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你供我上大學了"?有遠見的家長,從來不會對孩子“軟暴力”

提到教育,是每個家長都很頭疼的話題,家長群裡經常會有家長吐槽:“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難教育”?接下來就會有其他家長紛紛吐苦水,討論最多的話題無外乎兩個大方向:學習和安全。

從經常曝出的一些新聞不難看出,現在的確實“問題兒童”比較多,比如說有孩子因為考試沒有考好、選擇自殺、離家出走、與父母頂嘴等等,還有大家比較關注的校園暴力。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前幾天同事吐槽說因為正在上3年紀的女兒期中考試數學考了80分,她回家後就是嘮叨了幾句,然後生氣的罰孩子抄寫古詩,大約過了半小時左右,老公問孩子怎麼還不睡覺,結果書房沒人,夫妻倆很是著急,最後孩子竟然自己偷偷躲到了小區地下停車場,後來被保安發現了。

同事說氣得她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沒打沒罵還要怎麼辦?通過聊天我們得知,平時在家都是同事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和學習,從來不讓孩子操心學習以外的事情,衣服是前一天給準備好,喝水也是給端到跟前,家務從來不讓孩子插手,即便是孩子主動想做,同事也是不讓,說:“你什麼都不用幹,學習學好就行了”。時間長了孩子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吃過飯直接起身,地上髒了也不打掃,甚至連襪子內褲也不洗,因為同事從一開始就說孩子不用做任何家務。

還有鄰居的孩子,因為高考前一天腳扭傷了導致高考受到很大的影響,打電話給他姐姐說不想活了,嚇得她姐姐一晚上不停的打電話給他,還有他同學,生怕弟弟做傻事,好在最後開導想開了也回家了,其實這個鄰居家裡條件一般,但是在孩子身上花錢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有求必應,生活費給的是綽綽有餘,但是孩子大四的時候因為工作不好找,竟然跟母親頂嘴,反問到:“當初誰讓你供我上大學了?趕緊幫我找熟人問問工作!”真的不能理解這句話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說出來的。

為什麼家長覺得給了孩子最好的,孩子還要這樣不知感恩呢?其實仔細想想“罪魁禍首”就是我們父母,我們以為給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求必應”的生活就好了,寒噓問暖不厭其煩,這些其實就是典型的“軟暴力”,但卻忽視了孩子最欠缺的精神層面的需求,所以聰明有遠見的父母應該這樣做才對:

第一、學會放手,不要事必躬親,當孩子主動做家務的時候父母不要拒絕,讓孩子體驗做家務的樂趣,明白父母的辛苦,懂得生活的來之不易,做一個湖感恩的孩子。

第二、多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山區學校參觀體驗,讓孩子明白學習這件事的重要性。

第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只是圍繞語數外,以免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第四、學會和孩子平等溝通,尊重孩子的思想,讓孩子願意把父母當作朋友,可以向父母吐露心事。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好其實都是“軟暴力”,結果常常適得其反。希望我們可以都可以成為輕鬆的父母,也讓孩子迴歸他們的世界。

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歡迎留言,我們一起進步,做合格的父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