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华夏传承

人类居住的地球上,曾经有过四个古文明国家,由东向西依次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在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明传承的国家。

序 华夏传承

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国度,那么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传承千年,屹立东方的文明古国,它的传承密码是什么呢!个人认为,中国首先是在物质层面一个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社会,它不易因自然环境的改变消亡,而且在奴隶主社会时期,就征服四夷,开拓疆域。而且每个朝代当政者,都以仁德为政策,加之怀柔政策。让更多的地方首领率部归降。其次在精神层面,秦始皇在统一之后,统一文字,将大一统的思想传承下来。到汉武帝时期,武帝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正统思想,来捍卫或者说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理念。即使在受到野蛮民族的入侵,但中华文化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慢慢的入侵部族为寻求政权合法性,慢慢的把本部族就融合到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今天中国成为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所以,在物质跟精神两方面传承下,中国永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文化不曾中断,而且是不断在内部外部环境中成长发扬。

仁德之政是我们华夏文明不倒的一个文化支柱。其它文明古国,虽有灿烂的文明,但向外征服过程中,统治者往往是实施暴政,镇压当地民族,欺压百姓。这就造成百姓的怨恨和报复,使这些文明古国受到重创,文明中断。中国一直讲为政者,施仁政。在上古三代的西周,周公旦更是制定周礼更好的规范了当时社会的一整套制度规范。

东周列国,礼崩乐坏,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要恢复礼乐规范的时代,虽然孔子一生都没看到,但是他这一系得到很好传承,最终形成了中国两千年的一个儒家精神传承。

中国在四大古国中没有中断另一个特点是包容,西周末年,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攻陷都城,平王东迁。虽然是一场政治危机,但国家整体运行正常,并没有因为犬戎的入侵而停歇。赢秦虽说是西北边陲的诸侯国,但它几代国君向往中原,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横扫六合,一统华夏,秦始皇建立起空前庞大的中央集权统治国家。

秦始皇虽然焚烧坑儒,但他所建立的一整套制度却被行使两千年之久,可以说秦始皇是一个敢于突破与创新的君主,他并没有摧毁华夏文明,而是在此文明之上继续发扬和壮大。

西汉立国后,在一代雄主汉武大帝的带领下,大汉军队横扫匈奴王庭留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豪迈壮语。

汉末三国,英雄豪杰粉墨登场,乱世之中彰显英雄本色,但西晋立国,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致使华夏洗遭浩劫。中华文明却因五胡乱华涅槃重生,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隋唐帝国让中华文明远播四海,各方都派遣隋唐使者。

宋元明清等朝代更是在一次次更替,战乱中,重塑、融合,直到最后,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融汇成震铄古今,自强不息的华夏民族。

中国不仅有一个良好的文明传承,中国在当时的世界也是有贡献的,四大发明,南北朝的祖冲之精准圆周率,这些科技上的成果,更是领先世界。但是,在史学界有着李约瑟难题。

序 华夏传承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但这只是对李约瑟之谜的一个可能的回答。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限制和保守倾向,阻碍了劳动分工和科学文化的多样发展。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先领先世界,后到落后挨打,被动学习。中国不是没有可能进行现代化,明朝晚期的时候中国大量的资本输出已经出现现代资本模式,但就因为资本输出大,而中国当时是自耕农经济,所以这两者形成碰撞。导致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清朝入主中原。

1840年以后,中国就从闭关锁国,被世界潮流裹挟着,开始自强与求富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洋务破产。中国道路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革命道路,孙中山掀起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开端。

1912年,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中华民国在中国成立。但当时的有识之士,只注意到了资本这个少数领导体,忽略了中国四万万工农,所以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新一场革命找明方向,经过工农武装,人民当家作主,最终成功领导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后,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变化中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通过努力成为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也走上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