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化发展

农业品牌化发展

农业品牌化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要做好农业,那么品牌农业就是农业企业努力的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品牌化是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农业品牌化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生产结构重新调整升级,农业公司应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通过农产品质量体系和文化内涵的不断完善,实现品牌农业的高效发展,国家也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

国家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农业品牌和国际品牌展会,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布平台。完善、规范和强化对农业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鼓励农产品企业做好质量、做大、做强品牌。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新媒体以及展会等多种促销手段,宣传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产销渠道,同时加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农业产业的经营模式多样化,主要有专业市场加农户,中介组织加农户,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中介加农户。每一种主体的不同,品牌建设方式也各有千秋,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各种模式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特别是各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在新时期,创建农业产业化的知名品牌,拉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没有农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就没有强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农业能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能够长久发展,以及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生存下去的立身之本。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树立国际知名农产品品牌需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树立区域品牌;第二:严格质量管理,赢得市场信誉;第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品牌质量;第四:做好市场营销,推介知名品牌;第五:强化政府扶持,供给配套措施。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业品牌化发展。 

从事农业行业的企业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抓住市场、渠道、营销。做品牌, 做农业,不能盲目跟风,要顺势而为,消费升级了,产业就要升级,否则就将被淘汰。品牌是信誉的凝聚,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保证。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品牌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而且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部分文字,如有侵权即删。联系作者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专注三农,服务城乡”,提供规划设计、产品定制、园区运营、数据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揽子、接地气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科技产品和专业服务。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案例,请移步中国城乡规划网、美丽乡村规划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