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的傳統,當代的啟發

深邃的傳統,當代的啟發

深邃的傳統,當代的啟發

■郎世寧 羊城夜市圖

深邃的传统,当代的启发

■郎世寧等 乾隆皇帝殪熊圖軸

深邃的传统,当代的启发

■郎世寧等 乾隆刺虎圖軸

深邃的传统,当代的启发

■清康熙 青花山水紋瓶

深邃的传统,当代的启发

■王鑑四家靈氣圖軸 故宮藏

很長一段時間,清代以後文化思想上的西學東漸幾乎是共識。然而,細細把東西方文化藝術進行梳理發現,或許,並不如此涇渭分明。甚至,在元、明甚至清代,中華文化對西方著實產生過一些影響。這一點,在已故英國學者蘇立文的著作中,可見一斑。當然,在休·昂納的《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中更加系統地梳理了這一觀點,而與這一本書不同的是,蘇立文通過具體的人物,例如馬可波羅、利瑪竇等,尤其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等具體的藝術作品,更能反映出中國文化的影響。

郎世寧他們千里迢迢到了康熙朝,本想推廣西方繪畫藝術,然而,在當時的文人畫家眼中,追求精微細刻的西洋畫,“非吾所謂用墨之道”,並言“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

郎世寧他們一方面需要受當時宮廷的限制,而要學習中國畫,而另一方面,在中國畫的主流代表中,西洋畫並未入其法眼,而為拉開與之距離,例如揚州八家等則更強調了傳統的挖掘,反而探索出了古拙蒼勁的藝術面貌。

事實上,百年過後,再回頭看當時的文化交流,不得不承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邃與魅力,揚州八家對此後的中國畫影響遠遠大於郎世寧等以中融西的探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