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倒計時|還沒完成年初定的目標?做好這5點,也許還來得及

跨年的情景彷彿還在昨天,轉眼2019年就剩不到70天,2020即將來臨。

還記得那些年初定下的目標嗎?

看書100本。

存款加個零。

減肥20斤。

考取專業證書。

學習一門編程語言。

......

現在都完成了嗎?

問了很多朋友,他們都說這是一個扎心的問題。很多人都沒完成,有的甚至已經忘了自己當初定的目標。所謂的計劃,不過是新年伊始,寫在紙上自我感動的一串序號而已。

每天都忙忙碌碌,卻感覺什麼都沒做,不知道時間去哪兒了!

為什麼我們每年年初躊躇滿志定下的目標,總是一年又一年都沒有完成呢?

原因在哪裡呢?該怎麼做呢?


01

確立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我們定目標往往定的比較空而大,比如今年看書48本,存錢20000......

這樣的目標看起來很空泛,讓人無從下手去實現,我們可以把它們定義明確化。

例如,今年看書48本,我們可以這樣定:

一年看書48本,平均到每個月那就是4本,平均到每週就是1本,一本書280頁,平均到一天是40頁。

那我們就可以明確地知道,要完成一年看書48本的目標,我們每天得看40頁書。

至於每天怎麼看完40頁書,我們還可以具體化,例如上下班的時候在地鐵看,中午午休的時候看,晚上睡覺前看。

這樣一來,把目標具體到每個月,每個星期,每天,每天的時間段,目標看起來變得容易了,減輕了畏難心理,而且每天的小目標完成後,會增加自己的成就感,讓我們更有動力和信心去完成接下來的目標,能大大提高執行的效率。

2019倒計時|還沒完成年初定的目標?做好這5點,也許還來得及

在這裡需要注意兩個點:

1、要注意自己的目標是否合理。

目標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最好是踮踮腳能夠到。

例如,你剛開始學習寫作,還是寫作小白,就定下一個月上稿20篇的目標,這是很難很難實現的,這樣的目標只會打擊人的自信心。

可以定一個一個月上稿2篇的目標,這個目標在成稿後,不斷修改,是有可能完成的。

2、要預留浮動時間

是不能把自己的目標落實到每個時間段所有能利用的時間,因為生活是變化的,經常有突發的情況,例如朋友突然來訪,領導突然叫去加班。

不然,突發狀況發生,佔用了時間,導致目標沒法完成,也會破壞我們的進度,會讓我們很懊惱,影響我們的狀態,所以要預留浮動的時間。

訣竅:

把大目標劃分為小目標,每個小目標再細分成幾個小小目標,計劃越具體越好,明確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02

公開自己的目標

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後,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寫出來,試著在家族群,閨蜜群,同學群,朋友圈公開自己的目標(不建議在同事群公開,如果目標和工作無關,會引起老闆和領導不滿,即使和工作有關,也會引起同事的敵對)。

公開自己的目標,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標,可以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和輿論監督,在想偷懶放棄的時候,能更快地調整自己的狀態。

在心理學上,主動的承諾,遵守的動機更強烈。

當然,如果你的自律性足夠強大,也可以不公開。或者你不想別人知道你在幹什麼,那也可以不公開,可以把目標貼在自己經常能看到的地方,自我督促。


03

把完全的注意力集中在目標上

上個星期去看望表妹,表妹報考了公務員,她當時正在看書,整個人窩在沙發裡,在手邊放一堆零食,一手翻書,一手把零食往嘴裡塞。這樣看書的效率是很差的。

真的想吃零食,可以先好好地把零食享受完,然後再看書。

把自己的坐姿稍微調整一下,不要那麼慵懶,把手上的零食換成筆,邊看,邊動筆勾畫,不但看得快,而且印象深刻。

2019倒計時|還沒完成年初定的目標?做好這5點,也許還來得及

另外還可以試著把手機放到自己夠不到的地方。

還有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我們稍不自控,隨時隨地都會被迎面而來的無效信息淹沒。而且現在很多標題黨,“昨天夜裡,一家四口慘遭滅門”,人都有好奇心,什麼人這麼殘忍?為什麼會被滅門啊?點開一眼,一窩老鼠在路邊被車碾死了。

只要點開來,一個又一個吸人眼球的標題就會讓人停不下來。如果我們自控力不夠強大,就會被牽著走,無法把注意完全地集中在自己的目標上。


04

克服“心安理得效應”

大家可能沒有聽過心安理得效應,但一定做過類似以下這樣的事:

說好了減肥,堅持鍛鍊了一個星期,然後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抹茶蛋糕,怎麼辦?減肥呢,不能吃。沒事,已經鍛鍊了一個星期了,吃一點應該沒什麼影響,於是心安理得地吃了起來。

早上決定電話回訪30個客戶,到了十一點的時候,完成了25個,於是心想休息一下,衝杯咖啡喝一下吧,衝了咖啡,看了下手機,一晃,還有不到半個小時就下班了,結果最後5個電話沒有打完。

決心學習編程,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花大價錢買了網絡課,到了聽課時間,還是先把這個綜藝看完吧,課程什麼時候都可以回聽,結果從沒回聽過,大幾千扔進去,一滴水花也沒看到。

......

這些都是“心安理得效應”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心安理得效應就是採取了一個積極的行為之後,人就會心安理得的鬆懈下來,不再去做另一個積極行為。

避開心安理得效應可以用自我暗示法,如,減肥的時候,想吃蛋糕,可以告訴自己吃了這塊蛋糕,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花幾千塊買了課程,不及時學習就浪費自己吃穿上節省下來的錢了,也會過錯升職的機會了。

拿最壞的後果來激勵自己放棄鬆懈。


05

用反饋來辨別不足

我們在趕路的同時,也需要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這樣才能走得快、走得穩。

具體操作可以試試PDCA管理循環

2019倒計時|還沒完成年初定的目標?做好這5點,也許還來得及

P (計劃 PLAN) :明確問題並對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案進行假設。

D (實施 DO) :實施行動計劃。

C (檢查 CHECK) :評估結果。

A (處理 ACT) :如果對結果不滿意就返回到計劃階段,或者如果結果滿意就對解決方案進行標準化。

計劃 - 實施 - 檢查 - 處理 - 計劃 - 實施--->直到完成目標。

例如:我們報考了事業單位考試,計劃在一個月內看完公共基礎知識。然後在一個月不停地看書做筆記。看了一個月後我們可以做真題評估我們看書的效果,結果效果很不理想,很多題都做錯了。

出來這樣的結果,顯然我們之前的計劃是有問題的,發現了問題,我們就要相處解決方案。好,先試試,看一章節書,做一套相關的練習來鞏固知識點,結果發現這樣的效果不錯,那接下來就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去看書做題。

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去管理我們的目標時,我們可以在行動中得到了及時的反饋,如果反饋是積極的,我們會更有動力去執行下一步,如果反饋是負面的,我們可以及時調整,重新開始第二輪的計劃和實施。

2019倒計時|還沒完成年初定的目標?做好這5點,也許還來得及

2019進入了倒計時,也許我們的很多目標都沒有實現,但過去的時光已經無法彌補,不必惋惜和懊悔,李宗盛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這一年無論是美好還是糟糕都即將翻篇,我們能做的是過好2019 剩下的2個月,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從此刻起,告訴自己:餘生很短,別再留遺憾!餘生很貴,別再浪費!

與君共勉!


(完)

作者簡介:靜妤,一個生活在北方的南方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