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唱練耳中“音程、和絃”怎麼練?來試試這個方法

如果說節奏是音樂的骨架,那麼音程就是音樂的靈魂。節奏是音樂的時間組織,缺少了它,音樂將是一盤散沙;音程是音樂的空間組織,缺少了它,音樂將缺乏生機。

對單音、音組、和聲音程及和絃的訓練統稱為“音高訓練”(它們都屬於“音高系統”)。在實際的“音高訓練”中,我們以“音程性質”的訓練為基礎和重點,要熟練掌握各種自然音程和變化音程,不但要能聽能辨,還要會唱會寫。

因為在視唱練耳中,不管是和聲音程、和絃(音程的縱向排列),還是旋律、視唱(音程的橫向排列,單音、音組的聽辨也屬此列),都離不開“音程”。

訓練時,我們可以按下列幾個步驟進行練習:

1、模唱練習

即能夠對各種音高、旋律音程、分解和絃進行準確的“模仿”。

對初學者而言,不必急著進行“含唱名”的音高練習,要先學會哼唱(模仿)音高(只哼音高不唱唱名),直到能唱準並區分每個音高,甚至音程、和絃時再進行唱名的“模唱”練習。

這樣可儘量避免對“含唱名”進行的訓練,給那些音準不夠好的同學帶來的反作用——所唱的音高跟唱名對不上號。

2、構唱練習

能夠對各種音程、三和絃、七和絃進行準確的構唱。

對音高的模仿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要利用“內心聽覺”來“構唱”各種音程與和絃。如,能跟琴準確地模唱出大三度後,我們可以只聽其中的一個音,然後憑“內心聽覺”唱出另外一個音,再彈琴判斷準確與否。適時可加入唱名進行“構唱”。

構唱音程、和絃時,要加強對“低音”的聽辨練習,為聽辨和聲音程、和絃做準備。因為在縱向音高的聽辨中,“低音”的聽唱是很多初學者的一道坎。

3、縱向音高的聽辨練習

能夠對各種和聲音程、三和絃、七和絃進行準確的聽辨。

很多同學能把視唱唱好、聽寫單音的速度也很快,但在聽唱(或聽寫)和聲音程與和絃時,卻感到很困難。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高呈縱向排列時,由於每個音的振動頻率不一樣,而人耳對頻率高的音反應敏銳,對頻率低的音則反應遲鈍,因此我們不容易聽出低音。

另一原因是,在聽辨和聲音程(或和絃)的連接時,這些同學不習慣於橫向去聽,而只陶醉於縱向聽完一個和聲音程(或和絃)後就把它拋在一邊,再孤立地去聽下一個,這樣很容易導致一錯一連串甚至跑調。

為了儘可能地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我們聽辨和聲音程、和絃時,首先要了解並熟練掌握它們的性質、結構,還要能夠對其進行準確的“構唱”;其實是要集中精力聽低音,特別是在進行和聲音程(或和絃)連接的聽記時。

當我們聽唱完一個和聲音程(或和絃)後,馬上默唱低音,為聽下一個做準備。做到每聽完一個和聲音程(或和絃)就默唱低音,最終把握一條完整的低音線條,這樣,即使某一個音程(或和絃)的高音聲部錯一個音,也不會影響後面的連接進行。

如果僅僅只能孤立地聽出某個音、音程或者和絃,在音樂的學習上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因為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它是音高、節奏等各要素在時間上的進行,單單一個音、一個音程或者一個和絃很難形成音樂。

作曲家作曲時,寫出“第一個音”並不難,難就難在“第二個音”怎麼寫,一百位作曲家可能有一百種不同的“第二個音”。

可見,孤立的音高、音程或和絃在實際音樂中的意義不大,要前後聯繫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所在。

因此,從橫向上進行聽覺訓練——單音的進行(旋律音程)、和絃(或和聲音程)的連接、節奏型的組合,是我們學習音樂的方法,更是我們“走近音樂”的途徑。

我是「尋音谷」,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音樂理論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