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前言

斯巴達在城邦國家建立之初經過了來庫古的一系列改革之後,在社會制度以及社會風氣方面基本上煥然一新,這不僅僅使得斯巴達已經擺脫了原來氏族部落制的侷限性,而且使得斯巴達能夠在氏族部落時期有利的政治制度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革新,徹底步入強大的城邦國家發展道路。

(雖然來庫古改革實踐有很大的傳說性,但是這也畢竟體現出了斯巴達城邦在國家形態形成之初的探索過程。)

改革之後的斯巴達城邦在政治制度上形成了以議事會為主要國家決策和行政機構,以公民大會作為名義上最高決策機構的政治組織形態:

  • 一方面展現了原來氏族部落時期那種民主政治性格的丟失;
  • 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斯巴達在步入城邦國家之後,貴族集團作為社會上地位愈發上升的群體,不斷開始掌控著整個城邦國家的一切事務,來庫古改革之後的斯巴達貴族政治趨勢更為明顯;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斯巴達公民

與此同時,來庫古改革所構建的軍事主義城邦國家的發展結構,在之後也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和加強。正是憑藉著濃厚的社會尚武風氣以及斯巴達人好戰民族性格的培養,斯巴達城邦一躍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乃至整個希臘半島地區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城邦國家。

斯巴達也正是藉助一騎絕塵的軍事武裝開始了其頻繁的對外擴張戰爭,兩次美塞尼亞戰爭使得斯巴達逐漸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諸多城邦中脫穎而出。

藉此機會,斯巴達領導者也開始決定通過拉攏半島上的的部分城邦國家與自己組成穩固的軍事同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這個同盟建立之初其實就已經蘊含著斯巴達想要控制眾多城邦的政治野心,隨後同盟的發展趨勢也正是以此為基準的。在斯巴達國內監察官勢力的崛起逐漸成為了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執政團體,他們的地位甚至高於雙王和議事會,斯巴達也在一定會程度上成為了貴族寡頭政治的城邦。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斯巴達地形

無權的斯巴達雙王,被貴族政治和監察官架空

  • 貴族政治——斯巴達雙王的掣肘

來庫古改革時期在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上延續了多利亞人統治時期那種較為原始的雙王制以及由貴族組成的議事會議,並且命名為吉羅西亞會議。

當時的雙王雖然名義上是整個斯巴達城邦國家地位最高的統治者,但是在實際權力的執行上卻一直都受到吉羅西亞貴族們的掣肘,因此斯巴達真正的權力機關應當屬於吉羅西亞會議。

公民大會在當時政治地位同樣和雙王一樣尷尬,這些由成年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更是像機器人一樣只是在貴族會議作出決定之後毫無感情的投票機器,並且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所以我們說斯巴達城邦在經過來庫古改革之後已經完全步入了貴族政治的發展階段。

監察官也是來庫古時期設立的重要監察機構,當時的5名監察官的職責比較單一,主要負責監管公民的日常行為舉止。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斯巴達陸軍

  • 檢察官——真正的權力機構

但是隨著斯巴達社會的不斷髮展,監察官的權力也在不斷擴大,他們所能夠監察的範圍已經不再僅僅侷限於城邦社會基層的普通民眾,他們所監察的重心開始轉向了當時以雙王和貴族為首的中央領導集團。

這種監察範圍的擴大直接體現出了監察官地位的上升。雙王制度在發生戰爭時由一名國王率軍出征,一名國王留守城邦,而率軍出征的國王要隨時受到監察官的戰時監督。

(在雙王的繼承者人選中,監察官也同樣負有監察權力,甚至是決定權力,他們會從雙王各自的直系親屬中選擇合適的人來作為新一任國王的候選人。)

吉羅西亞會議作為斯巴達實際上由貴族主持的權力機關,此時也開始被監察官所支配,所有的貴族幾乎都要受到監察官的監督和控制,那麼公民大會的地位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一來,由5名監察官組成的監察機構實際上成為了斯巴達城邦當時真正的權力機關,雙王、貴族以及公民、希洛特全部在其控制之下。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科林斯聯軍反抗斯巴達

斯巴達的強盛的根本:全社會尚武風氣的灌輸

  • 尚武社會風氣的形成,剝奪了所有男性的青春

來庫古的改革強調了斯巴達又注重軍事力量的培養和強化之後,斯巴達城邦由此開啟了徹底的軍國主義發展道路。

斯巴達後來注重軍事發展的政策甚至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有男性公民幾乎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在軍隊訓練和服役當中,所有的斯巴達軍人都以戰死沙場為榮。不僅如此,斯巴達公民還十分注重幼兒的身體素質是否健康,一經發現有先天殘疾的嬰兒便會拋棄。

這種極度推崇軍事發展、注重軍隊人員質量的社會風氣,在現在看來真可謂充滿了對於人性的忽視。每個尚在處於身體和心理不斷髮育時期的斯巴達公民都要在軍隊裡度過自己本應該享受青春的年華。

