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壽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山海經》中,就出現了很多有關不死的記載,如:不死之山、不死之國、不死之藥、不死民等等。可見當時的人們就已存在對肉身不死的追求。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各種典籍中長生不死的仙人就出現了。最有名的代表就是彭祖、南極仙翁、西王母等等,這些都屬於道教神仙體系中的長壽神仙,人們會供奉他們,並相信通過祭祀的活動可以與之交流,祈壽祈福。後隨著民間壽慶習俗的發展,壽慶文化的豐富,“壽仙”也出現了男性與女性之分,雪梨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是象徵女性長壽的幾個女仙。


一、掌管不死藥的女仙首領——西王母

西王母就是廣為大眾所知的儀態端莊、雍容華貴的王母娘娘,她掌管著不死藥,是一位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神。在道教文化中,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為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為什麼稱“西”王母?據《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

《爾雅·釋地》中也有記載:“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山海經》中西王母居住在位於中國西部的崑崙山的洞穴中;《爾雅》則將西王母記錄成一個西部部族。所以暫且不管西王母是人神還是部族,確定的是其來自西部。

再看《山海經》中的《西次三經·玉山》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由以上記載我們可看出西王母早期的形象是非常恐怖的,都是半人半獸的形象。而且她的神職“司天之厲及五殘”也是較為兇戾的,郭璞註釋為:“主知災厲五刑殘殺之氣也。”即指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殺。因此西王母的外貌可怖是可以理解的。

原始時期人們對生殖生育充滿崇拜,因此都很信仰如西王母、女媧等女神。同時人們對自然也充滿了崇拜,因此把西王母的形象幻化成更接近自然力的帶動物屬性的人神,將其形象圖騰化了。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圖騰本義漸漸消失,西王母的形象漸漸“人”化,直到漢武帝時期,西王母變成了“可年卅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的親善端莊的美貌女神,且這個形象基本就定格一直延續至今了。而西王母的神職也變成了專門主宰婚育、長壽,經歷了由“凶神”變成“吉神”的一個過程。

如曹操的《陌上桑》中所寫的:“駕虹霓,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壽如南山不忘愆。”就表達了詩人嚮往仙界,與西王母等神仙交往以求長生不老的願望。

到了宋元明時期,無論是宋詞還是工藝品,西王母已經基本蛻變成為婦人祝壽祈福的祥瑞題材。

明代出土了很多“西王母”造型的婦女首飾,如金鑲寶挑心。下圖左為普寧明墓挑心,用壽字作襯底,西王母著冠高坐,兩邊立著金童玉女;圖右為

金鑲寶王母騎青鸞挑心,其中西王母手持如意,盤腿坐於欒鳥之背,彷彿正凌空而行。再加上與之一起出土的其他帶慶壽意的頭簪等,一套首飾戴上,可用於慶壽場合穿著。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普寧明墓挑心(左),金鑲寶王母騎青鸞挑心(右)

二、由“秦宮避難女”晉級為“慶壽仙姑”——毛女

毛女的傳說最初來自於道教第一部仙傳——

《列仙傳》,成書時間大概為魏晉時期,記載如下:

“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獵師世世見之。形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也。秦壞,流亡入山避難,遇道士谷春,教食松葉,遂不飢寒,身輕如飛,百七十餘年, 所止巖中,有鼓琴聲雲。”

毛女顧名思義就是身上長毛的女子,她叫玉姜,自己說是秦始皇的宮女,秦亡後,流亡到華陰山裡避難,在道士谷春的指點下吃松葉,不知飢寒,身體輕便,行走如飛。一百七十多年後,她所住的巖洞裡常有彈琴的聲音。由此可知她已經成仙不死了。

毛女的傳說很符合“仁政”的政治訴求,“天下有道則見, 無道則隱”。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卷十一講也說到了毛女故事:漢成帝的時候,打獵人看見一個沒穿衣服,身生黑毛的人,想去追,但是這個毛人好像會飛,追不到。後來他們想辦法合圍捉到了這個毛人,發現是女人。毛女說了自己“秦宮人歸隱食松葉”的經歷後,獵人就把她帶回家去,給她吃穀物,兩年後毛女身上的毛脫落了,很快變老死去。

這個故事在《列仙傳》毛女“由人成仙”的基礎上,又增添了“由仙返俗”部分。充滿了早期道教的思想:對於修道求仙者而言, 重要的就是要志向堅定、持之以恆。毛女在即將成仙之際又食人類穀物導致前功盡棄,葛洪給此故事賦予了警世、勸誡的宗教內涵。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遼,毛女採藥圖

晚唐裴鉶的

《傳奇·陶尹二君》中記載,唐宣宗大中初年,有陶太白和尹子虛兩位老人,在嵩華二峰遊歷,以採松脂茯苓為職業。有一天在芙蓉峰遇到一男一女兩位仙人,男的是古丈夫,“古服儼雅”,女的就是毛女,“鬟髻綵衣”,他們說自己當年為避驪山之禍,一起逃難於此。兩人因食木實,毛髮紺青,然後成仙了。古丈夫與毛女教給二公食木實之法,又送給他們萬歲松脂和千秋柏子,二公和酒吞下,“顏臉微紅,毛髮盡綠”,從此遠離塵世,巢居於蓮花峰上 。

由此故事可看出,唐代開放的風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教“禁慾”的意識,使之偏向了世俗化。因此此時的毛女身邊多了一位朝夕相伴的“古丈夫”,自己也已經是鬟髻綵衣的仙女了,不僅自身得道,還能幫助凡人長生。此時毛女代表“長生”的隱喻初現端倪。

