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如今高樓小區越來越多

有一高樓商住混合小區,20多幢2200多戶,在選舉業主委員會時,由於很少有業主願意主動報名,籌備組好不容易動員了一些參加選舉,因為難於召開業主大會,只能採取了敲門入戶投票的方式。業主委員會好不容易成立起來了,最後該小區共產生了13名業主代表,其中7名是業主委員會委員。

表面上看,13名代表在召集開會商討相關事項時是很容易,但卻埋下了隱患。因為20多幢樓中,平均每幢樓的代表不到一人。小區業委會告訴本人:我們也沒有辦法,動員了多長時間,就是沒有人願意當業主代表。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這就很多小區裡很多業主的劣根性——明正言順、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事不願意做,但背後冷嘲熱諷、陰陽怪氣、懷疑指責的行為卻不少。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召開業主大會有的要大家湊錢租場地

本人認為,該小區的這種情況違反了幾個原則。一是代表的廣泛性、二是代表的深入性;三是違反了 “三個儘量”原則(“三個儘量”原則是本小區總結出來的,就是:小區裡讓做事的人儘量多一些;讓做事的人做的事儘量少一些;讓做事的人做的事儘量專業一些)。果然,該小區業委會運行不長時間,業主間矛盾重重。業委會召開會議時,好多業主圍在辦公室門口吵吵嚷嚷,,聲稱他們不知道,也沒有選過哪個當代表。特別是在一次要表決是否對業委會成員給予必要補貼時,雖然補貼的金額基本就是象徵性的,但仍然引起了很多業主的非議,認是業委會是自己投票表決給自己補貼。一時間,小區裡業主間拉幫結派,要形成一項統一的意見難於上青天,氣氛很是緊張。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或者在室外露天舉行業主大會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本人認為,根本的一點還是不懂。一個小區的熱心業主和業委會成員,都不是專業的小區治理工作者,在成立時或者被選舉進入業委會,或者在之前,都沒有接受過基本的培訓,都是憑著一腔熱情參與到小區事務中去。其次是沒有充分預見到小區事務的複雜性、業主言行的難以制約性。三是現在的有關業委會的運作,都沒有一種成熟的模式,絕大部分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正是因為預見到了這類可能產生的混亂,本小區在業主委員會成立時,就組建了業主代表團,每名代表聯繫16戶(每單元每層4戶共4層),代表團設團長、副團長和單元代表組長。每名業委會成員聯繫3至4名代表。這樣,理論上就讓每名業委會成員聯繫的人數變得不多,而樓層代表聯繫的業主也不太多(當初還有很多未售房和未入住戶),這樣動員業主當代表時,也相對容易一些。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投票箱也很簡陋

更重要的時,每次業委會召開會議,會議通知都有樓層代表參加。最核心的一點是,本小區的業委會委員不能兼樓層代表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主要一點這是跟上位法相匹配的。現有的法規,都沒有業主代表產生的詳細規範,但是,我們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並監督“一府兩院”,同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委員會也是立法機關。也就是說,業主委員會相當於居民小區的“政府”,業主代表團就相當於人大代表團

在設計了這項制度並組建、配置了相關人員後,運行下來就相對規範,也符合上位法。

比如,小區要制定相關規矩時,業委會提出動議並擬出草案,經過代表團的修改補充完善後,再以書面形式提請各代表審議,草案通過後,該規矩制度就成了小區裡的單項“法規”,

所有相關人員都應當遵守。再比如:每年的業委會工作報告,都請代表團審議並完善後通過。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工作就是席地而坐

有了業主代表團機制後,比如上述例子中的是否給業委會成員適當工作補貼,由於業委會成員不能兼任代表,如果提請代表團審議表決通過後,就可以執行,也避免了業委會成員自己表決給自己發補貼的漏洞。

業主代表團建立後,又可以由代表為主,動員組織其他熱心業主、專業技術業主,分別組建業主工程技術組、業主財務監督組、業主對物管的考核組、業主法律工作組等等。這樣,業委會就能夠通過業主代表,廣泛地動員小區裡的各種專業人員,分別參與到小區事務建設中。由於專業人員涉及的是自己的專業領域,並且客觀地說,每年需要做的事情分到各組後並不太多,被動員業主基本上都不會推辭。這也就符合了“三個儘量”原則。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不可能像官方這樣的正規

本人認為,小區的組織架構建設,如果不走這一模式,僅僅依靠業委會的那麼幾個成員,那是根本不可能長期堅持下去的,也就是無法做到可持續發展。

因為代表的廣泛性、深入性,還避免了一些行為風險及業主“槓精”的抬槓。比如,有涉及小區的一些相對重要的事項時,有的“槓精”業主會想當然地要求,召開業主大會。不參加過業委會的人,哪知道召開業主大會的艱鉅性及不現實性。當還有人抬槓死搬業主大會時,這時業委會就可以全權委託並授權,由抬槓的人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業委會並表態全力支持,並對召開業主大會的相關程序、工作量等給予其指導。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大部分“槓精”在瞭解了業主大會巨大的工作量時,都會立馬變成了縮頭烏龜。因為這些人的本質其實是最不願意無償付出的人。

組建小區業主代表團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官方的選舉都是有預算經費的,更不用說有會堂了。

組建業主代表團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小區的第二道防火牆。就是萬一遇上小區業委會散夥了,集體辭職了(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業主代表團就可以召開會議,重建業委會。反之,代表團成員中出現了變化,業委會又可以協助另行物色人選並動員補充進來。實踐中,如果第二道防火牆沒有建設好,假如某天業委會散夥了,要再重新組織起來,甚至比登天還難。

當然,這些都是在實踐中探索總結的,還需要不斷的完善。

小區的第三道防火牆就是居民小區居家黨支部,目的是讓小區內的共產黨見走到小區建設的前臺來,本小區已嘗試推動了三年,由於多種原因,目前還沒有突破性進展,正在努力推動中。

本人相信,居民小區的業委會、業主代表團、居家黨支部這三道防火牆都建設起來並充分發揮各自作用後,小區的和諧美好就一定能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