他們每天面臨的都是殘酷和極度勞累的軍事訓練,天天拿著長矛和盾牌在訓練場上像機器人一樣成為戰爭機器。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吉羅西亞會議

  • 尚武社會風氣:加強了斯巴達的軍事力量,也暴露了奴隸的境遇

斯巴達在注重公民的軍事訓練的同時,向他們灌輸那種以參軍為榮的極端軍事思想,為的就是能夠讓這些公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夠參加軍隊,成為軍人是一種榮耀,是自己一生的義務。

並且還要認為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精神是每個斯巴達公民都應該具有的。正是在這種極端的軍事發展政策的引導下,斯巴達城邦的確成為了日後希臘城邦時期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

在這種尚武風氣盛行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了斯巴達奴隸群體的希洛特此時面臨更多的就是斯巴達"平等人"的無情鞭笞和剝削。每個"平等人"都認為自己作為有著合法公民權的斯巴達公民對於這些地位低下的希洛特有著生殺予奪之權。

不僅如此,這些希洛特也經常會成為軍隊訓練的假想敵,在訓練場上被斯巴達軍人訓練致死的希洛特不計其數。這也充分暴露了斯巴達當時那種奴隸制社會的階級壓迫,也證明出斯巴達是一個以貴族政治為主導的,以軍國主義發展為基礎的奴隸制國家。

斯巴達稱霸的工具:伯羅奔尼撒同盟

斯巴達通過內部在政治制度、軍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之後,逐漸成為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上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城邦國家,因此斯巴達對於周邊城邦也是虎視眈眈。

雖然沒有想到要完全征服他們,但是至少能夠最大程度上干涉這些城邦的內政也是斯巴達領導集團想要實現的政治目標。能夠幫助斯巴達實現此政治野心的就是其內部訓練出的一支完備的、作戰英勇的斯巴達陸軍集團。

其實比斯巴達崛起還要稍早的城邦也有,早就已經建立起僭主政治的阿哥斯在僭主斐冬的帶領下不斷強大,甚至有望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區的霸主。他在位時期,阿哥斯城邦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斐冬的執政策略也是大力發展城邦的軍事力量,因此斐冬時期統治的阿哥斯有著很強的軍事實力。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伯羅奔尼撒半島局勢

但是斐冬去世之後,阿哥斯的僭主政治陷入了混亂,城邦實力不斷衰落。就這樣在斯巴達崛起後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幾乎沒有哪個城邦能夠在軍事方面去和斯巴達叫板,於是斯巴達通過強大的武力威懾逐漸成為了該半島的第一等城邦。

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加強對於其他城邦的控制,斯巴達主張建立起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雖然在機構設置以及決策進行方面都充分展現出了各同盟國民主決定的原則,但是在實際執行上依然是以斯巴達為絕對的主導。伯羅奔尼撒同盟也逐漸淪為了斯巴達稱霸該地區的政治軍事工具,不過後來斯巴達也的確通過同盟率領聯軍解決了波斯對於希臘的武裝進攻,這是值得肯定的。

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同盟聯軍

評價

來庫古改革不僅僅將斯巴達城邦的國家形態以政策法律的形式進行了承認和確立,同時也為今後斯巴達在政治制度和軍事發展方面指明瞭一個大方向。

斯巴達今後貴族政治的鞏固、監察官權力的崛起以及軍國主義發展道路的確立都離不開來庫古時期的重要改革,因此斯巴達能夠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霸主也是有深刻歷史淵源的。

與頗為民主的雅典城邦政治發展不同,斯巴達城邦政治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傾向於貴族化,這在來庫古改革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端倪,並且這種貴族化政治一直未曾得到改觀,或者說未曾得到斯巴達普通公民的反對。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很可能是斯巴達這種高度的軍國主義發展政策所導致的。幾乎所有的斯巴達成年男性公民都成為終身服役的軍人,那麼他們就不像其他城邦那種飽受貴族的剝削。)

相反,斯巴達為了照顧這些失去主要男性勞動力的公民家庭,授予他們大量的土地和有效勞動力希洛特,規定授予公民的土地可以世襲但是嚴禁買賣,這就充分保障了每個公民的經濟基礎不會崩塌,這也是斯巴達軍事國家得以穩定維持的重要因素。

為了保證斯巴達軍事力量的發展,斯巴達當然也就數要大量的土地和希洛特來解決內部的經濟問題,由此也就開始了對外的武力征服。

斯巴達這種走向極端軍事發展城邦國家的現象,在當時整個希臘地區都是非常罕見的,雖然斯巴達能夠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軍事國家,但是這種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態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卻也是十分嚴重。

斯巴達在長期注重軍事發展的過程中,城邦的文化、教育事業卻始終得不到重視,這也是希臘的文明中心出現在雅典而不是斯巴達的重要原因。如果說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燦爛的文明內涵不能兼得的話,相信燦爛的文明會更容易被後人所銘記,被歷史所銘記。


參考文獻:《斯巴達政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