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失敗,而西征一次卻成功了?

東晉是一個門閥士族都非常強勢的朝代,琅邪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和陳郡謝氏輪流坐莊,作為一個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建立的國家,並且隨時可以遭受南下胡人政權滅國之戰的威脅,內部也會有諸如王敦、蘇竣以及桓玄等人的叛亂,這個國家偏安江南長達百年之久,也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蹟。一提起東晉,會和苟且偷安和好談清流結合在一起,所以,也有很多士大夫不安於現狀,而舉行了很多次北伐或西征,而桓溫北伐和西征卻是一件比較有影響力的一次事件而載入史冊,他的成功和失敗說明了當時東晉小朝廷的政治戰略以及當地人的一種政治態度。

1. 桓溫其人

桓溫,譙國龍亢人,東晉門閥勢力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有權力問鼎皇位的權臣。曾有一句名言“大丈夫若不流芳百世,自然要遺臭萬年”而反映了他的人生價值觀。他乾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廢黜了海西公司馬奕,憑空編造了一個非常令人搞笑的理由;在簡文帝司馬昱在位時,因忌憚他的威名而在臨死之時的遺詔寫到“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意思是要將皇位傳給桓溫,這也使他實現了自己的“大丈夫若不流芳百世,自然要遺臭萬年”的理想。其實,作為個人來看,桓溫的品格能與之前的王莽相媲美。這是因為桓溫的父親桓彝被叛軍部下江播殺害,此後三年裡,桓溫臥薪嚐膽,終於在江播之子江彪為自己的父親守喪期間,拿刀偷偷潛入江彪府邸將其手刃,並殺死了江播另外兩個兒子,可以說是為父報了仇。而且他的這一行動也踐行了父親為仇人所殺,兒子自然要為父報仇的一種孝道,因此桓溫殺三人雖犯了法,卻受到時人的讚許,他的豪俠義舉也為他贏得了不少好名聲。因此,可以認為,青年的桓溫胸有大志,不拘小節,城府極深,為他後來的建功立業奠定了基礎。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失敗,而西征一次卻成功了?

桓溫,譙國龍亢人,東晉門閥勢力的代表人物

2.桓溫西征和北伐

桓溫於永和二年(346年)擔任荊州刺史、安西將軍並領戶南蠻校尉,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西征的對象是盤踞在四川的成漢政權,最終攻取成都,將立國40餘年之間的成漢滅亡,從而將天府之地四川重新納入東晉版圖;此戰使他聲名鵲起,被晉穆帝策封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要職。隨後桓溫又在永和十年(354年)和永和十二年(356年)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的北伐,但第一次因大軍滯留灞上而反遭前秦軍所包圍,失地得而復失;第二次面對羌族首領姚襄的反叛,二次北伐旨在收復洛陽,說服朝廷北上遷都。在擊敗了姚襄的軍隊後進入古都洛陽,祭祀西晉皇室宗廟,然後駐留少許軍力掩護洛陽以及四周的防禦,自己則帶領淪陷區的三千多戶平民南歸,第二次北伐取得的勝利沒有維持多久,洛陽等城市又被北方鮮卑族建立的新興強國前燕政權所佔領,前燕壯大,其戰爭範圍延伸到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區域,嚴重威脅東晉中上游地區的防禦部署。於是桓溫在太和四年(369年)上書奏請朝廷北伐,北伐一路勢如破竹,進駐枋頭,卻和第一次北伐面臨相同的局面,前燕軍斷絕了桓溫北上援助的糧道,當前秦軍準備援助前燕軍隊反擊東晉時,北伐軍撤退,在撤退途中又中了前燕慕容德的夾擊,可謂死傷慘重。第三次北伐沒有達到佔領河北,削弱前燕國的目標。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失敗,而西征一次卻成功了?

北伐路線

桓溫北伐三次為何都失敗,而西征一次卻成功了?

