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4年漲了近10倍,這個區域為何卻被人遺忘?

起於走江閘的江安河,一路流過都江堰、溫江、郫都、金牛、雙流,最後經二江寺注入府河。

在雙流境內,江安河拐出一個葫蘆狀的九道彎,成都的先民們便把這一段稱為“九曲江”。

北宋熙寧二年,一座殿堂鮮麗輝煌的道觀“玄天觀”在九曲江不遠處落成,一時香火鼎盛,信眾甚多。

附近富戶見到這一場景,紛紛在道觀周邊建房興場,並借“九曲江”之意,將這裡取名為“九江”。

這是九江地名的由來。


現在的九江,除了名字沒有改變,一切都已不同。而它的發展卻又如“九曲江”寓意一般,的確曲折。


這是一個沒有多少人提起的區域,它的最高光的時刻,還停留在5年前。


2015年,萬科在九江拿下三宗合計面積約614畝土地,代價是微不足道的1050元/平米。


2016年,這三塊地變成了由萬科和華潤聯合開發,1號地塊由華潤操盤,打造成為公園九里項目,2、3號地塊由萬科打造成第五城項目。


現在看起來,相較萬科和華潤進入之初規劃的宏大藍圖,兩家公司在九江出現的意義,似乎更多隻是定義了當地的樓盤和土地價格——


連成都人都覺得陌生的九江,房價猛然就站到了1.1萬以上,而目前兩個項目之外的地界,仍然是一副頹喪模樣。


地價4年漲了近10倍,這個區域為何卻被人遺忘?

圖文無關,只是九江


兩個項目像是被包圍的孤島,孤島以外是真實的九江和其他項目。兩個項目當初賣得火爆,時至今日,仍然是獨自美麗,九江新開樓盤的價格還是隻能在這個基礎上原地踏步。


目前,九江在售樓盤只有西雙楠漫裡。如同樓盤的名稱一樣,雖然身在九江,卻只是用“西雙楠”來含糊區位,這是獨屬九江這種城市邊緣區域的尷尬。


西雙楠漫裡的取證時間是去年11月20日,套數只有125套,主打87-115平米麵積段,僅從數據看,均價11962元/平米,和雙流熱門板塊動輒兩萬左右的項目相比,無論價格還是面積段,都顯得很溫和。


但即便如此,西雙楠漫裡的銷售走勢卻顯得無奈,直到今年3月初,還有剩餘房源。項目顯然沒有吃到什麼板塊紅利和時間紅利——因為壓根就還沒有紅利。


但,後來者永遠捉摸不透,就像人子口中的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到來,並且以何種姿態到來。


去年6月,新力地產成為了新的後來者,姿態是憑空飛降。在那場令人印象深刻的土拍中,新力以10050元/平米成交樓面價,拿下九江一宗92畝宅地。


這個價格比4年前上漲了近10倍,也和當地現在的新房價格相距不遠。


新力底氣的來源是什麼?


或許在於九江本身的位置——總面積約37平方公里的九江,北接青羊,西連溫江,東邊與武侯新城銜接,南鄰雙流東昇,距雙流機場約5公里,先天條件擺在那裡,說不定哪天風就吹過來了。

也或許在於一條地鐵——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地鐵17號線一期工程長軌貫通,距離今年開通又近一步。成都人對地鐵的崇拜程度,幾乎可以和“拜伊教”等量齊觀。


地價4年漲了近10倍,這個區域為何卻被人遺忘?


實際上,九江上空的風從來沒有停過,除了萬科和華潤,還刮過一次更炫酷的。


2016年底,九江傳出重磅消息,恆大與雙流區政府就江安湖旅遊產業項目簽訂了大型文旅項目框架協議,擬投資500億元,選址九江街道,擬用地範圍約12000畝,開發集文化、旅遊、酒店、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超大型旅遊綜合項目,計劃2021年12月底前整體建成。


這份曾讓無數人血脈賁張的協議,最終,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沒有實際行動,甚至不了了之。


風過後,九江又再一次回到“燈下黑”的狀態。


在多個留言平臺上,很多人在不斷詢問關於九江未來,卻沒有真正懇切的答覆。


所有人都知道,九江最為關鍵的節點,是江安河以及由此衍生出去的江安湖溼地。


在成都這個神奇的地方,只要有了河湖,就有了一切,有了故事,以及聽進去故事的人。


從藍光長島國際的案名開始,湖居生活或者島居生活就被提前寫進了九江故事裡,只是幾經調整,相關規劃設計一直飄在風中。


最近的一次規劃變更,是今年3月初公佈的《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優化提升(公示版)》,江安溼地相關規劃示意圖裡,甚至出現了江安水鎮的內容。


地價4年漲了近10倍,這個區域為何卻被人遺忘?

圖片來源:《成都市環城生態區總體規劃優化提升(公示版)》


3月27日,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人民網回覆網友:


“錦城公園項目雙流區九江街道在繞城內側範圍內的配套服務設施包括茶馬古道、詩風勝景、鳳求凰特色園,整體風格充滿詩意,總體文化脈絡是對蜀川勝概文化的還原,展現悠久的古蜀文化底蘊和田園農耕的大地景觀。特色園外是大地景觀區,林盤散落其中,形成推門見田、開窗見綠的美麗景象。”


這一次,屬於九江的高光時刻會真的到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