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有道,要言行正直;国家无道,也要言行正直,但要谨慎。”

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的作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一个有好的言论、好的著作传世的人却不一定就很有道德、修养。勇和仁的关系也一样。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这种勇气是指大智大勇,而不是打架斗狠的匹夫之勇。反过来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 是没有的。”

一个君子肯定和必定是一个对人民讲求仁爱的人,可是因为矛盾和这个君子是一个思想会变通的高级之士,所以他在对人民讲求仁爱时有的时候又会表现出不仁。根据我的新决定论中对于决定问题的解决,我们说,这个君子有时会表现出的不仁是一个偶尔会出现的情况,它不能改变君子必定和肯定是一个仁者的一般情况和规律。所以君子虽然偶尔有时会表现出不仁,但是我们仍然下结论说君子必定是一个仁者。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