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中自稱“上海警方” 揚州警方教科書式“破局”電信詐騙

“反詐宣傳還是得留心看,關鍵時刻能救‘錢袋子’!” 5月2日11時左右,餘女士來到揚州市梅嶺派出所報警稱,當天上午,她在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警方”,說餘女士醫保卡在上海被盜刷一萬多元,現在警方要加她QQ進一步瞭解情況。餘女士添加了頭像為“上海海淀警方”的QQ後,對方說已掌握她的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餘女士感到很蹊蹺,她的醫保卡、銀行卡、身份證並沒有丟失,怎麼會在上海被盜刷呢?她聯想到近期梅嶺派出所發佈的反詐宣傳知識,馬上到轄區的派出所報警。

電話中自稱“上海警方” 揚州警方教科書式“破局”電信詐騙

  在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她將銀行卡、支付寶、微信賬號內的2萬多塊錢全部轉移到她丈夫的賬號上。在派出所時,餘女士還接到了揚州市公安局反通訊網絡詐騙中心的提醒電話。原來,反詐中心會對疑似接到詐騙電話的人員進行回訪,盡最大可能避免群眾的財產損失。

  “騙子真可惡,幸好我們揚州的警察技高一籌!以後我可得把‘錢袋子’捂好嘍!”餘女士說。

   警方提醒,近期,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套路頻頻升級,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謹慎,謹慎,再謹慎!

  【常見案例】

  2020年4月15日,揚州市民王某接到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揚州社保局工作人員,告知上海警方以其社保卡違規操作為由立案偵查,需要受害人王某“自證清白”,讓其保持通話,案件處理期間,不可以與他人進行聯繫,後因通話會被監聽為由,要求用QQ視頻進行通話,對方暱稱“鄭軍-嘉定區”。通過過程中,詐騙分子發送“假通緝令”給王某,同時發送釣魚鏈接,讓王某填寫銀行卡號、密碼,隨後告知要辦理銀行動態密令,王某便至附近銀行網點辦理,隨後將驗證碼告知對方,被騙人民幣200餘萬元。

  【詐騙手段解析】

  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案例其實並不鮮見,但依舊會有市民在接到“警方”來電時,腦子一時短路,上當受騙。

   騙子找上門時如何做到不慌亂?首先要摸清他們的詐騙“路數”!

  1、詐騙分子通過不法渠道獲得受害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身份信息。利用改號軟件,冒充公檢法、社保局等部門工作人員撥打電話,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證號,震懾受害人。

  2、言語威脅恐嚇受害人涉嫌“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如不及時處理,銀行卡將在半小時以內被凍結,並會被通緝。

  3、一旦取得受害人因害怕而選擇相信詐騙分子,詐騙分子便會以通話會被監聽為由,要求改用QQ等網絡通訊軟件進行“視頻辦案”。

  4、要求受害人按照提示在手機輸入“#+數字”,實現呼叫轉移,攔截受害人的短信,並給受害人查看假“通緝令”。

  5、隨後以查賬的名義,要求受害人“自證清白”,發送釣魚網站,騙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和密碼。

  6、操作受害人的銀行卡,進行轉賬。

   【受害人心理分析】

  受害人認為對方能準確說出姓名、身份證號,實施詐騙期間會發送帶有受害人詳細信息的假通緝令,受害人擔心承擔刑事責任。

  實施詐騙過程中,犯罪分子“查流水”代替“轉賬”、“匯錢”等敏感詞彙,使得受害人放鬆警惕。

  1、買賣身份證等個人信息已成為黑灰產業鏈,生活中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切勿將姓名、身份證號、社保卡號透露給陌生人。

  2、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網絡辦案,做到不輕信、不慌張、不轉賬,更不會通過網絡發送法律文書,緊急情況應及時撥打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