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晒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如果死亡被呈現在大多數人的面前,且不以對生命的敬畏為目的,不摻雜一絲情感與思考,我想,娛樂至死的時代或許已經悄然而至。

前不久,在玩兒手機的時候,無意間刷到了一則短視頻,標題我已經記不太清楚,只記得大概內容應該是:"外公,你別走!"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而在視頻裡,是一個生命走到盡頭的老人,無力到就連嘴唇都在微微顫抖。在他旁邊,是一位正在玩兒手機的中年婦女,或許是看見有人在拍攝視頻吧,這位中年婦女滑動了幾下手機就放下了,然後擦了擦自己的眼睛。說實話,我並沒有看見這名婦女流下淚水,更像是眼睛有些發癢。

從視頻所展示的內容來看,這名婦女可能是老人的女兒或者兒媳,而視頻拍攝者,應該是老人的外孫或外孫女。在一個老人垂垂落幕之時,一個人敢拍敢放到網上,一個人敢配合。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看到這則視頻,我下意識的有些難受。一是因為一條生命將要離開他所眷戀的世界;二是因為視頻拍攝者和發佈者的行為。

或許有人說,拍攝視頻,以此留個念想不也很正常嗎?沒必要對人家太過苛責。

是呀,拍個視頻可以理解,很可能是為了留一個紀念;但問題在於,拍攝者將別人臨終一幕放到公眾的眼球之下,與一眾短視頻博流量,奪眼球,未免太過於不恰當。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這是一個娛樂橫行的時代,一個娛樂新聞、一條明星視頻動輒閱讀10萬、100萬,這樣的現象有錯嗎?並沒有,縱觀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人類都沒有真正脫離過娛樂活動,可以說,追求娛樂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但如果某一天,娛樂、博眼球、奪流量成為萬事萬物的優先級事項,這離娛樂至死的時代恐怕也不遠。恰如開頭中的事例,在死亡面前,拍攝短視頻成為優先被做的事情,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這樣的行為,喪失了太多東西。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首先便是對生命的敬畏。

在傳統思想裡,生死應該是人一生的兩極,生意味著開始,所以要大擺筵席,慶賀一番;而死,意味著結束,一生的功名利祿、成敗是非都做黃土,亦要大擺筵席,送人上路。可見,死亡歷來是人們所看重的事情。再往後,人們講究要哭喪、燒紙,然後下葬,有時候還有喜喪放煙花,凡此種種,都足以人類對生命的敬畏。

反觀那些將親人去世的視頻放到網上,把這樣的內容當成自己的作品,美其名曰是留個紀念,實則是對生命的褻瀆。倘若你是一個在死亡邊緣彌留的人,周圍是一個個你熟悉的人在看著你,但他們都舉著手機,眼裡沒有一絲淚水和不捨,就等著抓拍你閉眼的瞬間,不知道你會是怎樣的心態。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在娛樂至上的時代裡,沒人關心有多少條生命在自己眼前離去,他們關注的,是這條生命逝去能夠帶來的收益。恰如那個拍攝自己外公去世的人,他並不惋惜外公的離世,亦絲毫不對生命逝去悲哀,這則短視頻好與不好,瀏覽量多高,恐怕才是關注點,生命,似乎成為最沒有價值的東西,似乎成為可以隨意褻瀆的東西。

其次便是對親情的漠視。

我們為什麼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因為懼怕孤獨,對每一個人來說,維持生命除了必要的物質,還應該有情感的交流。在主動情感中,親情應該是最深刻的,因為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存在,相較於其他感情更為直觀一些,所以很多人都說:幫親不幫理,親人以外的人都屬於外人。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當某一天,親人的死亡都成為你的"作品",成為你用以獲利的工具之時,你們之間還會有多少親情呢?到那個時候,眼看親人離去的不再是他的親人,而是一個冷冰冰的手機,一塊冷冰冰的屏幕,幾個或方或圓的鏡頭。

這讓我想到之前網上瘋傳的一個問題:你有多久沒有陪你的家人了?不工作的時候,埋頭刷短視頻、看娛樂新聞,工作的時候,一個電話也打不了,就連在他們離世之時,也不願意抓著他的手,這可能才是最切題的娛樂至死吧。

娛樂至死:用短視頻曬他人離世,到底是什麼心態?


在互聯網滲透到千家萬戶的今日,流量文化也成為越來越多人奉行的價值觀,社會在娛樂化裡越來越輕浮,越來越失去思考。當某一天,後人回看我們今日的離世,會不會感嘆:這真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死亡可以被娛樂,而人,也在娛樂裡走向死亡!

我是莫子午,一個95後男青年,和你不談錢,只談生活,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