3. 西征成功和北伐失敗的原因分析

縱觀桓溫西征和三次北伐,一個使他流芳百世,另一個使他遺臭萬年。西征的成功,使東晉擁有天府之國四川,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送至國防最為重要的淮河長江以及荊州地區,使那裡的糧食可以作為北伐的後勤供應基地。北伐的失敗,不僅勞民傷財,使胡人看清了東晉軍隊外強中乾的現實,也是部分江左人士對收復失地喪失了信心,此後40餘年內,東晉沒有再組織過大規模北伐,直到劉裕的出現。

西征和北伐,從當時發生的時代背景來看,都是極為相似的。西征四川,是因為成漢國主李勢昏庸殘暴,人心盡失。第一次北伐是因為後趙政權被冉魏所滅,但又敗於前燕,氐族前秦於關中建立政權,前秦將領梁安發動叛亂,北方大亂。第二次和三次北伐面臨的局勢都是外敵入侵,先是投降東晉的姚襄據洛陽造反,後來前燕軍隊不斷入侵,可以說,東晉朝廷是以伐無道的方式佔領了道德制高點,但為何西征成功了,北伐卻失敗了。

第一,從客觀因素來看,四川的成漢政權勢力較為弱小,四周沒有相互掣肘的強敵,而地理位置由於是四川盆地,打起仗來難守難攻,在加上緊鄰荊州,東晉軍隊可以說朝發夕至,所以桓溫正是由於身兼荊州刺史、都督荊雍諸州諸軍事的身份來指揮這樣戰爭的;而且四川是當時重要的糧食產地,由處在東晉長江防線的最上游,所以受到重視。而北伐的主要對象是五胡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民風彪悍,軍事實力也很強大,並且北方政權相互連成一片,像關中、河南和河北都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易守難攻,即便佔領河南河北這樣的無險可守的開闊地,兵馬和糧草也要源源不斷的供給以備防守之用,而且隨時會受到其他政權的打擊,成本高,收益小,所以東晉朝廷對北伐不怎麼重視,這是一個主要原因。

從主觀因素看,桓溫的個人野心是主要驅動力,桓溫以荊州軍起家,成漢位於荊州的西邊,奪取四川盆地,不僅可以提高自己在朝廷中的名望,收買人心,也可以鞏固自己的勢力,加強軍權,可以達到一石二鳥的做法。西征就是一個使自己踏上政治權力巔峰的敲門磚而已;而北伐同樣是為了收買人心,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地位,以備最終篡權作準備,而當時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事兒,比如“晉室衰弱,溫專制其國,晉之朝臣未必皆與之同心。故溫之得志,眾所不願也,必將乘阻以敗其事。”所以在北伐之中,駐軍灞上、駐軍洛陽和駐軍枋頭而逡巡

第二,不前,其實一方面是擔心東晉各個門閥士族聯合起來反對他而發生軍事政變,一方面是給自己的後方荊州留有一部分軍隊,以備不測之用。所以北伐一事,表面上是在打仗,實際上是在捉摸如何篡奪晉室的打算。這就打破了皇權和門閥士族共治的政治格局,必然會促成他們的集體反抗。桓溫“欲先立功河朔,還受九錫”就是他北伐的最終目標。而第三次北伐失敗後,桓溫近花甲之年,沒有先立功河朔,而受到門閥與皇族共治局面的掣肘而“乘阻以敗其事”,所以大怒之下廢除海西,立軟弱的簡文帝做個過渡,為他的還受九錫之禮做鋪襯。

第三,從主觀因素來看,站在門閥士族的角度來看,東晉偏安一隅,他們崇尚清流,不談國事,對於收復失地,還都洛陽的打算不感興趣,物質主義或享樂作風是那些文人墨客的特質,每天花天酒地,或者與志同道合的好友深談玄學之風很流行。而且古人大多安土重遷,葉落歸根,不願意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自己的幸福生活。在東晉時代的江南士大夫階層表現的特別明顯,反倒是那些出身寒族的草根群體為了建功立業而念念不忘北伐。站在東晉朝廷的角度來看,晉室南渡後能在江南站穩腳跟,完全是靠著他們的擁戴,所謂王與馬共天下是也,如果強行北伐,收復洛陽,他們與士大夫聯繫的紐帶就斷裂,說不定就會有另一個名門望族取代東晉而改朝換代,而且北方由於長期戰亂,人丁稀少,農田荒廢,在以農為本的古代,即便北伐成功,東晉政府還得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修復因戰爭破壞而造成的房屋和土地貧瘠。成本巨大,請問東晉政府怎麼出這筆巨大的費用來達到休養生息呢?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當時漠北草原已然興起一個強大的部落,倘若若干年後,再一次被迫衣冠南渡,又該怎麼辦,所以東晉朝廷對北伐的態度是持排斥態度的。

總之,桓溫個人野心和當時的政治格局都不具備讓北伐能成功的因素。東晉沒有北伐成功而統一中國,而最終讓新興的北魏拓跋部統一個整個北中國,若干年後,具有北魏鮮卑血統的北周外戚楊堅統一了中國,締造了後來的隋唐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