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当医生将宝宝抱给你看时,你会发现,ta皮肤红红的,头部相对较大,头发湿润地贴在头皮上,四肢好像害怕一样蜷曲着,小手紧握,哭声响亮,像个“小老头”。

有些顺产的宝宝,由于受到产道的挤压,头部看上去有点扁。但是,很快你就会见证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过程。

宝宝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那么,新生儿在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呢?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一、戴手环、或者脚环

出生后的宝宝手上或脚踝上会戴着1个手环或脚环,上面写着妈妈姓名、床号、住院号,宝宝的身高、体重以及出生日期。

因为1个产房会有好几个妈妈相继生产,有了这样1个手环或者脚环,不会发生抱错宝宝的事情。

出院回家后,妈妈可以剪断手环或脚环保留下来,当作宝宝的第1个“身份证”以作留念。

第二、会吃奶是天性

在生产后半小时,护士会将宝宝抱到新妈妈身边“开奶”。

新妈妈会发现,当用乳头或手指触碰宝宝的口唇时,宝宝会相应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蠕动,这就是“吸吮反射”,是哺乳动物及人类婴儿天生所具有的反射之一。

一般在宝宝3~4个月大时,吸吮反射自行消失,逐渐被主动的进食动作代替。

即使奶水没有下来,也要多给宝宝喂奶,2~3小时至少要喂1次。

尤其是奶水刚下时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抵抗作用,应当及时让宝宝吃。


宝宝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三、会握手指

  • 尽管宝宝看上去似乎什么都不懂,但是当妈妈用手指轻轻地点点他的手掌时,他会立即握住妈妈的手指,并且抓得死死的。
  • 要是妈妈用手指点点他的脚底时,会看到宝宝的脚底屈曲,脚趾收紧。

以上这两种情况,就是宝宝的“抓握反射”。

第四,吃、睡循环

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兴奋性低,一昼夜有18~22小时都处于睡眠状态,只有饿了想吃奶时才会醒,吃饱后又会安然入睡。

妈妈可以看到,当宝宝睡熟时,他的腹部随着呼吸起伏,节律常不一致, 每分钟40~-60次。

这主要是因为宝宝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很浅,且呼吸频率忽快忽慢。

第五,母乳正常吃5ml就可以

刚出生第1-3天宝宝的胃只有弹珠那么大,妈妈的初乳足够宝宝吃饱了。

有些人总担心宝宝吃不饱,给宝宝喂配方奶,会一次性喝30毫升,觉得宝宝很能吃,很好,其实已经是过度喂养了。

过度喂奶,会造成宝宝脑疲劳,供血不足,肠胃负担过重。

宝宝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六,宝宝冷还是热,直接摸后颈部就可以

判断宝宝是否穿的刚好,不是看宝宝的手脚的温度,而是看宝宝的后颈部是否温热,不出汗,手脚是神经末梢,有时候有点凉是正常的。

第七,怎么根据宝宝哭声,判断宝宝需求?

  • 哭+蹬腿,检查是否尿了拉了,及时更换尿不湿。
  • 哭+挠眼睛,可能是困了,哄睡看看。
  • 哭+碰脸颊就小嘴转过来,这可真是饿了,及时给宝宝喂奶。
  • 像被针扎一样嚎啕大哭,小腿用劲蜷缩,怎么安抚都无效,肠绞痛,可以给宝宝做排气操、飞机抱,要还是不行,吃益生菌试试,崔玉涛医生建议吃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

第八,24h内接种疫苗

宝宝出生后,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一些疾病缺乏抵抗力,需要进行疫苗接种。一般来说,宝宝需要接种卡介苗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宝宝出生后,自带哪些技能?新手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卡介苗的接种可以增强宝宝对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接种卡介苗第一针,但患有高热、严重湿疹、免疫不全或其他疾病的宝宝不应接种。

乙型肝炎疫苗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每个宝宝都会接种,除了先天畸形或严重内脏功能障碍者,或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疽、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

早产儿在出生1个月之后方可注射。

此外,如果妈妈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宝宝出生24小时内要注射第1次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以后第1、第6个月要再次注射乙肝疫苗。

关于新生宝宝,宝妈们还有哪些经验呢?欢迎留言区和大家分享你的育儿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