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好多人写书法,横平竖直的,看着很好看,但是这样写好不好?

小猫咪影视


很多人认为写书法横平竖直。本人通过这几年的练习,各种字体,包括大小篆,隶书,楷书,行草等都要掌控每个字的重点,抓住重点练书法才能有进步,写出来的字才有灵魂好看。并不是单单的横平竖直。


传承中国文化


中国的方块字讲究字正根稳,但书法里并没有绝对的横平竖直。书法由有形的线条构成,它首先就属于视觉艺术,这个横平竖直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笼统说法,而且多仅限于真书(正楷)。即便是正楷,也有扛肩,交错取势等等,总之只是一个视觉上的平衡。


横平竖直好不好,写楷书写规范字确实需要,横平竖直是楷书线条结构的技法基础,写好了当然是需要的,也很好看。但又不能说横平竖直的才好看,篆隶草行的书写,并不需要太多的横平竖直。恰恰相反,化正为斜、变平为曲常常是行草大家用笔的高妙之处。


线条的形态质感需求,因书体与风格的不同而有别。书法中的线条与结体形态千变万化,很难就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就如同人的五官,多种因素成分搭配起来才能够鉴评其优劣。上小学识字之初,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字要写得横平竖直,那是写好规范字的需要。随着书法学习的深入,横平竖直显然不能成为品评书法水平的标准依据。

浅谈。插图选自《抱庸硬笔行楷唐诗三百首》。


抱庸詩書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横平竖直的楷书给人一种朴拙的感觉,也是一种美!那种感觉特别厚实,象一座大山、象一块大石头、象一个柜子、象一把椅子…,或高、或矮、或壮牛、或如清风秀骨…!说到这一风格的楷书,自然不得不提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在初唐楷书已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后人要再有所超越几乎不可能。可是,颜真卿做到了,而且开创了书法艺术在二王之后的又一座巅峰!而风格上四角撑满、端正刚直、凝

重古拙、体态沉雄、气象恢弘!让人看上去就是横平竖直、四平八稳、憨憨厚厚的,而又不失可爱,越看越喜欢!其后期成熟的作品大都如此。如《麻姑仙坛记》

后学颜楷最成就者钱南园更甚…

还有谭延闿、华世奎也是后世公认学颜的大书家,写起楷书来也是给人一种横平竖直的感觉。

另外,我在幼儿书法教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在六岁孩童初学不论硬笔毛笔的时候,如果先要求把横写得尽量水平直,把竖写得尽量垂直,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这些孩子再把横写得左低右高十五度角,那是易如反掌的事,而且写出来的字特漂亮。

那么,这种学习方法和审美方向是否有根有据有来源呢?当然有!这来源可追索到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甲骨文就以横平竖直为主。

而且不论甲或骨!

而且还在殷商的不同时期。

如果说年代太久远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追索到秦代的篆书(即小篆)。

还有汉代某种风格的隶书莫不如此!

可见,看上去横平竖直的风格,是符合传统的一种美!也是在传统基础上出来的一种美!


许悦爱书法


横平竖直指的是印刷体



百川书法


我也写写




管戈


写书法横平竖直是不对,也写不好看

我们平时接触横平竖直,可能都是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说的。要写字的时候横平竖直。所以这种横平竖直的思想深入我们的骨髓。但实际上那是从写字的工整程度来考量的,真正从书法艺术上来说真的写得很平直,会缺少变化美,没有艺术感。你看到横平竖直应该还是有微缩的变化的吧,如果是绝对的横平竖直,略有审美的人都能觉得死板。

启功大师曾经说过:

“笔画都是弯的,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大家都说要有横平竖直啊,这个人人都知道写字要横平竖直,但是呢。真平了非常难看。我们看古代这个字,比如楷书的一,两边弯。隶书的一,一边弯一边凹。不管隶书还是楷书,笔画都是弯的。

还有王字。每一笔都是弯的,直也是弯的。竖也是弯的,没有真正笔直的。由于弯,就出现S形。唐代欧体 往里面凹,颜体柳体,往外鼓。虽然笔法不同,但都不是直的。人字也一样,笔画都是弯的,绝对不能够真的平,或者真的直,还有报纸上的铅字印刷体,都不管任何一笔竖画,都在尾部有一个斜缺角。这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完全直线给人造成审美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书法里的笔画也不能写成完全竖直竖直的,也是有变化的。”

在我们的书法实践中,有点变化才好,有个词语叫“一波三折”,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不顺利,或者故事情节比较复杂,而用在书法上通常是指捺画,大多是长捺画在处理上的变化,其实,在横画和竖画的处理中,也有这样的变化,所以说横平竖直不仅不对,而且真的写成了横平竖直会很丑的,


欢乐国学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这个问题

书法的练习和正常的写字除了特殊字体,比如仿宋体。就没有绝对横平竖直的。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表达方式,因为汉字的独特形态决定了中国书法的存在。作为中国人历经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以他特有的表现手法和极具艺术价值的传承性,被世代流传至今。

