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疫情宅家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了免费的在线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涵盖很广,从疫情科普、通识课程、人文心理到技能技艺,应有尽有。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在这些课程中,疫情科普、人文心理和技能技艺都很好理解,但是“通识课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得从2500年前开始说起。

❀通识教育的前世今生❀

2500年前的世界,正处于“轴心时代”,国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外精神觉醒、群星璀璨。

孔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把“礼、乐、射、御、书、数”合称为六艺,当时的儒家学生,都要学习这六门学科,这可以说是国内“通识教育”的前身。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古希腊。

当时的希腊,推行的是“自由七艺”的课程。

所谓的“自由七艺”,包含文法、修辞、辩证法、天文、几何、算术、音乐这七门学科,目的是培养通晓各类学科知识、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

柏拉图对七艺极为推崇,他在《理想国》中说: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以及文法、修辞、辩证法,都是能将灵魂引向终极真善美的学问。”

“自由七艺”算得上是国外“通识教育”的源头了。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19世纪,不少欧美学者发现,现代大学的学科分科过于精细,知识被严重地割裂了,于是,他们提出了“通识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善于思考的人。

191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随后,欧美国家也纷纷效仿,在学校里增设了通识课。

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了“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我国的通识教育,开始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现代书院中的通识教育❀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有这样一座专门教授通识课程的书院。这座书院,就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的3A级景区——小团山香草农庄中。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这里绿荫环绕、溪流蜿蜒,不仅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更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魔法庄园”。

在这里,孩子们晨沐朝霞、夜观星斗,在通识课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晨沐朝霞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夜观星斗

创办这座书院的郭中一教授,身兼多职。

他是小团山香草农庄的庄主、中英书院的院长,也是台湾省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他是美国塔弗茨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台北文山社区大学副校长,也是台湾科学月刊总编辑、台北教育电台科学节目策划人。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一个如此优秀的人,为什么会选择回国开办中式书院呢?

郭中一教授是这样说的:

“我们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融合了56个民族,我们最大的资产应该是思想的万态纷呈,结果应试教育却搞成千人一面。我们总该寻找个突破口,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来,否则,我们民族的文化生命终将窒息。”

郭中一教授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为他点赞,他对教育的认识,更让我们钦佩。他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把西方的通识教育,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堂通识教育课❀

在《他乡的童年》中,镜头记录下了一堂主题为“制作立体风筝”的通识课程。下面,我们就来跟随这位老师,探一探通识教育的究竟。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老师:有谁知道风筝最早以前叫什么名字?

学生:纸鸢?

老师:哇,你知道纸鸢很厉害哦!那如果你读过《红楼梦》,你就会看到里面有很多放风筝的细节。我们现在中国仅存的风筝技艺,全部来自曹雪芹写的这一本《北鸢南鹞考工志》,这个鹞字怎么念?

学生:yáo?

老师:这个字念yào哦,四声,这个鹞呢,是一种凶猛的鸟,样子有点像鹰,但比鹰小很多哦,它捕食小鸟,我们通常叫它"鹞鹰",或者是"鹞子"。我们再回到曹雪芹,请问风筝是曹雪芹发明的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虽然曹雪芹写了这一本《北鸢南鹞考工志》,但风筝并不是他发明的哦!发明风筝的是一个古书上有记载的,长得像墨一样黑的人,他是谁?

学生:墨子?

老师:不错哦!他就是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来观察鸟,然后他设计出来了一只木鸢,鸢这个字就首次出现了哦!墨翟有一个好朋友,叫公输般。

学生:我听过这个名字!公输班就是鲁班!

老师:哎呦,你又猜对了!公输般就是鲁班,他削出一只木鹊,在天空中飞了三天。所以你们说,谁的技术比较好呢?

学生:鲁班!

老师:嗯,但是谁又比较有创造力呢?对,是墨子。

学生:看来第一个会飞的不是莱特兄弟啊!

老师:对,你讲的很好,那既然你讲到了莱特兄弟,那我们就要从中国飞到欧洲去了哦!莱特兄弟是在一九几几年发明飞机的?

……

一堂课,从风筝的几何形状开始,涉及到了文学、语文、生物、历史等多个学科。

等下次学生们再想起“风筝”这个词时,他就会自觉地关联到鹞鹰、曹雪芹、墨子、鲁班、莱特兄弟等多个事物和人物。

学生们就在一堂堂这样生动有趣、又结合了生活的通识课程中,学到了系统的、不容易忘却的知识。

❀以语文为中心的通识教育——大语文教育❀

通识课程涉及到的学科很多、很杂,因此教师必须有相当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够进行教学。

而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能胜任通识课教师的人,少之又少,于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结合了我们的实际教育情况,创立了一种以语文为核心的,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教育思想——大语文教育。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近几年,国家正大力提倡大语文教学,据我国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透露,高考的语文阅读面也在悄悄地变化着,以后的高考语文中,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们提前给孩子“未雨绸缪”。可是,学校没有开设大语文,我们怎么让孩子补上来呢?《这才是大语文——跟着古诗词学历史》这套书,就可以带领你和孩子开启大语文教育之旅。(文末可购买)

这是一套藏在古诗词里的极简中国史,用经典古诗词,串起了我们的历史,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学到不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锻炼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是真正的快乐学习。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这套书适合5岁以上的儿童及家长阅读,共四本,包含450多分钟视频动画课程、350多条通史知识、270多个作文素材、140多个必备知识,搭配300多幅手绘插图,具象诗词、解读历史,让古诗词以及藏于诗词背后的历史,更直观、更具象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孩子打开书时,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诗人、故事、游戏、图画……

多维度的阅读使用方式,让诗词不再高不可攀,让历史不再冰冷无趣,让孩子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历史、读古诗,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开拓视野,拓宽人生格局。

这可谓是真真正正地契合了大语文教育的精髓——“轻阅读、趣阅读”。

孔子、柏拉图提倡,人民日报力荐的这门课程,你家孩子学了没?

培训机构的大语文课,动辄几千上万,而这一套大语文书,只需要59就可以得到,还会赠送特级教师的指导视频哦!感兴趣的家长快点击下面的“看一看”,了解更多吧!


我是 ,专注儿童教养与自我提升。关注我,让我们在育儿之路上携手并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