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問題多多的高校自主招生,教育部正式官宣取消

1月15日,教育部在官網發佈了一份事關高考報考、高校招生的重磅文件。

文件要點總結起來就是三項

一是“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實際上這也就是宣佈高校自主招生被取消;

二是2020年起,教育部將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也就是推出自主招生2.0版的“強基計劃”;

三是公佈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共36所大學入選。

高校自主招生被質疑問題多多

2003年,首批22所入選國家“211工程”的重點高校啟動招生改革試點,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額進行自主招生。

但很快,試點院校範圍就不斷擴大,到2018年3月已有90所高校擁有自主招生權。

根據規則,考生通過高校舉行的自主招生考試(考核)後,可以得到相應的高考降分政策,少則十幾、二十分,多則能直接降到一本線錄取。

比如2015年湖北高考中,理科一本線是510分,北大、清華在湖北的理科投檔線分別是683分、679分,但華師一附中有25人享受一本線被清華北大錄取,武漢二中也有13人享一本線錄取。

有數據顯示,自主招生在教育資源分配上極端不公平。自主招生生源主要集中在城市,佔比為87.6%;且96.2%的自主生持的是非農戶口。

而統考錄取考生的非農業和農業戶口比例為4:1。

被質疑問題多多的高校自主招生,教育部正式官宣取消

自主招生存在腐敗漏洞

量多問題自然也就氾濫了。因為自主招生高校的數量增多,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計劃比例又增多,導致問題迭出。

首當其衝就是公平問題,因為自主招生考試由各高校自行開展,能不能減分、減多少分,這個自由裁量權都在高校招生領導手中。

原人大招就處長利用自主招生權力大肆收受賄賂,就曾引起轟動。

2015年8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公開透明,讓自主招生走得更穩更遠》,直指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缺乏有效監督;

2017年5月該報刊文《向異化的自主招生亮劍》,注意到,再次點明批評高校自主招生存在問題。

中青報社會調查中心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超60%的受訪者認為自主招生“不公開透明,留下腐敗空間”,超50%的受訪者認為其“已經異化成‘看錢看權’招生”,僅有14.1%的受訪者認同“自主招生是對高考制度的一種有益補充”。

所以,改革自主招生勢在必行。

被質疑問題多多的高校自主招生,教育部正式官宣取消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入選強基計劃試點的高校共36所,幾乎清一色的一流大學(原985工程高校)。

從高校所在地來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以及上海等沿海城市。具體名單如下:

北大、人大、清華、北航、北理、農大、北師大、中央民族、南開、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吉林大學、哈工大、復旦、同濟、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南大、東南、浙大、中科大、廈大、山東大學、中國海洋、武大、華中科大、中南、中山、華南理工、川大、重大、電子科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蘭大、國防科大。

根據文件要求,強基計劃除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可以破格錄取外;

其餘考生的綜合成績由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