我们作为中国人或多或少对书法有所了解,即使不太了解书法也一定会写汉字。毕竟我们是中国人,汉字是我们最先学习的文字。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化的存在被我们推崇备至,提起书法我们无不自豪。书法在艺术领域是有很高的价值的,由于字型的不同,书法被分为多个字体。比如楷书、行书,草书等等。到了当代由于书写工具的不同又被分为硬笔和软笔等等。

我们在启蒙阶段刚开始学习写汉字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会要求写字要横平竖直,似乎横平竖直就是写好字的根本。一个字如果不写成横平竖直那就不是好字,可是当我们真正了解书法和汉字的写法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字都不是横平竖直的,反而是横不平,很多竖也不是直的。尤其是行书和草书,很多的竖都不直。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横平竖直的启蒙教育是错误的吗?当然不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受到的启蒙教育,老师要求写字横平竖直,那是要我们在写规范字的时候要做到的要求。但是规范字不在书法的范畴之内,他只是写字的基本要求。所以横平竖直是没有错的,对于那些不经常书写汉字的人,就算是写好规范汉字都挺难的。所以横平竖直的要求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任何一份书法作品或者练习之作,都不存在横平竖直的效果。一个汉字要想写成书法级别,那是要经过无数次的练习的。至于已经达到了书法境界的汉字,个人认为已经不需要考虑横平竖直的要求了。写一个汉字,要写的好看要达到书法的境界,横画都是要抗肩,竖画有垂直有稍斜,这都是按照这字的整体形态来调整的,是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的。除了写规范字需要横平竖直以外,还有一种字体需要讲究横平竖直,那就是仿宋字。仿宋字体是印刷体的手写体,严格意义上来说仿宋体不在书法的范畴之内。因为字形的原因,所有的人练习到最后,写出来的字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的汉字书写我们就不把他归到书法的行列中。

所以横平竖直不适合书法练习,也不适合日常书写,只适合规范字练习和特定的字体的书写


雨夜构想


每次我给来报名学书法的新生上课都会问他们什么样的书法是漂亮的?孩子有回答的到:“工整的字是漂亮的。”“横平竖直”就是一种把字写工整的一种结体的规律,做不到“横平竖直”楷书是写不好的。

“工整”其实就是讲的一个字的神态而“横平竖直”就是把字写工整的方法,书法中讲的“横平”不是把横写水平,应该是理解成“平稳”汉字横行的平稳。“竖直”把竖写写平稳,横竖都平稳了,字也就平稳了。

“横平”是讲汉字横向的笔画与“竖直”的竖组成汉字的骨架,使字竖直、重心平稳。“竖直”是要线条本身直挺、方向垂直向下两方面写竖直。

书法中的横从来不是水平的,就像没有一丝丝风的水面则平淡无奇,书法中的横是往右上↗倾斜7°的,既然横斜了整个字就是斜的,这时就要通过力学的原理把字的斜势拉正,这种原理就是让字的底部水平或向右下↘拉的趋势,让字在动态中平稳。例如“且”(图一)字四个长横往右上角斜,使字有一种右上斜的姿态。最后一笔长横的收笔往右下角顿笔,这种顿笔方向把“且”字往右上斜的姿态又给拉正了回来,这就是我们讲的“横平竖直”。如果没有这个向右下的顿笔我们的字则整体往右上斜,是站不稳的。再例如“国”(图二)字,横折的竖向下长,出把上面往右上↗斜的横拉正,使“国”字平稳。

我们可以从历带书法家的名帖去验证,例如图三(欧阳询《九成宫》)图四(颜真卿《颜勤礼碑》)我们可以看横都是往右上↗倾斜的,但底部往右下↘的斜势把整个字拉正了回来,使字“横平竖直”。褚遂良的《阴符经》(图五)、赵孟頫的《三门记》这几个楷书名家的字帖都可以看出这种规律。








简艺书法


横平竖直是写书法的时候,书法老师讲的最基础的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横平竖直并不是简单的写平整或写垂直就完事,尤其是不能写成水平,或者是写的像一个木棒一样的直。

许多学生他们的字儿写的横平竖直,看上去比较好看,这样的字体,他们在写作文或者在进行答题的时候,一般是不会丢分的。不过这样的字体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称之为书写。

这样的字体看着很好看,只不过是就像人们欣赏市场上的那些所谓市场画一样,是大众的一种对整洁美观的感觉。在书法领域这儿的评价,其实不是适合于书法的。书法里面的横与竖,讲究的是各种变化特征。是各种险而平,平与险的辩证关系。如果一个人真正的把这个横写的太平了,那么这个人的书法基本是不过关的,对于行、楷书尤其如此。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书法中的横与竖,不是生活中所说的那种横与竖,而是具有艺术特征的,有变化的,能够体现出来一个书写者的书法素养与书写风格的笔画法则。


素心明月


好看就是好。如果都像火柴棍一样,那就不好看了。这种工整的字称为“台阁体”,“馆阁体”,是明清考秀才基本功。是写给考官,皇帝看的。不免拘谨。似乎被所谓书法家们藐视。字要写到自由的境界,是自己的风格,自己性格感情表露,就到高一层的境界了。这就是所谓书法与书法艺术的区别。宋徽宗就写出了“瘦金体”。

(下图:馆阁体,台阁体,现代大书法家于右任楷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