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小学教材里有一篇文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的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来源于《列子·汤问》。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这篇文言文是这样写的: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成白话文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

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大多数老师们带领学生们学习这篇文章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是无穷的,我们要坚持学习。”或者“要像孔子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但是也有人解读:列子在借两个小孩子的话嘲笑孔子呢!你孔子不是什么都知道吗?你也有今天啊?被两个小孩子难倒了。看你以后还嘚瑟吗?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要知道,这时的孔子正在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推销”自己的学说,期望能得到重用。我们知道儒家的思想有“入世”的倾向,孔子曾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儒学的亚圣孟子也说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所以儒家的入世之情,溢于言表。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而列子是谁呢?列子即列御寇,他是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哦,有点明白了,道家代表人物。我们知道,道家主张“出世”,提倡“清静无为”,这和儒家是针锋相对啊,如果说列子有嘲笑孔子的意思,倒也有可能。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每家学说都希望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再加上“文人相轻”的传统,当然了,列子直接嘲笑孔子,有失身份,也碍于情面,借着小孩之口,倒是颇为巧妙!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毕竟这不是大人能干出来的事嘛!


谁敢嘲笑圣人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