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拿破崙曾經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一句話道出了“情緒”是多麼的難以控制,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又是如何的偉大!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當年的諸葛亮曾設“空城計”,用2500軍士嚇退了司馬懿的150000萬大軍,而揚名千古。那時的諸葛亮由於城中兵力少、缺大將、力量懸殊。魏軍有兵臨城下,不得已才想出的權宜之策,竟然一舉成功,嚇退了敵軍。其實真正的讓司馬懿決定退兵的原因,還得歸功於諸葛亮處變不驚,鎮定自如的表情。

凡看過《空城計》的人也都會為從容端坐、閉目彈琴的孔明,捏一把汗吧!而彼時的諸葛亮,我想他心中也無十分的把握,畢竟是2500對150000,力量懸殊。如果司馬懿不上當,驅兵直入的話,其結局可想而知。

面對瞬間的城毀人亡,孔明還能做到如此淡定,可見其內在的修為。與其說《空城計》是兩軍交戰,不如說是諸葛亮與司馬懿兩個人的心戰,拼的是冷靜與心智。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巜空城計》如此,現實生活也是如此,脾氣暴躁、易衝動之人。容易失敗,多難成大事。凡是有成就者,必定是遇事冷靜、心思縝密,能把情緒控制到恰到好處之人。

那麼,怎樣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遇事冷靜思考,不魯莽行事呢?

1. 首先要學會包容、接納他人。

廠裡剛調來兩個技術員,規定期限內,表現差的,自然就會被淘汰。

技術員A,某重點大學畢業,對別人的求助總是愛理不理,一副目中無人的模樣。他的高傲和冷漠使他的人際關係極差,廠裡的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而技術員B,卻正好與他相反。他開朗、風趣,無論誰有困難,他總會主動幫忙,和廠裡的每一個人都相處的很好,不管是老職員,還是新職工,都對他十分欣賞。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試用期結束之後,小B則順利的留了下來,而小A卻離開了。離開的人不一定沒有能力,他之所以被淘汰,缺少的只是包容和接納。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離開集體,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要想讓大眾認可,就得去包容,去接納每一個你喜歡或者你不喜歡的人。百人百性,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味的挑剔、指責別人,最終被孤立的肯定是你自己。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遇事冷靜、沉著自如之人,必定是一個善於控制情緒的人,也只有大海般胸襟的人,才能做到:不生氣、不激動、頭腦清醒、處變不驚。

2. 多讀書,提高自己的內在修為。

董卿說:“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一個人的脾氣性格受父母遺傳、家庭影響,而一個人的內在修為卻只有從讀書中獲得。

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明確告訴世人:“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也就是說:才華來自於勤奮學習,而學習必須安靜專一。依靠安靜的內心來修身養性。“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通過讀書才能增加人的才華,改變人的氣質。

三毛也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3. 獨處,及時梳理自己的情緒。

許多時候,我們需要靜靜的一個人獨處。與自己的靈魂對視,在對視中認識自己,在獨處中釋放自己,在安靜中梳理自己的情緒。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熱鬧喧譁的場合,只能使我們更加煩躁;虛假的應酬,更消耗我們的精力;生活的壓力,使我們負重不堪,不良的情緒得不到宣洩,極易使人瀕臨崩潰。

“物極必反”,當人的壞情緒憋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像火山一樣噴發,難以控制,傷人又害己。

而控制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獨處,在獨處中與自己交流,明白自己該做或不該做的事。正如南森所說:“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 ”

4. 看淡得失,萬事隨緣。

正如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果能看淡得失、去留隨意,人生還有什麼可以爭,可以強的呢?

擁有淡泊超然的心態,不爭名奪利,何愁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呢?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人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愛發脾氣,其原因就是慾望太多,執念太重。現實一旦滿足不了內心的需求,就會煩躁、不開心,自然看誰都不入眼,情緒就會不穩定,不受控制。

諸葛亮之所以能在敵軍兵臨城下,面對敵我軍隊懸殊的危急時刻,能做到處變不驚,穩坐扶琴,與他淡然隨緣的心態有著直接的關係。那時那刻,他又怎能保證,他的《空城計》就一定能騙得過司馬懿呢?萬一大軍直入城中,城內其不就遭殃了嗎?

不能不說那時的孔明,也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去試試的權宜之策,至於成功還是失敗,一切都順其自然,交由上天安排吧!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超然忘我的心態,才有了他鎮定悠閒的從容。

總結:

安東尼.羅賓斯說:“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諸葛亮用2500軍士嚇退150000敵軍,贏得不是戰爭而是情緒


如果你能學會包容,接納別人,擁有海一樣的胸懷;能在讀書中提高自己的修為;並及時梳理自己的不良情緒;學著從慾望中走出,消除心中的執念,超然灑脫的去生活, 那麼你一定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贏得美好的人生。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如果我的文字能給你帶去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