宋、元時期的毛女由單獨個體變為“一雙”、“四人”、“六類”, 由最初的逃世者衍變成了具有預知吉凶、 可左右人命運的神性道教仙姑,且從各種古畫和出土文物來看,毛女都會和仙鶴、鹿、壽桃、靈芝等長壽元素綁在一起,明顯帶有慶壽的寓意。

如下圖左為蘄春縣橫車鎮明代荊恭王墓出土了一件金鑲寶毛女簪,簪頂部有金託,上面立著打傘、揹著藥簍的毛女,身穿樹葉做成的衣裙,左手拿葫蘆,右手託著一顆仙丹;圖右為南京徐達家族墓出土的一對金嵌寶毛女耳墜,毛女挽高髻披草葉,持鋤,背藥簍,簍內插著靈芝。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金鑲寶毛女簪(左),金嵌寶毛女耳墜(右)

三、眼見“滄海變桑田”的美貌女壽仙——麻姑

壽文化中的麻姑很有名,傳說其以靈芝釀成壽酒,敬獻王母,王母封她為壽仙。

麻姑有三個特質:年輕、貌美、鳥爪。這種帶有動物性特點的外表又和西王母一樣含有遠古女性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痕跡。麻姑形象正式確立於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其中《王遠》一文記載了王方平與麻姑在蔡經家相聚:

“……麻姑至,蔡經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於頂中作髻,餘發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姑欲見蔡經母及婦侄,時弟婦新產數十日,麻姑望見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許米,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皆成真珠矣……又麻姑鳥爪,蔡經見之,心中念言:‘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 ”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文中的麻姑溫柔美麗,符合道教的女性思想。“滄海桑田”、“擲米成丹”後變成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其中滄海變桑田這種千萬年的輪迴變化,麻姑卻仍保持著“是好女子”、“十八九許”的青春模樣,其作為“壽仙”的淵源由此可考。

到了唐代,統治者將道教奉為國教,麻姑信仰也隨之興起。很多詩人的詩中都寫了對麻姑的長壽訴求。如白居易作《經麻姑山》: “願學麻姑長不老,擗麟開宴話桑田。”又如李商隱《謁山》詩云:“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宋元時期,壽慶活動在民間盛行。麻姑與西王母一同出現在文學作品中,被用來慶壽,尤其是針對女性。如元代南戲《牧羊記·慶壽》中,蘇武為其母慶壽,有這樣一個唱段: “爭看壽星榮耀,羨麻姑玉女並超,壽同王母年高。……願福如海深,惟願壽比山高。”那個時候,“麻姑獻壽”的傳說已基本成型。

到了明清時期,“麻姑獻壽”內容更加豐富,並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各種版本的“麻姑獻壽圖”被當作年畫或祝壽畫流傳了下來。如明代的陳洪綬《麻姑獻壽圖》,清代的任熊、任燻、任頤,冷牧等也作有該題材的畫作,畫中除了呈端莊祥和之態的麻姑外,旁還常伴有壽星、侍女等人物,並配以吉祥元素如與“祿”同音的梅花鹿、仙鶴、靈芝仙草及瓊漿玉液、仙桃等。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任熊 《麻姑獻壽圖》

在眾多作品中,比較有名的是任熊的《麻姑獻壽圖》:一襲紅袍的麻姑格外引人注目,其身微左側,面龐端莊秀麗,手捧盛有瓊漿玉露的銀色酒杯,腳穿紅色雙履,衣裙上皆綴以華貴的珠寶配飾。與麻姑相對的是一位手持藍色蓮花的玉女,身著淡色素衣,在沒有搶去主角風頭的基礎上,腰部和裙襬上的繁冗繡花又從低調中見精緻,可見畫者的用心程度。

明清兩代出土了不少和麻姑獻壽有關的首飾,如下圖(上)為明代出土的鑲紅寶麻姑獻壽金耳環,(下)為清代出土的麻姑獻壽簪。兩個首飾中麻姑手捧的紅色壽桃尤為顯眼。

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看中國“壽”文化發展歷程

鑲紅寶麻姑獻壽金耳環(上),麻姑獻壽簪(下)


有生必有死,這個道理誰都懂。但自古人們還是渴求著肉身不死,幻想著能修仙得道,永脫生死輪迴之苦。他們信奉宗教,祭祀神靈,創造了很多壽仙和與他們相關的神話傳說,也可視之為一種精神寄託吧。本文以“西王母”、“毛女”、“麻姑”為例,旨在通過對歷史上各種文學作品中這三位女壽仙的民間傳說與其在繪畫作品、出土文物上的形象的研究,去尋找蘊含其中的中國壽文化的發展和衍變歷程,體會中國人對生命之永恆的那種追求。

“死而不亡者壽”,既然我們終究做不到肉身不死,那就爭取在有限的人生儘量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社會、人類有貢獻的人,以後如能做到身雖死而“道”猶存,這樣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意義的長壽了吧。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服飾文化,非常感謝!

參考文獻:

  1. 王昭宇,塗育珍,《“麻姑獻壽”傳說的形成和在文學文本中的傳播》,東華理工大學學報,2019年3月。
  2. 擷芳主人,《明代首飾上的“毛女”和“麻姑”》,新浪微博,2018年11月。
  3. 姚聖良,《漢代毛女傳說及其淵源流變論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1月。
  4. 揚之水,《明代金銀首飾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