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某一領域的高手?你需要知道提升能力最好的策略

在職場中,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困惑:

小李剛畢業一年,是公司的行政專員,每天的工作就是處理一些文字資料,給經理打下手由覺得沒勁,還經常被領導挑刺,在工作中時常感到很焦慮,小李認為自己應該換一份工作,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如果你是小李,面對這個情形,你會如何選擇?是應該換一份工作,尋找所謂的有價值的工作?還是應該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何成為某一領域的高手?你需要知道提升能力最好的策略

提升你的能力


一、找到問題的根源。

在面對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而不是被表面的現象所矇蔽從而做出錯誤的抉擇。小李遇到的情況,根本原因是能力不足造成的,最應該解決的也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通過換一份工作是無法解決此問題的,即便是換一份工作,在新入職場的前兩年一樣會遇到能力不足被領導挑刺的情形,所以提升能力,打造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還有一個判斷工作中能力不足的方法:能力缺失就會導致焦慮的狀態,常常表現為脾氣暴躁、失眠、易怒。如果你在工作中經常出現焦慮的情緒,此時你最應該考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缺什麼就補什麼能力。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有這樣一類人:同時進入公司,在同一個部門工作,但總有一些人發展的很好,較早的實現了升職加薪,我承認這其中有運氣、機遇的成分,但過硬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其實,環顧我們的周圍,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有很強的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和專業技能,遇到棘手問題時,我們總能第一時間想到他,其實,我也想成為這樣一類人。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知識會過期,但能力不會過期,因為能力有可遷移性,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個高手,不僅在一個領域優秀,在其他領域也很優秀。

二、什麼是能力?

我們常說的高手到,底在那些地方厲害呢?我們該如何修煉職業能力呢?

做成一件事的一系列知識技能叫做能力。其實,拆分出來,任何能力都是有知識、技能、才幹三部分組成:

知識是我們知道和理解的東西,比如: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課程、課外培訓、輔導班、實習、崗前培訓、資格證書等都屬於知識。知識是無法遷移的,每到一個新的領域,都需要重新學習,但知識的重要性經常被誇大,我們要避免陷入一直學習而不實踐的誤區。

技能是我們能操作和完成的事情,比如:寫作、溝通表達、時間管理、解決問題、快速學習等都屬於技能。能力往往與知識綁定,可以從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遷移,比如在銷售行業有管理經驗的人,轉行到遊戲行業也可以把管理工作做好。

才幹是我們無意識使用的技能、品質和特質,比如:幽默、樂觀、親和力、洞察力等都屬於才幹,才幹有強烈的個人特色,無評價標準。才幹對於職業有很大的貢獻,但單一的才幹無法被識別,需要與知識技能結合,而且才幹需要深度的自我探索。

我們把組成能力的三個要素“知識、技能、才幹”稱為“能力三核”。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能力三核,比如一名職業生涯諮詢師,也需要這樣的能力三核:

知識層面:生涯規劃理論及職業事實、諮詢理論和流程、案例的積累

技能層面:諮詢技術、溝通能力、分析能力

才幹層面:親和力、洞察力、毅力、學習力


如何成為某一領域的高手?你需要知道提升能力最好的策略

能力三核


三、如何修煉能力?

既然我們知道了提升能力需要從“知識、技能、才幹”三個方面入手,那麼到底該如何修煉呢?

在能力三核中,知識最容易習得。知識一般通過學習得到的,並常常通過證書等外化;比如一名職業生涯諮詢師的知識可以通過拿證的方式,掌握生涯的理論基礎知識,這個階段我們比拼的是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但在這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的知識已經變得隨時可以取用,人們只要知道關鍵詞,知道在哪裡找就可以了;在這個時代我們要面對很多新問題,知識增量也在不斷增加,我們需要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以辨別哪些知識是有用的,以前的知識比拼變成了現在技能的差距,當所有的知識都存在的時候,誰先練出來技能,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而技能一般是要通過訓練而得出,這個階段比拼的是技能的熟練程度,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刻意練習和遷移應用。

知識可以瞬間學會,知道與不知道之間可以瞬間改變,但技能需要漫長的笨拙期,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的笨拙,你永遠也學不好任何技能,永遠記得:技能是練出來的。

而當一門技能被反覆地操練,就會進一步內化,成為才幹,才能把技能修煉成一種自動、自發並貫穿生活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才幹是攢出來的。當學習完能力三核後,我們會認為才幹最重要,其實不然。才幹雖然在職業中很重要,但沒有了技能和知識,也沒戲,比如生涯諮詢師的才幹“親和力、洞察力”,只有結合了生涯的知識和技能,才幹餐能外化出職業能力,有了被識別的價值。其實,對於大部門職位,知識技能就已經足夠了,我們還沒有到談論天賦、才幹的階段。

四、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在能力三核中,最基礎的是知識,但重要的是技能和才幹,那麼如何通過高效的學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呢?我要推薦給你:學以致用的“721法則”

721法則:在最終的學習成果(績效)中,有大約70%的結果是在練習和實踐產生的,有大約20%的結果是在人際交流和反饋產生,只有大約10%的結果來源於上課、讀書等正式的學習活動。

所以我們的學習策略應該是:

花費10%的時間參加培訓,迅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花費20%的時間從其他人身上學習,可以是工作中借鑑、參考別人好的做法,以及與他人溝通、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的互相學習;花費70%時間訓練技能,把學到的一些知識應用到工作中,邊工作邊學習邊總結,再應用,不斷調整,形成可靠的經驗與技能。

如果你希望通過學習掌握一門技能,最好的策略就是721法則:用1份的時間學習理論,2份的時間交流觀點,7份的時間動手實踐。而不要把時間的配比弄錯了,否則學習的越多越焦慮,而只有行動,才能破解這種焦慮,修煉出更好的技能。


如何成為某一領域的高手?你需要知道提升能力最好的策略

修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期待你也能通過修煉能力,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