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爷儿——陈凯歌

凯爷儿——陈凯歌

凯爷儿——陈凯歌(葛优为其取的称呼)

目前中国第五代导演,除了上期所讲的张艺谋外,还有一位同样地位极高的老炮儿,陈凯歌。

这位北京电影学院78级毕业的导演,身上有着鲜明的第五代导演的特质。作品有着极强的个人特性,主观性,寓意性及象征性十分强烈。

这位出道即巅峰的导演,1984年执导电影处女作《黄土地》,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同时,这部电影执掌摄影机的便是张艺谋。

凯爷儿——陈凯歌

到1986年拍摄的剧情片《大阅兵》延续了黄土地所特有的风格,在国际上饱受好评。而次年所拍摄剧情片《孩子王》更是获得第4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而1991年同黄磊所拍摄的《边走边唱》,获得第4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凯爷儿——陈凯歌

紧接着便是时代文艺片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这部至今仍被封为神作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划过了浓墨重彩的一道印痕。而陈导也凭借此片成功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等多项国际大奖。也成功跻身国际一线导演的地位。

凯爷儿——陈凯歌

其后所拍摄的《风月》、《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虽各有特色,却再无《霸王别姬》的风采奕奕。

或许是时代所赋予他们的责任,或许是市场对于他们的诱惑。同张艺谋一样,在文艺片的地位蒸蒸日上之时,他们义无反顾的投身于商业大片,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商业沉浮。

《无极》的现世,让所有人看到,并不是大导演就可以扛得起大制作。《无极》虽票房大卖,口碑却掉入了万丈深渊。人们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拍得出《霸王别姬》的人怎么能拍的出《无极》。

凯爷儿——陈凯歌

转型便意味着改变,改变文艺片的思维方式,改变以往的拍摄手法。这是从根本上的改变。我们在《无极》中可以看到,陈导对于电影场面的设计是有精心设计,无论是打斗场面,特效场面,甚至群戏都有着精确的要求。但是,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便是故事。讲不出好故事的电影绝不是好的电影。

或许是导演对于时代的认知,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同张艺谋一样,转型初期,他们都遇到了这个大的问题。

商业与文艺如何平衡。

很明显,他们都无法放下那份对于文艺的执著,在电影中,故事段落黏连严重,人物刻画不够清晰,更重要的故事脉络含糊不清。这是典型的文艺风格,需要人们思考,理解剧情中的人物。而商业方面无非就是那些场面宏大的布景,激烈的打斗场面,刺激的特效制作。

两方都想要讨好,注定是得不到好结果的。而商业与文艺该如何平衡,也成为了他们长达十几年的思考实验之路。

凯爷儿——陈凯歌

2015年的《道士下山》更是让世人感叹,一部《霸王别姬》竟花光了陈导的所有才华与运气。十几年来,其电影表述方式没有丝毫改变,仍然是陈凯歌式的台词与剧情。

而很明显,观众并不能接受导演这样的模棱两可的对话。

对于商业片的转型不彻底,悬于半空才是最大的问题。

2017年上映的《妖猫传》拍出了盛唐的气象万丈,同后来日渐衰退的中唐有着荣枯之比。美术置景登峰造极,只是美术特效堆砌过满以至于失去了故事的吸引力。然而,虽有瑕疵,却也是陈导这些年商业制作的合格线之上的作品。

凯爷儿——陈凯歌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仅仅只是美轮美奂的布景特效,更需要的是合格的故事来撑起整部电影的脉络。故事是骨骼,是血肉,其他的不过是一些可以修饰的外物罢了。

这些导演们,或许是对于文艺已根深蒂固,拍商业巨作总是含糊其辞。一味的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却也忽略了故事才是核心。场面是商业的,故事是文艺的。四不像的电影注定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当然,或许在商业上他算不上成功,甚至可以用失败来形容。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正是这一代电影人,带领着中国电影不断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逐渐满足国内观影人群的市场需求。

这位如今已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

这位土生土长的京爷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