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颜勤礼碑》两三年了,感觉没多大进步,是怎么回事?

风清扬0729


刚才看了你的字,给你几点建议。

学两三年勤礼碑,学到这种水平,只能说是走错了路。

首先在用笔上,方笔比较多,可见三年来学帖很杂,露锋起笔应当不是学颜学来的,而且笔画多硬,不够“筋”的肥。

看一下上图临作。

其实并不建议初学就入手勤礼碑,这个难度比较高,用笔变化的幅度很大,结构的空间感要求比较高,如不是有极强模仿天赋,不建议这么做。

问题还是临的比较杂,肯定不止学了颜体。建议先专一,只学一体,了解基本笔法之后再精炼笔画,把笔画练的精一些,每一笔是藏锋露锋,是转是折,是方是圆,都应该注意一下,这些细节都是勤礼碑非常重要的地方。

看到这个行书,可能是学了米芾,“年”写的还不错,至于“四月”明显欠缺楷书基础,转折不到位。

你这些用笔的问题,实在没法讲清楚,因为太多了,包括结构也很方,很挤。

相对于错的地方,还是对的地方好挑一点。


未来如果精研一帖,用心两三个月,有两三年的用笔基础,进步会非常大。

如果还这么写,几乎就是废了,我当初也就写成这个样子,估计熟悉我的朋友都看见过我三年时的楷书,比你强点有限。

不过专一之后只要几个月,就可以迅速提升,这是关键。


话不多,因为问题解决办法很简单,把以前的帖,该扔的扔,该送人的送人。

我个人的字帖,只要非颜体,都给了我老师,坚持不看别的帖,不碰别的帖,专写一帖,专看一帖。


过程比较辛苦,但是结果很美丽。


如果赞同,请点个关注,谢谢


梁宇航


必须肯定,题主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的。至少这样的学习过程会使我们的书写有了某种规矩,在硬笔书写时,也会受到影响,使字有一定的美感。

如果说有问题,那么首先在笔法,其次在结字。

先说笔法。露锋起笔是颜晚年书法作品中用得比较多的,但其露锋已达自然含蓄的境界,而我们初学者一旦学习起来,就难免“为了露而露”,显得俗气了。建议题主还是先从《多宝塔》学习起来,重视颜体笔法。

再说结字。颜体之结字粗看无甚高妙之处,但细究起来便不一般了。比如最为简单的,横轻竖重、里轻外重、撇轻捺重,这些都是要重视的。一句话,多反思,多求教书家。

最后说一句,专一家则成。喜欢颜体就琢磨颜体,不看别家。博采众长那是以后的事。





语文教师兼作协会员


不明白你说的没啥进步是指哪方面。俗语说的好,字无百日功,练书法是个功夫活儿,但只要勤加练习,很快就会有所体会。如果你感觉没进步,不妨试试以下方法:1.边练边体会。勤揣摩。2.也许是风格的问题,不妨改换一下,比方说练练柳公权玄秘塔碑。3.找个有些成绩的老师给指点一下。4.拿出点牛劲,我就不信下了狠功夫,就没有进步。


平平安安115593735


建议你可以参考一些墨迹的法帖,比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有争议,但是我觉得对于理解书写,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颜真卿的楷书,绝大多数都是碑刻,即便是刻的工艺特别精湛,但和书写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也就给我们学习唐人楷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障碍。通过墨迹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书写状态。


砥斋


你学颜三年没有进步,肯定是不得法。这乃学书大忌。建议你先停笔。看看毛病出在哪。没仔细读帖?书法理论欠缺?无脑临帖?找出原因,改起来就有征对性。学书要动脑,只下笨功夫,而不想,一辈子也写不好。


不玩手机难啊


看笔意这位朋友先于习练多宝塔,字形秀气沉稳。说练习勤礼碑进步不大,也许是读帖问题。勤礼碑与多宝塔虽然都是颜体,笔锋处理上有很大差别,勤礼碑的字形韵味,变化于提按顿挫,节奏感明显优于多宝塔。另一个原因,就是对文字的理解,但凡学习书法,一定要先了解文字的变化与文字本身的意义,这样可能对书法练习有帮助。一己之见,谬误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