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50、60年代的老电影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唐山的农村,姥爷家度过的。在那个年代(50、60年代),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能看一场电影 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简直跟过年一样的高兴。

难忘50、60年代的老电影


记得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姥爷告诉我说,晚上村里要演电影《鸡毛信》。

我真是又惊又喜,之前只是看过小人书,心里就不住的想:电影是啥样子呢?

下午就开始催着姥姥快点做饭,吃了好去占位置。太阳还没落山,我就草草吃完饭,急忙跑到学校的操场上。

看见大人们正在往两个高高的木杆上,挂一幅大白幕布,又安上了高音喇叭。

不一会儿周围也挤满了来看电影的人,有小板凳的坐在前面,没座的和来晚的,都站在后边或外围。

因为人来得太多,连树上都坐满了。

天终于慢慢的黑下来,一束强光照到大幕布上,刚才安静的人群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把手举起来,有人摇帽子,还有小孩站起来,想让自己的影子映到屏幕上。

放映员对着话筒“喂喂”几声后,大喇叭里响起一串激烈的音乐,电影终于开始了。

大幕布上出现了,陌生的人在走动、在说话,听着羊,咩咩咩地叫着,看着海娃把鸡毛信,系到了羊尾巴下,让我惊叹不已。

难忘50、60年代的老电影


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民兵队长,让他儿子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携了信上路。

途中遇到了敌人,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下面。晚上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

海娃再落敌人之手。这回,聪明勇敢的他,将敌人引上了歧途……八路军赶到了。

我一下子被迷住了。感觉太神奇了。趁着人不注意时,悄悄地跑到大幕布的后面,想看看那些人,是怎么钻进去的,结果就是一快平布,啥也没有。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喜欢看电影。如果遇到好电影,看一遍是不过瘾的。

所谓好电影,主要是战斗故事片,诸如《南征北战》、《地道战》、《小兵张嘎》、《甲午风云》、《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

难忘50、60年代的老电影


只要听说邻村有演的,必定三五成群地结伴去看。

还记得我上五年级时冬季的一天,听说当晚有个村子演好看的电影,我们不少同学跃跃欲试。因为路程较远,下午放学后,便直接去看电影了。

问题出现在演第二部电影上,因为片子是几个放映点轮流着演的。左登右等,冻得我手脚冰凉,身直发抖,才终于等到。电影结束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往回走时,又冷又累,两腿像灌了铅。真是哭的心事都有。

那时候看电影还有“三怕”:一怕停电,有时演到一半突然停电,只好耐下心来等着。大人们聚在一起说笑,小孩儿们四处追打着玩儿……一旦突然来电时,人们一片欢呼,赶紧回到原地座好。但多数时候是来不了电的,只能遗憾地回家。

二是怕放映机出毛病,那时侯一个公社有十几个村子,电影队是天天晚上轮流放映的。或许是使用率过高了,放映机常出毛病。比如有一次是胶片卡住了,放映员忙活了半天也没修好,人们只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三是怕下大雨。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一下子就让看电影的人们炸了锅。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回家时,已被淋成了落汤鸡,电影没看完不算,还会挨大人的批评。

难忘50、60年代的老电影


如今住在城市的人,都是到电影院看电影了。有舒适的座椅,有空调,可随时享受新的电影。并且家里也有电脑,很方便看各种电影。而我依然有一个浓浓的老电影情结,因为它真实,来源于生活。不但故事性强、很有艺术性,而且给人正能量。

最近因为预防“新冠肺炎”,长时间宅在家里,便找了一些老电影来看,发现那些老电影,仍然让我能够找到当时的一些感觉。

事实上,很多走心的老电影,成本并不高,却可以让我们百看不厌。

非常敬仰和感谢那些老艺术家们,创造了很多经典的银幕形象。给我们带了无比的快乐,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永远难忘那个时代的老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