍門村民兵隊長,讓他兒子海娃,給八路軍送一封,有關攻打日軍炮樓的雞毛信,海娃裝扮成放羊娃,攜了信上路。

途中遇到了敵人,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綿羊的尾巴下面。晚上趁敵人熟睡取信逃跑……

海娃再落敵人之手。這回,聰明勇敢的他,將敵人引上了歧途……八路軍趕到了。

我一下子被迷住了。感覺太神奇了。趁著人不注意時,悄悄地跑到大幕布的後面,想看看那些人,是怎麼鑽進去的,結果就是一快平布,啥也沒有。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越來越喜歡看電影。如果遇到好電影,看一遍是不過癮的。

所謂好電影,主要是戰鬥故事片,諸如《南征北戰》、《地道戰》、《小兵張嘎》、《甲午風雲》、《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英雄兒女》等。

難忘50、60年代的老電影


只要聽說鄰村有演的,必定三五成群地結伴去看。

還記得我上五年級時冬季的一天,聽說當晚有個村子演好看的電影,我們不少同學躍躍欲試。因為路程較遠,下午放學後,便直接去看電影了。

問題出現在演第二部電影上,因為片子是幾個放映點輪流著演的。左登右等,凍得我手腳冰涼,身直髮抖,才終於等到。電影結束時已經十一點多了,往回走時,又冷又累,兩腿像灌了鉛。真是哭的心事都有。

那時候看電影還有“三怕”:一怕停電,有時演到一半突然停電,只好耐下心來等著。大人們聚在一起說笑,小孩兒們四處追打著玩兒……一旦突然來電時,人們一片歡呼,趕緊回到原地座好。但多數時候是來不了電的,只能遺憾地回家。

二是怕放映機出毛病,那時侯一個公社有十幾個村子,電影隊是天天晚上輪流放映的。或許是使用率過高了,放映機常出毛病。比如有一次是膠片卡住了,放映員忙活了半天也沒修好,人們只能是高興而來,敗興而歸。

三是怕下大雨。尤其是突如其來的大暴雨,一下子就讓看電影的人們炸了鍋。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回家時,已被淋成了落湯雞,電影沒看完不算,還會挨大人的批評。

難忘50、60年代的老電影


如今住在城市的人,都是到電影院看電影了。有舒適的座椅,有空調,可隨時享受新的電影。並且家裡也有電腦,很方便看各種電影。而我依然有一個濃濃的老電影情結,因為它真實,來源於生活。不但故事性強、很有藝術性,而且給人正能量。

最近因為預防“新冠肺炎”,長時間宅在家裡,便找了一些老電影來看,發現那些老電影,仍然讓我能夠找到當時的一些感覺。

事實上,很多走心的老電影,成本並不高,卻可以讓我們百看不厭。

非常敬仰和感謝那些老藝術家們,創造了很多經典的銀幕形象。給我們帶了無比的快樂,也淨化了我們的心靈。

永遠難忘那個時代的老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