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网络图片

李漼(cuǐ),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他的爷爷是唐宪宗李纯,父亲是唐宣宗李忱。李漼原名李温,生于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元833年),出生地为籓邸。

籓邸是籓王的府邸。当年,李纯怕李忱与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兄打仗,封李忱为籓王,异地为官。说是异地为官,其实就是软禁,没有皇帝的特别命令不能回京。

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懿宗迎佛身而供奉的配套茶具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十月,李忱当了皇帝,就是唐宣宗。老子当了皇帝,儿子自然也跟着沾光,李温被册封为郓王。他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储。

其实,唐宣宗李忱更喜欢四子李滋,想把他立为皇太子。然而,考虑到李温年长,立皇太子的事迟迟未定。到了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宣宗还没来得及确立皇太子,就突然病逝了。确立太子、继承皇位之事,成为文武百官关注的焦点。

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网络图片)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

如果依李温的个性,无论如何太子、皇位也不会落在他的手中。在唐朝,宫中较有实力的人除了宰相,就是宦官。左神策护军中尉(即禁军最高统兵官)王宗实、副使丌元实二人,见李温是个无大作为的家伙,就向文武百官杜撰了一道圣旨,宣称先帝有旨,传李温为皇太子。次年二月,李温正式继承皇位。他就是唐懿宗。

没错,懿宗即位后,真地就没有正事。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宴会、乐舞和游玩却乐此不疲。尤其是大吃大喝,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这还不算,疯狂吃喝时还要观看歌妓演出,几乎是天天如此。

有时候在宫中腻烦了,随时都要带着乐工、歌妓、随行官员到郊外行宫别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浩浩荡荡,信马游缰。据记载,他在宫中供养的乐工就达500多人。只要他出行,随行官员随时都要做好准备,备好酒食,弄得大家狼狈不堪。对此,唐懿宗毫不在乎。只要一高兴,就会对这些乐工、歌妓重金赏赐。《资治通鉴》记载,懿宗每次出行,随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难以计算,这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

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网络图片)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

“上梁不正下梁歪,到了二梁塌下来。”在他影响下,整个朝野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之风,晚唐著名诗人韦庄讽刺他“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毫不过分。

唐懿宗当皇帝后,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地想着吃喝玩乐。谏官王谱劝他要以国事为重,懿宗不但不听,反而把王谱贬出朝廷去任了个县令。

“山里没老虎,猴子称大王”。懿宗不喜欢政事,宰相趁机把一些大权拿到了手里。碌碌无为、尸素其位的宰相们趁机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贪污腐化,毫无大臣担当与责任,这更加重了唐王朝的统治危机。

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再虔诚佛祖也不保祐你

(网络图片)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除此之外,唐懿宗还迷恋佛教。唐武宗时期,佛教受到过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佛教逐渐得以恢复。到懿宗时期,不仅佛教得到迅速发展,他本人也沦为虔诚的佛教徒。在他倡导下,各种法会道场空前兴盛,经声佛号响彻长安。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下诏安排迎奉佛骨,招致群臣的劝谏。懿宗对此不予理会,我行我素:“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

四月八日,佛骨舍利在文武百官及寺院高僧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迎入京城。先在皇宫中供奉三天后,才送到寺院让百姓瞻仰。这种名人效应的影响太大了,普通百姓参拜佛骨舍利时,有的把点燃的香插在手臂上,还有的把香直接插在头顶上,五体投地。土豪人家干脆把高僧大德请到家来,雇戏班唱大戏、唱歌跳舞,重金施舍,金银财宝如同滚滚洪流,涌入僧侣口袋。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心礼佛的唐懿宗并没有因为他的虔诚而给他带来任何福祉,佛骨入宫后不久,他就得了重病,至七月中旬,懿宗病入膏肓。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骄奢淫逸的一生,时年4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